伊人醫事:工作細胞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31日

【明報專訊】最近我和兩個女兒迷上了《工作細胞》。那是自2015年開始連載的日本漫畫,動畫版在今年推出,內容講述人體內各種細胞的日常工作。

特別之處,是每個細胞都被「擬人化」。作者將「紅血球」繪成短髮紅衣女郎,「中性白血球」是英俊冷酷的男子,而「血小板」則是一群可愛的萌系小女孩。

整個人體內部像一座城市,血管就是複雜交貫的街道,無數細胞「居民」各司其職,例如紅血球負責運送氧氣和二氧化碳,白血球滅殺入侵的細菌。骨髓是「血細胞學堂」,由「巨噬細胞」教育幼性紅血球成長。支氣管有「導彈發射」裝置,將入侵呼吸道的病菌以「打噴嚏」的方式射出體外。

令人驚艷的是,作者根據每顆細胞的特性,賦予角色們不同的性格和能力設定,像:能夠游走於各器官之間、一馬當先殲滅病菌的「中性白血球」;如飛虎隊般身手敏捷、但脾氣暴躁的「殺手T細胞」;毫無作戰經驗、缺乏自信的「初始T細胞」;說話溫柔而有說服力、負責激勵其他免疫細胞的「樹突狀細胞」等。

這些內容的準確程度,絕對是專業水平,連「血液病理科專科醫生」也挑不出半點瑕疵。作者清水茜是位漫畫家,本身並無醫學背景,為了讓讀生物科的妹妹容易理解課本,才創作出這套漫畫;想來她必定是孜孜不倦、花了大量精神時間去學習和研究。

我作為病理科醫生,天天跟細胞打交道,對《工作細胞》愈看愈是感動。作者對身體的熟悉和理解,比一般醫學生還要深刻;她竟能將每顆細胞視為有個性、有思想的獨立生命,相信除了有無限的想像力外,還對生命的奧秘充滿熱誠和好奇心。

作者亦透過故事,提出不少值得反思的哲理。例如,對杉木花粉敏感情况,其實是免疫系統的過分反應,引致炎症傷害自身;身為主角的白血球不禁想,明明細胞們都堅守崗位,為何結果仍是一場大災難?而類固醇不分敵我、將身體各部位破壞殆盡,到底是好是壞?

有一集講癌細胞,一出生就被免疫系統不斷追殺,不理解為什麼身體不能像對其他細胞一樣包容自己,心中充滿怨恨。主角卻指出,癌細胞太過自私,只顧自己的生存而忽略了整體利益,所以才必須被剷除。這些道理,已遠遠超越醫學範疇;從一個細胞看社會百態,值得叫人回味再三。

文:許嫣(病理學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