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斜槓青年生活

文章日期:2019年01月17日

【明報專訊】在微信看到內地朋友這樣說:「女文青的至高理想是成為張愛玲而不是J.K.Rowling,但是可以通過這窄門的人始終是少的。偉大的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說他寧願仰慕這些人中麟鳳也不願意步他們的後塵。」

我不禁莞爾,在我看來香港的女文青也是這樣。張愛玲的故事經過歲月的洗禮、後世的幻想、電影的加工等,總是帶着無限的浪漫淒美感。但從現實角度看,一位原是富N代的千金小姐經歷家道中落,自小父母離異,家庭重男輕女,她要鬻文為生,還遇上渣男胡蘭成,寫破手指頭以稿費養他和他的小三小四。生逢亂世,她還要從內地隻身逃難到香港再到美國。在美國遇上第二任丈夫賴雅,亦要照顧長期患病的對方,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張愛玲這樣的悲劇人生怎令人羨慕?沒一天過得歲月靜好。

一代宗師身兼多職

不過,少時我也膜拜張愛玲,由她的才情以至個人魅力。年紀漸長,中年後我倒是逐漸崇拜起金庸來。他也原是富N代,卻生逢亂世。1948年來港後在大公報及旗下新晚報工作了10年,寫政論、影評,亦翻譯外電,編副刊,上司更要他兼寫武俠小說,但卻開啓了他的一代宗師之路。在報館工作外,金庸還兼職電影編劇。這樣不同類別的工作和身分,金庸不正是早代的「斜槓青年」(Slash)嗎?

當然,在報館工作過的也明白什麼是人力物力資源緊絀,常是十個茶壺也沒五個蓋,須身兼多職,卻薪水微薄。幸好金庸有創業精神,建築自己的媒體平台,與同學沈寶新合辦明報,金庸是控股的大股東。由只有一張紙共四版的軟性新聞及小說的小型報章及員工二人開始,隨年月的推移及社會的變遷,逐漸建立成為綜合性新聞大報,影響政商界、文化界及教育界,亦成就了金庸作為報業家、企業家、政論家,不光是只會舞文弄墨的武俠小說泰斗、文學家。

可惜我當年入職明報時,金庸剛剛從明報抽身而退,但仍可隱約感覺到在金庸治下的文化和思想理念。最近看張圭陽的《金庸與明報傳奇》,那段金庸時代的明報歷史(1959-1993)便教我看得着迷。讀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像雷煒坡先生,才猛然醒悟他便是《倚天屠龍記》內明教的四大法王之一,又或《笑傲江湖》內日月神教的四大長老,曾經是我的護身符。

文:Janice Wong

www.facebook.com/janicewong831, IG : janicewong831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