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西港城至畢打街傍住叮叮一齊行

文章日期:2015年08月30日

【明報專訊】退休政府規劃師薛國強早前提出,廢除中環至金鐘電車路段的建議,引起熱烈討論,除了「走路可能快過搭電車」,另一句話:「時代要進步」更值得思考。

每天在中環德輔道中的巴士站坐車上班,眼前的車輛川流不息、違泊情况不時出現、客貨車停在路中心等候轉入小街、電車常被擋着去路、多輛巴士等候埋站、市民冒險越過行車線走到對面行人路,站在路邊,每天目擊如此「戰况」,更糟糕的是行人被迫吸廢氣……僅僅加快速度,足以令時代進步?

昔日守舊的規劃思維仍未有「可持續發展」概念,着重的是道路和車,但來到今天,道路和人、以至環境的共生關係更受重視,如上圖的德輔道中,西港城至畢打街,由一條種滿青草的電車路連結,兩旁是比現在闊一倍的行人空間。

一念之差,可改變城市環境的模樣,也決定了市民的生活質素。

早於二○○○年,規劃師學會曾向政府建議「德輔道中的行人及電車專用區」計劃,但胎死腹中。

十多年過去,中環空氣情况一直未有改善,缺乏綠化環境和行人設施。不久將來,一些鐵路及中環灣仔繞道工程陸續完成,有望重組巴士及其他車輛的路線,為中環提供改善環境的機會,故近年重提此建議,計劃涉及多個組織及機構合作。

德輔道中是中環的中心地帶,連接東和西面,以及海旁至半山的路。試想想,由西港城至畢打街,電車路上種滿青草,兩旁是比現在闊一倍的行人空間,我們沿這條綠色道路,可從西港城,走到中環街市和商業區,也方便到達上環海味街、蘇豪區及蘭桂坊一帶。如果計劃落實,不僅廢氣減少,也為行人營造更多公共空間 。

擴大行人道 開放單車行

假如德輔道中一帶的環境沒改變,而且採用薛國強的建議取消電車,城市規劃師、環保組織及學者擔心,或許吸引更多車輛行駛,進一步增加空氣污染,加劇交通擠塞問題。

道路規劃一向以車為重,目的是希望快捷地由A點到達B點,但現在情况未如理想,外國很多城市做法相反,將行人空間增大,容許單車行駛,省下塞車時間,也大大減少空氣污染。計劃的合作機構之一,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總監吳家穎認為,「行人路狹窄、過馬路時間短、在繁忙路段需要用天橋或隧道、缺乏無障礙通道及設施,反映政府忽略了行人環境的規劃」。健康空氣行動傳訊總監馮建瑋坦言,香港的規劃思維未見曙光,「我們在其他城市感受過,了解到什麼是好的規劃,什麼才是可持續發展,但香港的政策層面未考慮到。中環正是一個可改變的例子,令香港行前一步。」

車流量與污染物未必成正比

德輔道中空氣污染嚴重,並非單憑「觀察」和「感受」推斷出來,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早前為干諾道中、德輔道中和皇后大道中,三條中區主要的道路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交通狀况以及空氣污染。他們在以上三條道路各設三個監測點,分九組調查人員於九個監測點統計車輛流量。此外,將「空氣監測系統」放置在車輛及行人的手提行李中,以移動方式量度馬路及行人路的空氣污染指數。結果發現,干諾道中每小時車流量近8000輛,德輔道中約800輛,但空氣污染物卻是干諾道中的兩倍。 主要因德輔道中街道狹長,兩旁高廈林立,造成「峽谷效應」令交通污染物難以散去。

數字是最好的證據,「現在出現峽谷效應,交通是否要考慮重新規劃?空氣、行人、交通和城市規劃,關係密不可分。」負責該項調查的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寧治博士如是說。

峽谷效應 污染物難散

建議德輔道中改為行人及電車專用區,其中一個原因是要改善空氣質素。中環作為金融中心空氣質素卻為人詬病,特別是德輔道中一帶,因兩旁高廈林立,峽谷效應令污染物難以散去,馮建瑋覺得,這更涉及到公義問題,「現在的交通設計並不宜居,彷彿是一種交通規劃的不公義,廣大市民要被迫吸入致癌的廢氣」。

可持續城市規劃 以行人為本

一個城市的規劃,直接影響市民的生活質素和模式,什麼才是可持續的城市規劃?「以前是design for cars,現在應該將思維改變,design for people,方便人行和使用設施,這樣才令一個地方有活力。」城市規劃師潘富傑,八年前從加拿大回港,看見現時香港的規劃問題,認為「新一代的城市規劃要有平衡和注重可持續發展元素,重視經濟之餘,也應關注社區的需要和保護環境。」

疏導交通擠塞

地鐵取代電車的想法,他並不認同,因兩者有獨特的角色和互補不足。「作為一個規劃師,應懂得發現城市的特點和個性,而電車正是構成香港面貌其中一個重要元素。要改善香港環境以及提升形象,不能忽略電車的重要性。如哥本哈根,有一道路車輛與電車共同使用,市民投訴車太多引致擠塞,道路最後成為配合電車行駛的行人專用區,而且因為道路多了人行,令商舖受惠。」

假如德輔道中劃為電車及行人專人區,那麼車往哪裏去?有交通顧問指出,隨着中環灣仔繞道二○一七年落成,交通需求可透過干諾道中疏通。更多人擔心,巴士站要搬會帶來不便。馮建瑋反問,「現在身處街上,有丁點舒服愉快的感覺嗎?就算多走三數分鐘,如果這段路令人享受,沿路有綠化景觀、行人路開闊、空氣有改善,相信我們會更愛行路。」

數據找出問題 改善公共服務

如何實踐可持續城市規劃?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寧治:「空氣、行人、交通、城市規劃不能獨立考慮或規劃。此外,成為smart city(智能成市)也有利可持續規劃發展,技術上可利用sensors和big data(大數據)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或改善公共服務。例如:我們由旺角去柴灣,可選擇坐巴士、地鐵、的士或駕車等,透過應用程式,市民知道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乘車時間,所經路面的交通狀况,有沒有塞車,會否經過空氣污染地區等,當有這些資料在手,便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前往方法。」

不斷建車路 反令車輛增

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總監吳家穎:「可持續的城市規劃需要平衡經濟、環境及社會的需要,不能偏重經濟發展,開闢土地,大興土木,亦需要考慮城市發展對環境的短期及長遠影響,市民對生活質素的期望,不同社區與社會階層人士的需要等。『與時並進』的城市及交通規劃必須『以人為本』,不斷興建道路未能解決交通問題,因為城市空間非常有限,而且增加道路空間只會吸引更多車輛。進步的想法是為市民提供不同的交通模式(包括駕車、公共交通、步行、單車、轉乘等),優質的交通配套,配合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如道路收費或泊車管理等)及可持續發展原則(低耗能、低排放、低碳等),讓市民按需要作出最佳選擇。」

文/ 李佩雯

圖/ 李佩雯、受訪者提供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