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清潔工苦况,勞力是……在垃圾房與跳樓機玩命

文章日期:2017年01月06日

【明報專訊】編按:有人的志願是運動員,有人的志願是藝術家,不過,很少人會選擇以清潔工作為志願,自然地我們很少會思考,到底清潔工是一份怎樣的工作。我們習慣享有潔淨衛生的環境,一個與國際大都會身分相稱的儀容,卻很少留意背後為此默默耕耘的一群。樂施會將舉辦名為「勞力是……#窮得只剩份工‧視覺藝術展」,嘗試透過藝術作品思考清潔工的景况。

「藝術有用嗎?」清潔工人問。今期本欄選了幾件作品,邀請相關藝術家親自回應,還有參與體驗拍攝的世界桌球冠軍「Cue后」吳安儀撰文,記下她的省思。

自從愈來愈多朋友認識我這個桌球四眼妹,我也開始出現於不同的公益教育宣傳活動。當樂施會同事邀請我參與這個展覽的時候,我滿以為也是另外一項募捐活動。當日我如常穿起桌球戰衣,也準備了幾句呼籲捐款的說話;怎料到,當日我的「戰場」完全超出最初的想像——這是某屋邨大廈正門左邊,某教會會堂旁的一個垃圾房。

「飛天」垃圾足以奪命

他們為我準備了一對水靴,當然不是時尚款式,加上一對膠手套、一雙勞工手袖。自問面對世界各地的大型比賽,都學會了一點放鬆冷靜技巧,但當我穿上這些裝備,在那個彷彿時間停頓了的垃圾房內環顧四周,難免也有一點悸動。悸動不是在於垃圾房的骯髒或氣味,而是我能想像清潔工友每天不僅要面對這種令人厭惡的工作環境,更要面對垃圾房內嚴重的安全隱患。垃圾槽就像密封「跳樓機」,可是垃圾包並沒有被佩上安全帶。當垃圾包沿垃圾槽從35樓掉下來,如果內裏含有玻璃樽,其衝力飛彈出來的碎片足以殺人。當工友在高層清理垃圾時,必須確保樓下垃圾房無人以免被飛出來的碎片擊中,產生意外。牆上一道道碎片飛擊留下的痕迹,令我們清楚知道「跳樓機」絕不好玩,驚險有餘,令人恐懼。前線工友就是要在這樣令人恐懼不安的環境下工作嗎?

然後,興姐來了,她是負責這座大廈清潔工作的。興姐個子小,有一點水上人家的氣息,她從容不迫,跟我娓娓道出自己怎樣每天處理大廈內海量的垃圾。興姐樂天、謙恭、專業,能純熟處理工作,面對危險懂得靈活走位,工具不足時更會自己想辦法修補重用。我跟興姐在大廈樓層走了一圈,才知道原來每當有垃圾槽容不下的大包垃圾時,就需要她每件拾起來背着拿到垃圾房。縱使她仍能步履穩健行落樓,但日積月累手臂二頭肌的深層勞損亦在所難免。

僅走了一圈,我已發現清潔工友在工作上須面對更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亦看到更多可能出現的危機。興姐為確保我不會從垃圾槽滑了下去而見報,時刻都在照顧我的安全。幸好我自認男仔頭一名,做起清潔、垃圾分類工作時絕不「姐手姐腳」,體力也能應付得來,連興姐也說意想不到。我高興得想立即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知道自己女兒強壯的一面。

清潔工人「才是香港之光」

這次小小體會讓我明白到,平日太容易忽略身邊默默為我們工作的清潔工人。香港的運動員努力拼搏,需要港人的掌聲支持;清潔工人默默為我們承擔許多人視為厭惡的工作,其實更值得我們感激。你想想如果少了一位為你大廈處理垃圾的清潔工友,數天以來堆積的廢物足以「垃圾圍城」。經過這個體驗,我由衷地跟這半天的「老師」興姐說了一句﹕「你才是我們香港之光!」

拍攝工作人員遞上一支掃把給我拍照,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把掃把當作cue杆,想像要在桌球枱上擊球。或許我仍須花些時間,才能深入了解不公平制度對前線工友造成的困境,可是我肯定,無論提起cue杆或是掃把工作的,只要敬業樂業,我們都同樣為深愛的香港而努力,都應該值得別人的尊重。

■勞力是……#窮得只剩份工‧視覺藝術展

日期:1月10日至27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9:00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1及L0藝廊(石硤尾港鐵站C出口)

展覽網址:www.oxfam.org.hk/povertyfulltime

文:吳安儀

圖:樂施會

編輯:蔡曉彤

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