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藝術家畢業展 藝力實驗 換個視角看不同

文章日期:2017年01月13日

【明報專訊】香港有一群「特殊」的藝術家,他們不擅言語,也許活在自己的世界,但看作品豐富色彩裏有無窮想像,那些世界,其實很大。他們用三年時間參與一個實驗,讓「正常人」知道,他們最「特殊」的地方,是擁有為世界帶來多一個視角的能力。

這個實驗是一個三年制的藝術課程,總時數超過700小時,學生是弱能、殘疾人士和長者,首屆課程已經完結,共有16名畢業生。舉辦課程的「愛不同藝術」是東華三院組織,從這些背景去想像,加上我們的框框,大概是「一個慈善組織為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辦些活動讓他們融入社會」之類的想法,愛不同藝術高級藝術發展主任魏貝妮(圖)作為發起人之一,也會說課程目的「不是要培養一群藝術家」。

不過實驗並非那麼簡單,魏貝妮談到課程源起,說機構院舍本身也有開辦一些長期的藝術班,她察覺當中不少院友都有藝術天分,於是開始思考:「我也是讀藝術出身,畢業後可為自己出路打算,讀master或找工作,但他們讀很多年藝術班、興趣班,卻未有人認同他們,香港還在叫他們『展能藝術家』,為什麼沒有人叫我『健全藝術家』呢?他們是否缺少全面的藝術訓練,而失去認同和機會?所以我們想試一下,可不可以我們有的,他們都可以有,只是裏面的方法不同。」她堅定的說:「我覺得他們絕對deserve一個機會去正正經經學習藝術。」

3年課程 從藝術史到實踐

課程不再是「十二堂水彩畫」那樣的簡單模式,而具備專業結構。第一屆課程分為創作實踐、藝術的故事(藝術史)、人文學科三大部分。第一年學習點、線、面等基本藝術語言,第二年嘗試個人創作,畢業年進行個人研究;其間會了解藝術的發展進程,認識古希臘藝術、文藝復興、中國書法,以至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學生也會跟隨藝術家研究其創作計劃。

由於這樣的課程在本地無先例可循,魏貝妮等負責人員也非教育專業人士,於是找來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合作,課程原先只設計了首個學期,再隨學員的投入而訂定之後的內容。經過連番努力,導師終於「埋班」,也為智障及非智障兩班招來足夠學生,挑戰才正式開始。

擔任人文學科客席導師的藝術家楊秀卓在課室上費盡唇舌,發現學生「教極都唔睬我,我講乜佢又唔聽」。魏貝妮自己亦曾擔任導師,她說即使只是辨認顏色,學生也說不出紅或黃。這時他們漸漸明白,這個實驗的意義不止是讓殘障人士取得與「正常人」同等的機會,當導師從「教」的角度轉身站在「學」的位置,便找到一個看藝術教育的新角度。

觀察喜好 由學生主導

「為什麼要以我為中心去教學?學習中心在學生那兒,自己應進入他們的世界,而非讓他們走出來聽我講。在這六星期我發現,好吧,就用你們的方法去做你們的創作,我嘗試盡力read你們的mind,以你們的方法和你們溝通。」畢業作品展場的入門之處,播着楊秀卓在短片中的分享。以魏貝妮遇上的紅與黃難題為例,她察覺學生語言無法表達所想,未必是不能辨認顏色,於是給他們顏色筆作配對,代替以字詞作答。

「藝術教育是否正正要這樣個人化、人性化?」魏貝妮說起自己讀書時,有同學藝術才華非凡,但英文不好,自然連論文也寫不好,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他明顯是犧牲品。我們談得最起勁的,還是說起中小學時都不愛上美術課和作文課,我們都不明白,為什麼坐在課室內有數十人,人人只能為一個題目而畫和寫。

創作實踐課的導師王建衡(王sir,圖)在堂上是個觀察者,他說得出每位學生的個性、喜好、創作歷程,「就如婉珍,她幾年來重複畫魚,一堆作品擺出來,在簡單模式重疊下有一種動感和能量,她的行動猶如行為藝術」。

「有些學員無特定主題,我們會給他們一些畫去描摹,如兆良和惠鴻,描的對象相同,但方法不一,兆良不會頭和身逐樣去畫,而是找一個點,可能是腳或手指,再以線條延伸,產生一種流動感。」「惠鴻好叻背日子,懂得換算新舊曆,背出歷屆港姐冠軍,他畫的人像造型較特別,雖有頭、眼、鼻,但他會微調,簡化細節,令畫面分割比例很漂亮。」

忽略干擾 專注更純粹境界

在王sir眼中,這班學生的創作呈現出藝術的另一個面貌,「因為他們認知能力較弱,所以外界干擾反而較少。我們會往外找題材,不如他們會向內找自己的感覺,不斷實踐令意念更清晰,就似蒸餾的過程,他們的專注能去到一個更純粹的境界」。

惠鴻的姊姊Ming說,弟弟只有在畫室才會執畫筆,在家中絕不畫畫。她看過弟弟學陶瓷的片段,笑得好開心。她從弟弟身上看到藝術的單純,「他們好似一張白紙,雖然智商比我們低,也擁有自己的創作思維」。對於Ming來說,其實沒有很講究什麼藝術不藝術,弟弟能找到另一種快樂的生活,人們可放下一些覺得智障者「咁就一世」的觀念,她已經滿足。

對於藝術、不同「一般」的人,我們抱有很多固有想法,連看藝術的眼光也變得狹窄。王sir說:「我們看名師展覽,會預設作品有深層意義,會謙卑想自己一定有什麼看不懂,有動機了解創作背後的故事,相比之下,若知道是傷健藝術家的作品,就容易停在『畫到咁都好好㗎喇』的想法上,理所當然以身分解釋所有。」

相反這群藝術家並未受框限。幾名導師都推介陳木清的作品,他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藝術家,被形容是班上最具哲思的學生,他會發問藝術是什麼、未來是否仍有中西藝術之分,也寫藝評。木清的作品以「手」為主題,因為手是他生活的支撐,是接觸和感受不同人溫度的最重要部分。他的創作,表達出對殘障者生活和身分的探索。

這個課程的第二屆開始了,這一天,我去看新一屆學生上藝術史的課。為了講解雕塑立體的特色,導師盛虹和Monti即席想出妙計:Monti揹着個小鐵桶扮大衛像,站在會轉的辦公椅上慢慢轉一圈,讓同學明白,同一個雕塑,如果懂得換換角度,這邊看去是凹,另一邊卻會是凸。

■「愛不同藝術 藝術課程(三年)第一屆畢業展」

日期:即日至1月15日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展覽廳

查詢:2870 9336 / 3482 6163

文:曾曉玲

圖:郭慶輝、愛不同藝術提供

編輯﹕蔡曉彤

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