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重建淹沒了喧鬧 聽,觀塘市集小販聲

文章日期:2017年01月15日

【明報專訊】眼睛看得太多,盲目了,不如合上眼,請耳朵代勞。學者Emily Thompson說「音景(soundscape)」跟「風景(landscape)」一樣,在現代文明演進過程中,處於不斷建構和改變中的狀態。於是被重建壓垮的,不止肉眼所見的城市面貌,還有昔日人和事物組成的各種場所底下,產生的各樣聲音細碎。

自二○○八年市建局宣布重建觀塘市中心開始的「觀塘裕民坊重建攝影探索計劃」,同一個主題,年復一年地辦展覽。來到第八個年頭,八位攝影師以「集雜聲」為主題,於光影以外,加入聲音元素,在展覽場地兩旁懸掛起八部平板電腦,讓商販們透過小屏幕說自己的觀塘故事。他們都是昔日物華街市集的商販,因為重建,被迫搬到現時的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

熱鬧,只留在舊市集

策展單位說,「集」是收集、聚集、市集;「雜」是零散、混雜;「聲」是聲音,滿室的雜音,以為是昔日市集興旺盛况的想當年,其實更多是經歷過搬遷後的話淒冷,走到其中一個小屏幕前,搭上耳機細聽,賣睡衣的偉叔說他懷念昔日「川流不息的人流」,現在「餓瘦條腸」、「早知唔搬好過搬」;賣內衣的「肥妹」回想昔日市集,四哥檔口對面有個小型「公共空間」,街坊圍着坐聊天的光景;賣文具的海叔,最記掛是區內的學生哥,早上上學之前會途經檔口,挑一支心儀的原子筆。

俱往矣。昔日的物華街市場,售賣日常生活用品為主,上有瑞和街濕街市,下有裕民坊,兩頭是康寧道舊樓與和樂邨公屋,住的都是基層居民,市集格局渾然天成;商販街坊合上眼回溯從前,小販叫賣、師奶叱喝、學生嬉鬧,耳畔是盡是囂鬧躁動的基層絮語。今天走在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卻是水靜鵝飛,如廣播劇《十八樓C座 》在混音時忘記加上背景音效,一室靜謐中,周老闆和無牙三姑無精打彩,茶餐廳不像茶餐廳,小販市場不成小販市場。二○一四年五月正式開幕至今兩年半過去了,仍然沒法起死回生。

臨時市場 恍若孤島

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封閉式的設計拒人千里,單是顧客站在外邊完全無法看到建築物內在賣什麼這一點,本身已經挑戰了墟市定義,外形更被街坊譏笑像一所巨型公廁。商販說,當年局方好意將選址設在觀塘地鐵站旁,還貼心在旁加設小巴站,以為人流暢旺可以為商販帶來生意,殊不知規劃刻意經營,到頭來漠視了現有社區格局,有熟客街坊向小販們投訴︰「不是不想來幫襯你們,而是每次要走十幾分鐘路實在太遠。」遠離昔日原址附近的基層生活圈,今天同仁街市集被商場、寫字樓和豪宅包圍,成了是觀塘人趕時間跳上小巴或地鐵站之前,匆匆瞥眼而過的一座孤島。

一切都回不去

「其實小販好簡單。」還是賣童裝幾十年的四哥通透︰「你有一堆泥,撒一把種子,種子就會生。」墟市之所以成墟,因為它不是被規劃出來,而是在特定的社區肌理上自然長出來,養分是基層生活日常。所以由政府劃地的天水圍天秀墟長期門可羅雀,欽州街棚仔布市場即將面臨拆遷,商販不欲步其他墟市後塵,近日積極向同仁街一眾取經,但對於四哥他們來說,一切都回不去了︰「很多街坊希望捱多幾年,就可以有新希望。其實是一個錯的選擇,生死掌握在自己手裏面,我們有權不需要這個地方,因為我們現在是欺騙了香港市民,所有街坊也是,入來這裏,拿了重建局億幾,但幫不到我們……」

熟客跑光了,搬遷後的生意額剩下不足兩成,小小臨時市集,能否捱到二○一九年重建完成?將來搬遷到新的永久市場,物是人非的觀塘區,還有沒有小販的位置?「明知是死為什麼還要跟着來?」四哥說︰「我想,是因為還不捨得這裏。」耳機裏面是同仁街小販的心聲。

info

《集雜聲》——觀塘裕民坊重建攝影探索計劃展覽VIII

展覽日期:1月7日至26日

地點:光影作坊(石峽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10)策展人:孫樹坤

參展者:周偉豪、林淦鈞、劉祖江、劉天麟、曾永楷、黃嘉豪、姚偉之、楊心明

文﹕梁仲禮

圖﹕鄧宗弘、受訪者提供

編輯﹕屈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