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開口夾着脷有得救?

文章日期:2017年03月12日

【明報專訊】會說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常例子不難看見。

官員回應質詢時像人肉錄音機、美食節目主持試食時例牌說「好好味」、推銷員硬銷產品令人反感……會說話的人不止受人歡迎,做事也事半功倍。

利用說話技巧,以助自己與別人溝通,是基本步。下一步是說服力。

只形容菜式好好味,不見得有說服力;一些政治家態度欠誠懇,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說話,也談不上有說服力。

語言藝術與偽術只是一線之差,除了技巧,還要看內容,如特朗普漠視97%科學家的意見,質疑氣候變化的真確性,即使大聲說「nobody really knows」,能令人信服嗎?

自信 談熟悉的事

八十年代已開辦人際口才課程的黃桂林,是資深傳媒人、曾任新城電台台長、擔任香港小姐口才訓練導師逾十年,現職企業培訓導師。

「說話技巧」四字,談的範圍可以很廣範,例如說服、拒絕、提問等等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不論是哪一種技巧,黃桂林認為,說話最基本是要有自信。自信心從何而來?就是談自己認識或熟悉的事情。「如果對某些範疇不熟悉,就學習或資料蒐集,口才要好,要與時並進,不斷吸收知識。」

與人溝通不單止是講自己熟悉的事情。黃桂林表示,「有些話題可以給予意見或分享自己的經驗,若然沒有心得或意見可分享,就向對方請教。其次是練習,多與人溝通。口才提升來自LIFE這個字,Learn it from experience,一次又一次的經驗,能幫助提升自己的說話能力。」

說到溝通,人習慣從自身角度和立場去看問題,對方往往聽不入耳,試試轉換對方角度思考,理解對方的想法,學會傾聽,說的話便更易說到別人心坎裏。

說話如何「啱聽」啲?

一個人會不會說話,說話方式與表達技巧尤其重要。開口得罪人、講說話「倔」,給人感覺沒誠意或不客氣。將說話修飾,甚至加入一些修辭技巧,給人感覺大不同。

修飾方法

有多種,例如:

■說話速度減慢

■聲量恰當

■說話時配以微笑,「有些電台DJ主持節目,即使看不見他們的樣子,但你也會感到他們說話輕鬆,是因為他們經常笑笑口說。」黃桂林說。

修辭方面

■避免用單字回答別人問題

避免只選問題中的某些單字作回應,否則容易給人「倔」的感覺,回答時可加上看法或感覺。

■學用同義詞

部分官員被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變身成人肉錄音機,「其實描述一下工作過程作交代,比重複一句說話好。」

黃桂林以美食節目作例子,「好好味」是飲食節目主持人或嘉賓試菜時的例牌對白。「事實上,有好多種方法表達好好味,是否可以用同義詞說出相同感覺?例如色香味俱全?亦可以從過往經驗,描述與味道有關的聯想。

例如『這道菜令我想起小時候……』、『這是以前在街邊吃的叮叮糖味道』用童年往事演繹。或者可分享對這種食物的認識,『這款蜜糖味道清甜,可惜不能與豆腐花一起吃。』飲食節目的對白稿很多時會寫着執生,但嘉賓或主持事前也要做功課。」

反應vs.回應

反應與回應的分別,前者不加思考脫口而出,偏向是情緒上的回應,後者是經思考的回覆。不論政客、演員、家人或朋友,回答問題時,很多時是反應行先,衝口而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去年有記者問特首梁振英知不知道什麼叫洗版?梁特首用肯定的語氣立即答:「知」。記者追問:「係咩(嘢)?」梁特首卻答不出,最後要記者主動解釋打圓場。事後被人批評他講大話,誠信有問題。

黃桂林認為,「如果當時他給的是一個回應,而非一個反應,情况可能不會弄致如此尷尬。」

「面對摸不着頭腦或不認識的問題,應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因為兩者是構成說話內容的重要元素。作為特首這個角色,如果不便回答唔識或唔知,答『我聽過』較好,如記者追問即是什麼?『我想先聽聽你的看法』,記者回答後,特首可認同記者的說法」黃桂林說。

EQ高有着數?

EQ高的人不容易受情緒影響,說話用詞較恰當。要不被受情緒影響,有何技巧?明白當中竅門,在不同場合也合用。

黃桂林解釋,「時間控制很重要,將節奏拖慢。被人問問題,好多人覺得要盡快回答,往往衝口而出答了不理想的答案。回答別人問題時不一定要快,記緊將呼吸及說話速度減慢,爭取思考時間,甚至將主導權拉回自己身上。

例如稱,『回答這問題之前,有些重點想重申一下』之後說那些重點;或者是『我相信你問這條問題的目的是想知道xxxx,之後自己回答。』對方可能不會再追問,即使會,至少可爭取思考時間。

說服技巧 挪用數據文件

如前所述,轉換別人角度想事情、誠懇、說話經思考,也是說服人的要素。

此外,黃桂林認為,「要說服別人,先要確定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否則是辯論而非說服,再者,要有實質證據支持自己的說法,例如文件、數據或個人經驗。」特朗普常以煽動性言語發言,但一些有利他爭取支持的辯論上,懂得利用數據說服別人,如早前他和希拉里辯論時,談到社會經濟情况,引用連串失業率、貧窮及罪案數字等,加強說服力。

黃桂林說,演繹說話的過程是要說服而非威嚇對方,可以盡量透過提問方式使對方接納自己的看法。「大家是否贊成公司的業績可以提升?」提問幾個別人認同的問題,談話氣氛和諧,對方也較容易放棄原來的意見,提高成功說服的機會。

拒絕朋友的技巧

拒絕不認識的人,可以直截了當,但面對朋友,如果不留情面地拒絕,容易令雙方感情出現裂痕,可是,拒絕信息不清晰,或會令對方產生誤會。舉一個常見例子,有人問你借錢,你想委婉地拒絕,應該說什麼好?以下是常見的拒絕「對白」,但未必傳達到拒絕信息。

■「我無錢」,別人不會相信,只覺得你欺騙他。

■「點解借?」這並不是拒絕,反而表現出好奇,給對方解釋的機會,令你更加不好意思不借

■「我無咁多」,對方會問你有幾多。

黃桂林認為,拒絕的過程,要給對方你也關心他。例如,「一場朋友,我很想幫手,但除了錢,有什麼可以幫你?要不要替你找兼職?」雖然無法以金錢相助,亦能顯出關懷。

拒絕上司的技巧

香港上班族工時長,即使如此,工作永遠做不完。假如你手上已有很多工作,上司向你提出額外任務,怎樣表現出表面接受又能得體拒絕?打工仔應懂得按緩急編排做事的優先次序,如實告之,讓上司決定。

「我現在趕緊Project A,要在明天前給你。如果現在要做Project B,Project A可否延至下周給你?」如果Project B真的如此趕急,上司會交託他人。要是你認為一個人難以處理新任務,不妨說,「處理Project B我有經驗,但不如多找一兩位同事負責?我可教他們,如果我之後放假,也可找他們幫手。」

另一個上司可能會問的問題,與拒絕無關,但很多人不懂如何應對,「近來做嘢做成點?辛唔辛苦呀?」

打工仔心聲,答辛苦代表我能力不足?答唔辛苦,又擔心會再多給工作,問做成點,字眼又虛,究竟想我答什麼?答ok 啦又不太得體。唯有避重就輕,「用手頭上處理中的工作回應,再看看他的反應,引導他自己說下去。例如『上星期你交帶落的工作,可以在deadline前畀你呀。』」

文﹕李佩雯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