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有線之後

文章日期:2017年04月21日

【明報專訊】有線瀕臨「熄機」,我這個過氣員工與不少「有線人」一樣,既擔心電視台和員工的命運,更擔心香港在「有線被cut」之後的轉變。本星期高層放風事情有轉機,執筆之時,其生死尚未有定數(衷心希望本文刊登之日,會有個皆大歡喜的消息),但離開容易,留下很難,有線將要面對的挑戰,其實並不比結業少。

提起有線,不少人首先稱讚新聞報道最出色,停播危機傳出之後,更有人提議眾籌拯救新聞台。可惜從有線寬頻的業績看來,這一廂情願的構思只是杯水車薪。製作新聞基本上是「倒錢落海」的行為,廣告收入少得可憐(尤其在政治高壓的環境下),但新聞部每年開支動輒以億元計。搞眾籌的話,即使每人每月願意付220元(這是對有線每戶平均收入的假設),要有逾4萬個忠心觀眾訂購1年的服務,才有機會讓新聞部收支平衡。雖說現時有線有90萬個訂戶,但如果只留下新聞台,究竟有幾多人還會不離不棄?

主打財經台 可吸廣告? 

新聞台賺口碑卻不賺錢,所以近年各電視台都大搞財經台,希望證券商和上市公司多落廣告。有傳無綫將會把J5變成財經台;而有意接手有線的永升(亞洲)主事人邱達昌亦曾提及,未來電視台會主打財經資訊。市道暢旺之時,這確是一條財路,但如果市况逆轉,最受影響的金融業和發展商,必定首先削減廣告開支。如果「逢七必災」之說再應驗,恐怕以財經台「一命養全家」的如意算盤快將打不響。

以往不少有線訂戶都是為了看球賽而上台,可惜以重金追逐體育節目轉播權,卻為有線埋下致命伏線。事實上,現在有太多合法和非法的渠道看比賽,轉播體育節目已不再是電視台致勝之道,就算後來者樂視獨攬英超、足總盃、NBA等賽事,最後還不是要割喉式搶客,更陷入經營不善的泥沼之中?

現時有線最弱的一環,要數娛樂節目。它曾製作不少創新的節目,例如十多年前洪永城和黃翠如的代表作《活得很滋味》,深受年輕觀眾歡迎的《怪談》等,都成為其他電視台抄襲的藍本。但近年的節目,無論內容有多創新,總脫不掉一陣「師奶味」。《帶阿媽去旅行》早於韓國tvN非常類似的節目《爸爸和我》,相信ViuTV的《跟住矛盾去旅行》亦有參考,但《帶》講感人不及《爸》,講戲劇化更不能與《跟》相比。此外,現在娛樂頻道只有極小量自家製節目,都以舊節目、娛樂新聞和中台日韓幾年前的二線劇集充撐時間表,這如何與ViuTV與myTV SUPER緊貼日韓播放大熱劇集相比?至於電影台,除了想重看又重看那幾齣八十年代的電影之外,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收看?

有線大難不死的話,根據邱達昌早前的計劃,有機會趕上OTT(Over-the-top)的尾班車,可是它比傳統電視更着重節目的多元化和質素,有線想以現有的節目在OTT搶灘,吸引用家主動點擊收看,坦白說非常困難。

筆者至今仍然不時對那段熱血的青葱歲月回味無窮,亦深信有線的存在,對香港社會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可是,保住有線之後,我們應對它有什麼期望和要求,令自己不至在「cut唔到有線」的愛恨輪迴之中掙扎?這不單是管理層和前線製作人員的事,也是我們作為觀眾要思考的課題。

文:梁慧思

圖:資料圖片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