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社運 《風景》導演:生活就是革命一部分

文章日期:2017年08月25日

【明報專訊】反新界東北發展13名示威者與雙學三子相繼入獄,剛過去的周日2萬多人上街聲援,主辦方形容,這是雨傘運動後最多人參與的遊行。那一夜,人心未靜,獨立電影《風景》在社交平台上直播,陪伴人們度過那天餘下幾小時。電影從2011年「佔領中環」說起,最後,背負社運傷痕的男子太初走過金鐘一長列的帳篷,穿過隧道,迎來迷濛晨光。導演許雅舒說,3年過去了,一切只是剛開始,縱使散場,勿忘「生活本身就是革命的一部分」。

《風景》角色眾多,分4條主線:太初(盧鎮業飾)與宜(高凱琳飾)因參與社運結識,成為戀人,宜因襲警判囚後,太初感到迷失,與宜的母親雲(陳敏兒飾)逐漸靠近;從內地來港的年輕女孩李彌(廖子妤飾)努力學做百分百香港人,與男友彥(岑珈其飾)蝸居一間套房;格言(潘燦良飾)繼承祖父的豉油廠,祖父當年南下打江山的事迹被拍成電影,格言卻對四出宣傳空洞的「本土精神」感到厭倦,與少女蝦米(余淑培飾)尋歡作樂;格言前女友敏是網台記者,到社區採訪,聆聽與記錄上一代偷渡來港後如何捱世界。

原想讓歷史片段「缺席」

然而電影不純然是虛構劇情片,中間穿插了香港近年的社會運動片段,包括2007年保衛皇后碼頭運動、2010年反高鐵苦行示威、2012年佔中清場,至2014年雨傘運動等。虛構與真實沒有截然二分的界線,袁彌明飾演敏一角,「訪問」是做戲,受訪的老人家卻在分享親身經歷。不少觀眾好奇佔領區的討論場面是否真實場景,其實是導演依不同議題在各地將佔領運動重現:「討論露宿者、住屋問題,是在深水埗,關於工人就放在貨櫃碼頭,而剩食討論則放在七一遊行其中一個天橋底。」邀請社運人士參與,讓他們就指定議題在1小時內自由暢談。

周日直播後的映後討論會裏,有人問,導演是否希望為香港歷史存檔?但許雅舒原初的構思與此恰恰相反,她本來打算讓歷史片段在電影中缺席,以表達「歷史在香港是失場的狀態」,可是「我發現若要這些片段失場,就消失得太緊要,因為現存很多文本、影像裏,這些社運的場面都沒有存在過。最後決定把片段放進電影,來喚回所有人的記憶」。

囚牢掙扎 不是預言

宜在囚牢裏對社會與自我感到憤怒、掙扎、滿腔疑問,令觀眾聯想到剛被判刑的16人,許雅舒說,宜並不是一個預言,「我寫劇本的時候是2012年,那時已有人因為類似的事入獄。2012年大家處於行動的創傷中,但2014年傘運後產生的創傷或無力感更大。2014年的事,2017年開始『埋數』。」判刑再次為港人帶來衝擊,但許雅舒有一點慶幸,是事件令大眾重新討論東北發展。

「生活本身就是革命的一部分。我們未必可以做大型的運動,但反思生活細節,可以有所顛覆。佔領中環時討論剩食,令我們反思如何對待食物,當每人都關注生活上細微的政治,便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討論東北,是找出構成社會的重點,要建豪宅搵快錢?還是容許持續、自給自足的社會模式存在?當我們思考想要怎樣的生活時,就會開始行動去爭取。」

戲內戲外 迷惘重疊

如果宜是對照入獄的抗爭者,太初也許引起周日遊行眾人的共鳴,他曾經是宜的同行者,無法梳理複雜的情緒,此後路過示威場面,寧願用帽罩着頭走過。他與宜的母親雲到長洲過夜,清晨獨自坐船離開,靠在船尾的欄杆,哭得崩潰。演員盧鎮業說,這是他「拍喊戲第一次真的喊得出」。

盧鎮業曾拒絕演太初,「我2009、2010年反高鐵開始會去示威,直到2013、2014年常參與街頭的社會行動,加入過社運組織。導演問我要不要做太初時,我有些卻步,因為2014年我在社運路上有些迷惘,不知如何走下去,懷疑自己的參與能幫到多少。角色與我重疊很大,也有我認識的人的影子,於是我很抗拒,不想將我及朋友的經驗放入演出,擔心拿揑不到虛實之間的平衡。」

他說後來算是想通了,接下角色,而他這樣看太初:「他並非一心離開社運場域,一直想留下,希望自己的存在對事情有正面影響,但他不知如何回去。太初與女友在社運場域是共生的關係,他們在此相識,投入自己的生活在裏面,女友入獄與他斷了聯繫,他就如失去身體一部分,以致不懂處理自己。」

世界就是座大監獄

電影2015年夏天正式開拍,盧鎮業的角色未定下前,早在2014年雨傘運動現場拍攝了穿過金鐘佔領區的長鏡頭。許雅舒回憶,當時是12月一天的凌晨3、4時,由天黑拍到天亮,鏡頭將「夏慤村」的風景留下,一星期後已被清場。導演說,太初走過佔領區,穿越隧道,走出巨大的社會,是參考法國電影《四百擊》結局男孩跑到海邊,「離開某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的感覺」。但戲中的宜說,社會不過是一個更大的監獄,許雅舒:「確實走不出去的呀!」但她認為世界就是座大監獄,香港人若醒覺了,即使移民到日本、台灣都一樣,不會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為何不為自己的地方努力」?

盧鎮業初時希望演彥的角色,彥是在茶餐廳打工的基層,「我2012年看大綱時,覺得彥與李彌那條線最吸引,他們不是小眾,很容易在香港找到這樣有血有肉的人」。許雅舒把這樣的角色寫進劇本,「有人覺得彥和李彌與故事結構沒什麼關係,因為他們沒有直接參與2012年於匯豐銀行的佔領中環,但我不能忽略這群沒有在政治運動出現過,實際上受社會壓迫的人,他們像與運動無關,但其實正是需要運動的一群」。

這部3小時的作品是許雅舒繼《慢性中毒》、《哭喪女》拍的第3部長片,去年11月在台南「南方影展」首映,今年1月在香港獨立電影節放映,導演不諱言,台灣的觀眾看過電影後,感觸比香港人還大:「他們很緊張,覺得我們終於同一陣線,反抗的都很相似,會以電影對應他們本身的社會運動狀態。」

許雅舒說:「香港人要事情很切身,與電影有呼應,才會有大一些的反應。」盧鎮業坦言以為網上直播未必有人捧場,結果高峰時有逾千人觀看,有看過電影的觀眾留言,此時再看,感受又已不同,盧鎮業:「原來在特定時空放這部電影,會令人思考多一些。」許雅舒明白電影沒有金句與煽情部分,「要大家關注很難,再推這套戲,不是要讓大家覺得是什麼經典,而是想引起不同的人討論下一步應該怎麼做。電影沒有答案,我希望它是一個槌仔,敲動大家去思考」。

《風景》現正安排社區放映,場次可留意fb專頁(www.facebook.com/PseudoSecularMovie)。

文:曾曉玲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蔡曉彤

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