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汁印相 留住石牆樹

文章日期:2017年09月08日

【明報專訊】「見到啲樹好心痛,為何香港咁樣『養樹』?」本地藝術工作者陳靄欣說。近日香港迎來一個接一個熱帶氣旋,不少樹木倒塌,柴灣一棵大榕樹更露出完整切口及螺絲孔而爆出「盆景」疑雲。陳靄欣從小喜愛樹木的靈性,因此嘗試「葉汁印相」,加工樹葉代替一般菲林感光劑來冲曬照片,近日首次展出其八幅作品。照片均是堅尼地城的石牆樹,望訴說人與自然的關係:「樹木是時間累積而來的雕塑,實在太美了!」

天然古法 作品氣味清幽

「用樹葉重現樹木,有如一個生命循環!」陳靄欣說。一來到「葉汁印相」作品前,先不用眼看,陣陣青澀草香早已滲入鼻腔,身心舒暢。本身修讀攝影的陳靄欣數年前在外國書籍看到有關花汁印相(Anthotypes)的介紹。其實早在化學感光劑壟斷市場之前,十九世紀盛行多種天然印相方法,如英國植物研究師Anna Atkins以「藍染」印下植物標本。而花汁印相研究亦相當深入,有過百種花卉汁液適合用以冲曬菲林。陳靄欣曾試用蘭花來印相,發現成品的氣味竟不如葉子般清幽近人。

陳靄欣兩度以植物創作,一以凋落寒冬中的洋紫荊花隱喻香港;另一為關於沙螺洞油菜花田爭議的照片,並成功入選內地數一數二的平遙攝影節。今次作品再次帶出人與自然共存,並記載她與家人幾許溫暖回憶:「小時候,公公已經很老了,我只記他會種樹。因為媽媽常常說以前住在廣州鄉下祖屋前,有養雞啊之類,好像有人會來偷。公公親手植樹後,至少感覺上好像圍了一道防衛,令全家人都好安心,又可以遮蔭。從此,我就對樹木有一份親切感。」而對於港人來說,不知仍會否對「坐在樹下乘涼」有所感應,反正跑進室內涼冷氣好了,樹木彷彿只是城市的裝飾嗎?

「石牆樹是生命與非生命體的微妙結合,生出不同形態。樹木沒有腳,不會走路,就靜立在牆經歷春、夏、秋、冬,擁有強大生命力,這令我很震撼。」前年她無意中看到圖書館放着《石牆樹保育》,「叮」一聲想到花汁印相能大派用場。她跟着書冊到堅尼地城科士街找尋共二十七棵石牆樹,並拍下照片,最後選定八棵細葉榕來創作。為了突出主體,陳靄欣用電腦軟件把石牆樹「退地」出來,並抹走高樓背景,否則構圖太亂。由於樹冠葉子零碎,她往往花上整天去退,將近「眼盲」。

日光「曬相」 收成看天意

由於香港沒有太多關於「葉汁印相」的相關資料或課程,她只好自行研究,原來過程不算複雜。首先用榨汁機把樹葉打碎,用筲箕隔渣,並以咖啡漏紙再隔一次,「如果隔得不夠乾淨,就會有粒粒唔靚」。之後把汁液掃上畫紙,並與菲林正片夾在一起,放在陽光下『曬相』。

「你要等收成囉,心急就不成!」陳靄欣指曬相時間最為關鍵,一般菲林冲曬需在黑房進行,但葉汁印相卻「睇天氣做人」,就如農夫種植,辛苦了亦不一定有收穫,「如果好天,曬兩日左右就會見到圖案;陰天要一星期,我試過幾日就打開來看,對比沒有很明顯,糊糊的。當你以為放久一點就會成功,其實都不一定,過分曝光連圖案都褪色。所以,這就是自然!」

一直以來,狹小城市與樹木保育彷彿矛盾不絕,例如兩年前般咸道百年石牆樹被「斬首」。陳靄欣用自己作品延伸表示,由於是有機材料,相片香氣及顏色會隨年月減退。如果把葉汁相片放在射燈下,的確會加快褪色,相反放在盒子或抽屜中,或可保存兩年以上:「同樣道理,如果我們不愛惜自然,她便會『竄』一聲消失。不好好保養或定期檢查樹木,到了有危機,可能真的沒救了。你看政府就一下砍掉樹木,不用煩。其實技術進步,人類怎會沒有方法令樹木活好,平衡人與自然,看你有沒有心做啊!」 

■「初試啼聲4」青年藝術家聯展

日期:即日至9月23日

時間:周一至六上午11:00至晚上6:00

地點:荃灣海盛路9號有線電視大樓2009室藝術創庫畫廊

文:劉彤茵

圖:藝術創庫畫廊

編輯﹕陳淑安

美術﹕SIUKI

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