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屋企大變身 智能無障礙

文章日期:2017年09月11日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高企,打工仔動輒要花二三十年供樓,供款完畢便剛好退休,又是時候要重新裝修了。年輕人要替家居裝潢,只要銀彈充裕,天花亂墜亦無不可,但銀髮族就不同,考慮美觀因素之餘,還要在單位設計和規劃上預留彈性,以防若干年後身體轉差時,仍然可安心在家頤養天年。因此,設計一個適合銀齡人士居住的安樂窩,絕對是一門學問。

73歲的林瑞華(S.W.),大半生從事教育工作,10年前退休後,不忍把教材、資料棄掉,於是搬回家中存放,兩口子800呎的單位從此就被這些珍寶完全霸佔,S.W.打趣說:「我太太抹地時就最開心,因為全屋都放滿雜物,只剩下一條窄窄的通道需要抹!」

笑話背後,其實充斥着無奈,「我自己回家也感到不舒服,更遑論招呼親朋戚友上來坐」。S.W.在10多年前購入現居,當年的裝修早已變得陳舊,喉管、電線也出現老化,「水喉漏水、電表箱也試過『燒灰士』,雖然煤氣喉暫時未有事,但我住的大廈樓齡超過30年了,也擔心的」。

專為長者設計家居社企

要解決上述種種問題,唯一方法是重新裝修,但他又心大心細,「我平生最怕裝修,一來怕執屋,二來要找靠得住的裝修師傅亦不容易,我很怕跟進裝修工程,這是一件很費神的事」。

直至今年初,S.W.找到「長屋設計」,他才「的起心肝」落實裝修大計。「長屋設計」是一間專為長者設計及營造適合居家安老生活的社會企業,提供一站式家庭裝修服務,體貼長者的需要。S.W.不諱言自己「孤寒」兼計較,「我是退休人士,使錢當然要小心,免得一次裝修弄致我破產」。幸而室內設計師巫永充(Mo)亦滿足到他的需要,「動工前,我們會和客人溝通得清清楚楚,令他們感到安心,而我亦堅持一個原則,就是每星期都會傳相片給客戶,讓他們了解裝修進度」。

裝修為日後行動不便作準備

在Mo的眼中,為S.W.的單位重拉電線、重鋪水管、提供大量儲物空間等項目固然重要,但很多細節位也不容忽視,「其實很多準退休或剛退休人士,如果要重新裝修家居,都不應該單看眼前這一刻,而是要想想未來10年、20年,你需要一個怎麼樣的家?如果他日要用上輔助架或輪椅出入時,又是否有無障礙設施配合呢?」

S.W.雖仍然十分壯健,但因為有照顧年邁母親的經驗,因此亦不抗拒Mo的建議,不單在客飯廳預留較闊的通道,而且重點改建洗手間。Mo透露:「首先我把洗手間的木門換上趟摺門,同時亦把門檻拆掉,改建雲石小斜台,為日後給輪椅出入作好準備;內裏原有的浴缸亦拆走,連企缸也不做,因為要考慮戶主萬一行動不便時,連企缸旁邊那一小級也跨不過。」

棄玻璃浴屏用浴簾 大有學問

為免洗澡時弄濕地方,很多新一輩的業主都喜歡在洗手間加設玻璃浴屏,但Mo卻不贊成銀髮族這樣做,「怕他們會握着浴屏手柄來借力,萬一滑倒拉着它就更麻煩了,因為有機會打破整塊玻璃浴屏,非常危險。况且,要打造無障礙洗手間,便不能安裝浴屏,因為它會阻礙照顧者替長者沐浴,所以最實際,還是簡簡單單安裝一道浴簾」。

雖說要為將來做準備,但同時要平衡戶主此刻住得舒適,十分考功夫,「長屋設計」創辦人之一鄧子傑(Ray)笑言:「我們的原意是讓長者可以居家安老,但如果把單位改建成醫院、護理院一樣,那就沒有意思了。况且,有時單位可能有兩代甚至三代人共住,也要透過設計來滿足大家的需求差異。」

經過歷時4個月的大翻新,換來一室明亮雅致的家居,連自認「奄尖」的S.W.也十分滿意,「單位符合到我兩大要求﹕安全、舒適。而太太就最滿意木紋地磚,既不跣腳,又易打理」。

■知多啲

忘熄火滑倒 家居感測器救命

說起「長者智能家居」,你會想起什麼?機械人吸塵?可用Apps來遙控電飯煲?聰明調節光線的電動窗簾?在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梁淑儀(Irene)心目中,理想的智能家居,是能夠把科技轉化成服務,保障長者的家居安全。

即將「登六」的鈺羚是退休人士,亦是金牌義工,試過多次在家中因為太過專注於義工的文書工作而忘記關掉爐火。「最經典一次,是我在廚房用玻璃杯打算坐熱一杯飲品,誰知別個頭到客廳幫中心搞網誌後便什麼也忘記了,醒起時,不單已經煲乾水,連玻璃杯也熱融了,真的很恐怖!」

年底供1000人 免費參與計劃

Irene說,煮食忘記熄火、滑倒等是常見的家居意外,對銀髮族尤其危險,因此協會去年9月起推出「長者智能家居」試驗計劃,構思在長者家中的廚房及浴室安裝感測器,如數據不尋常,會即時通報24小時運作的服務中心,由當值職員致電戶主或其親人確認情况,甚至代為報警。

「我們希望所用的科技產品,是簡單、實用並且適用於大部分的家居環境,更重要是不會叫人有侵犯私隱的感覺。」Irene補充。

協會預計今年底會免費供1000名50歲以上獨居或長者夫婦參與「長者智能家居」試驗計劃,期望計劃可涵蓋公屋、居屋、唐樓、村屋、私人屋苑的住戶,以全面測試系統的運作情况。Irene表示,如一切順利的話,2020年將正式推出此服務,屆時會採取按月收費,期望單項監測服務月費可低於200元。

查詢:2952 1920

文:沈雅詩

圖:劉焌陶、蘇智鑫、受訪者提供

編輯:蔡曉彤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