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本地回收政策落後 生產豆渣貓砂困難重重

文章日期:2017年09月24日

【明報專訊】去年,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分享「豆渣貓砂」帖文,用本地豆漿廠的豆渣,由廢料來源、加工以至售賣,一條龍在本地完成,再入主本地貓奴家中,是難得一見的回收upcycling例子。

面世一年多,早前在臉書上再次看到「豆渣貓砂」,卻是停產消息。

本來復產有望,有豆漿廠主動提議合作,可惜最後因不願添置所需機器,令復產一事泡湯。

環保貓砂停產,只是故事開端,再談下去便是回收業的困局——政府在回收問題上的短視與怠慢。

原想用廢木 後改用豆渣

貓砂停產後,創辦人梁培煇(Pirry)四出尋找復產方法,相約訪問,他帶了僅餘的一包豆渣貓砂出來,橙色的包裝袋上印有三隻可愛貓喵,貓砂名字叫作O2,「因為豆渣日文是Okara,2即是豆渣的第二生命」。他覺得意思頗「娘」,笑得有點腼腆。

製作豆渣貓砂是為環保,也是無心插柳。創業之初,Pirry與拍檔參考外國例子,打算用廢木製作貓砂,「香港每日廢木量有二三百噸,卡板已佔九十噸,還有一些是建築木材,絕大部分都是掉去堆填區」。

後來透過別人介紹,認識了「有機資源再生中心」(中心),能提供機器和平租地方給他研究,可是中心的機器是用來製作飼料,難以處理木材,建議改用豆渣。用豆渣也是個好方法,香港有多間豆品廠,不愁來源。Pirry說,「香港每天有六七十噸豆渣產生,由於香港農業和畜牧業萎縮,估計只有十噸八噸送去魚場或豬場做飼料,其他也要掉去堆填區。」

製貓砂成本高 需特定機器

決定改用豆渣後,Pirry埋手研究如何製作貓砂,並把機器改裝。中心也曾嘗試把豆渣製作貓砂,但不成功,Pirry參考中心之前的做法,加上看書研究,六個月後製成的貓砂終於合格,再花了六個月尋找合適機器量產。直到去年農曆新年才正式以包裝形式出售。O2質量不遜於其他國家的牌子,雖然比較重,但口碑不俗。由於是本土生產,加上具環保意義,有一定支持者。

可是好景不常,今年五月卻暫停生產。「以往中心把回收廚餘混合豆渣製作飼料,可是因長期蝕錢,所以把這部分的運作停止。由於欠缺人手,機器使用的能源成本等問題,單獨生產貓砂成本很高,所以暫停生產,要尋找其他合作單位。」Pirry說。

復產大計陷難產

製作豆渣貓砂,把豆渣烘乾是重要的一環,也最令Pirry頭痛,因為涉及蒸氣鍋爐、乾燥等大型機器。有豆漿廠原本有意跟Pirry合作,只需添置乾燥機便成事。豆腐廠製作乾燥豆渣,可降低成本及提升生產效率,Pirry解釋,「他們把黃豆榨取豆漿後,直接將豆渣放入乾燥機,便製成貓砂的原材料,沒有運輸成本,他們也節省每天處理豆渣的費用,加上所用的鍋爐能源成本低,比較划算。」乾燥問題解決,以為短時間可復產,可是豆漿廠把計劃擱置,這幾個月,Pirry的心情如坐過山車。

回收政策,問題出在哪裏?

研發豆渣貓砂的過程中,Pirry曾成為中心的一員,協助處理科研項目,了解到香港回收業的困境。土地問題、經營成本,政府對回收業的怠慢態度、回收政策欠完善等,都是香港回收業面對的問題,靠私人營運,Pirry認為:「幾乎是不可能。」

談到香港的回收業,和行內很多人一樣,不吐不快。

政府於二○一四年《施政報告》中,預留十億元設立「回收基金」,並於二○一五年啟動,資助香港回收企業,以提升及擴充業務;或資助幫助本地回收的非分配利潤組織。

Pirry獲回收基金資助,以加強收集及回收豆渣,但他認為對整個回收業來說,回收基金的幫助不大。「當有人批評政府沒有支持回收業或環保行業,政府常以回收基金作擋箭牌。事實上,不管是對大公司或小型回收商,幫助微不足道,而且能夠成功申請的人不多,因為只要回收場是位於棕地,已難以成功申請,但香港很多廢料回收場,正正位於這些地方。政府一直沒有理會回收業,突然要規範化的話,雙方也會遇到很多困難。」

收緊「24味」 反映港府後知後覺

早前中國宣布於年底收緊24種進口回收品的政策(俗稱24味),很多人覺得是對香港的回收業雪上加霜。Pirry認為不能責怪內地,「政策令內地的廢膠價格上升,回收價高,整條產業線才做得住。從內地的角度看,做法合理,如他們不完善自己的回收業制度,會衍生很多問題;而且內地並非突然才收緊進口回收品,已放風一段時間。問題是,香港政策不改變,回收業和政府的思想不改變,還可以走多遠?」

「香港的回收業,由運作、技術、知識到政策,可能比越南還落後。」Pirry說。

回收業無出路?

香港回收物品沒有出路,回收業難以轉變。

以香港的農業為例,香港農夫轉型生產有機蔬菜,農產品可直接賣給消費者和商舖,回收廢料呢?「假如你回收到廢膠或廢紙,在香港可以賣給誰?香港工業式微,導致廢料或半廢料,回收後需要依靠出口。回收廠將廢膠切碎、清洗再變成膠粒,或許能出口內地,但做膠粒需要特定機器、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都是成本,而且膠粒價值也不高,出口內地,他們也是給你內地的回收價。香港的營運成本高過內地一大截,難以『維皮』。」

回收業裏 政府的角色?

香港回收業前景,Pirry簡單以三字形容,「不樂觀」。「美國一些州份,政府撥地興建回收場,然後給私人公司營運,並提供資助。在美國政府角度,這是幫手處理垃圾的行業,而香港看回收業是一門生意,所以不應該以公營機構運作模式去處理」。政府對回收業也採取不干預政策,導致今天如此田地。

日本「環保飼料」做得成功

Pirry透露,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部分業務是把回收廚餘製作飼料,可惜常入不敷支。日本也會把食品廢棄物製成飼料,稱為「環保飼料」。日本政府於二○○九年推出「環保飼料認證制度」,之後再推出「利用環保飼料之產品認證制度」,製造發酵液體飼料的「日本食物環保中心」(Japan Food Ecology Center,J.FEC)十分成功,吃該液體飼料的豬,能減少肉的油膩感,受人歡迎,成為了一個豬肉品牌。「吃這種飼料的豬,產品會有J.FEC標誌,售價比一般的豬肉高。這反映了日本充分利用本地回收的廚餘,並有助推廣本地畜牧業,讓市民明白本地豬是值得支持的。因為可以消化本地廚餘,以及了解當中可持續性的重要。香港政府是否可推行類似的制度?」

有誰願意多走一步……

對於近日復產泡湯一事,Pirry有感而發,在臉書專頁寫了一篇感想,「香港做工業難度唔低,大部分投資者覺得回報少,不如買樓收租好過……香港再工業化或回收再造,是需要大家走多一步先有機會實現。」

Pirry解釋,買一件東西,大家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商品,不了解背後的研發、用料、品質監控等等都是涉及成本的。買一件產品,其實也是購買它背後一連串你看不到的東西。

我們為何要支持本地農夫?為何要支持本地製作?「在我角度,要盡量支持本地經濟,整個社會才能健康走下去。台灣常強調MIT,即made in Taiwan,我不覺得香港政府有推動香港製造或生產的東西。」

最難一步 尋找蒸氣鍋爐

採訪過程中,Pirry仍努力尋求復產豆渣貓砂的方法,相約人傾談合作。現在最困難的一步是,利用蒸氣鍋爐加熱乾燥豆渣,「因香港有蒸氣鍋爐的公司或廠房不多,即使有,假如鍋爐是用電或媒氣作燃料成本太高,而且乾燥機體積大,大多數工廠大廈也不適合」,種種掣肘令Pirry舉步維艱。執筆之時,好消息傳來,有公司初步有意合作,希望不久之後,本地豆渣再造的環保貓砂,再次推出市面。

文﹕李佩雯

圖﹕李佩雯、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