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嘲諷謾罵 網民點解咁涼薄?

文章日期:2017年12月08日

【明報專訊】早前有報道,指一名OL曾因腹瀉和腹痛入院,發現患上炎症性腸病,因腸胃出血需輸血300多包保命。新聞一出,引來不少網民留言﹕「X街,佢一個人都要用300包血,怪唔知得成日嗌無血用」、「應該每一包收返(番)費用,一係由佢死浪費咁多血」。這類惡意留言,不論在政治、娛樂或社會民生的新聞中也經常出現,比以上更過分更讓人心寒的亦比比皆是。網民為何變得如此黑心和涼薄?

■網絡解除效應 無視社會約束規範

愈來愈多網民,不細看內文、不查證事實、不經獨立思考,只看標題或粗略瀏覽一下文章,就開始攻擊、嘲諷、謾罵、詛咒、挑釁。很多留言都罵得很難聽,毫無道德和同理心可言;偶然有些網民持相反意見或說句公道話,也會受到攻擊,而且論調毫無邏輯,純粹為罵而罵;有時候甚至演變成網絡欺凌,包括誣陷抹黑、騷擾、「起底」、盜用他人身分等。有網民慨嘆,香港人為何會變成這樣?

這些「網絡暴民」(Internet Trolls)在網絡上數之不盡,亦無分國界,不斷扭曲正常的邏輯和人類情感。去年美國《時代雜誌》以How Trolls Are Ruining the Internet為封面專題(圖1),分析美國的網絡暴力行為。作者Joel Stein認為,互聯網的特性跟以往不同,「如果你想提高上傳速度,許多網站樂意幫你解決技術問題;但如果你透露正因抑鬱而受困擾,網絡會逼你走上自殺之路」。

Joel Stein對愈見猖獗的網絡暴力感到憂慮,認為這種現象污染了互聯網,變得充滿敵意和戾氣。心理學家稱這現象為「網絡解除效應」(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網上的匿名、隱蔽、無權威、非實時溝通等特性,使人感覺從網絡中解放,變得肆無忌憚,無視社會約束和規範。

專家:網絡暴力會「傳染」

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風氣會「傳染」。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鍾綺蘭表示,「有些人為了得到別人的關注,透過觀察而模仿網絡暴民的行為;此外,看太多暴力留言會漸漸麻木,不再覺得語言暴力是一個問題」。

■網絡暴民特質:欠同理心 擅長惹怒人

許多網民愛將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身上。到底,是什麼原因令網民質素每况愈下?網絡暴民有何特質?

1. 身分匿名

網絡世界身分匿名的特性,令很多人覺得可以逃避責任,說什麼也沒所謂,造就網絡暴民出現。

鍾綺蘭解釋﹕「心理學發現,當一個人在匿名的情况下,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由於不用顧及社會形象,說話也比較放肆,亦可能做一些平日不會做的事情。外國有一實驗證明,當一個人能隱藏身分時,行為會比較暴力。」

美國心理學家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在1969年做了一個關於「匿名」的實驗。參加實驗的女大學生分成匿名組和非匿名組去「電擊別人」,匿名組穿上白色衣物、戴上頭罩;非匿名組的,身上掛上有自己姓名的名牌,亦沒戴上頭罩。研究員訛稱實驗目的是研究人在壓力下的創意表現,她們負責用電擊製造壓力,電擊時間、要不要電擊皆可自行決定;被電擊的兩名對象,一人的形象顯得惹人討厭,另一人則親切和善。

網絡「去個人化」致心理劇變

實驗發現,匿名組對兩名受害人的電擊次數,是非匿名組的兩倍;另外兩名受害人被電擊的次數都一樣,即使其中一人較親切和善,也沒有因而讓人手下留情。心理學認為匿名的「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使他們的心理狀况造成劇烈變化。津巴多認為,當一個人匿名或隱藏身分時,會做出平時自己不會做的行為,更真實的表達內心意願和意見。

2. 引人注意

鍾綺蘭:「有些網民刻意留一些出位言論,希望得到別人注意。」

3. 欠情感同理心

研究顯示,網絡暴民的認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比普通人高,知道怎樣才能惹怒人,何時出擊最有效,說什麼可使人受傷等;但卻缺乏情感同理心(affective empathy),不會設身處地感受當事人受到的傷害而停止攻擊。

4. 道德疏離

(moral disengagement)

一些網絡暴民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以緩解內在或外在的道德壓力。例如覺得是對方有問題在先,即使自己說話難聽,也是出於好意等。

■什麼人容易成為網絡暴民?

2014年,心理學期刊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人格與個體差異》)上刊登了一項研究,發現自認為是網絡暴民的人中,部分人在三項黑暗人格特性中得分極高,包括施虐癖、心理病態、權謀主義,當中以施虐癖尤甚。

施虐癖 心理病態 工心計

鍾綺蘭解釋﹕「施虐癖,是指喜歡透過傷害其他人而得到快感,例如愛說風涼話和人身攻擊等;心理病態,它的特徵與反社會人格相似,先天缺乏同理心、不在意別人感受、性格衝動、愛尋求刺激、不容易緊張。在網絡掀起罵戰,會為他們帶來刺激感;權謀主義者,喜歡操縱別人,比較工於心計。如果一個人的現實性格是這樣,較大機會成為網絡暴民。」

在社交平台輕易就能開設虛假戶口,但並非人人這樣做。為何有些人刻意開設匿名戶口發表攻擊言論?鍾綺蘭表示,「主要原因是性格問題,如果一個人自尊心低落,容易寂寞,或會花長時間上網;加上性格衝動,欠缺同理心等因素,在網上多接觸言語暴力,很容易會成為其中一分子,透過攻擊、挑釁、嘲諷別人而得到快感,也滿足了引人注意的欲望」。

■網絡欺凌可涉刑事罪行

目前本港沒有專門對應或規管網絡欺凌的法例。不過,所有欺凌行為(包括在網上發生)只要涉及刑事罪行,也受相關法例規管。香港大學法律及資訊科技研究中心製作的「青年社區法網」資料顯示,不論是威脅、勒索、發布誹謗言論,無合理原因而持續地打電話、電郵大量電子郵件到受害人的戶口等,或會觸犯相關法例。

詳細資料:goo.gl/xw9KYz

■今期專家

鍾綺蘭(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

文:李佩雯

圖:網上圖片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生活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