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每當share前 你有fact check嗎?

文章日期:2018年01月07日

【明報專訊】不久前的叱咤頒獎禮,除了Chef Le Mon和Eason的表演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觀眾席上也有一樁小插曲。

當日有新聞工作者在場以觀眾身分看表演,當李克勤獲獎時,發現前方的年輕人要google search,

拍下照片並上載至個人Instagram戶口,連帶一番代溝的感嘆。

照片被100毛轉載,後來有人留言直認是相中人,澄清自己雖然是00後,但不代表不聽舊歌,也認識李克勤,當日只是fact check一下李克勤是否沒有拿過叱咤男歌手金獎……引起連環討論,最後有人問:有無fact check留言的是否相中人?

社交媒體當道,人人是內容生產者、發布者,也是接收者,講錯說話、誤發信息想delete已太遲,一經發布,被人cap圖,互聯網永遠留下你這段「歷史」。

Fact check固然重要,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別號「火星長老」的朱順慈認為,時刻要「在地經歷,離地思考」,身在這個時代,談媒介與資訊素養尤其重要。

接受媒體資訊都要學?

1960年代電視機漸漸普及,像現時的新媒體一樣,衝擊人們生活,當年英國有一名中學老師Mary Whitehouse,看見許多電視內容誤導大眾,影響年輕人,忍無可忍,一生花上很多時間,投訴及批評電視播放不當內容,例如有次看到BBC頻道播映淫穢內容,擔心玷污年輕人身心,遂向BBC投訴,並發起了「清潔電視運動」(Clean Up TV Campaign),收集聯署、請願、發表演講,呼籲BBC淨化電視節目,以正社會風氣。Mary Whitehouse的堅持和執著,使她成為英國家喻戶曉人物,逝世後,她的投訴信被結集成書。

媒介素養於90年代在英國普及,近10年,由於互聯網興起,從2008年起,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在全球推廣「媒介資訊素養」(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簡稱 MIL),何謂媒介與資訊素養?朱順慈解釋,媒介無孔不入且無遠弗屆,資訊娛樂教育統統手到拿來。媒介與資訊素養教育關心:「我們究竟有多懂日用夜用的媒體?」具備媒介素養的人,不但善用不同媒體,了解媒體內容如何被生產和傳播,亦能夠作獨立和批判的分析,以至通過自家創作或評論表達意見」。

社交媒體 改變媒體生態

如果,Mary Whitehouse能夠穿越時空,身處這個觀眾讀者既是生產者,亦是發布者的年代,恐怕她投訴無門。據統計,現在全球31%人口是活躍的社交媒體用戶,2016年新加入社交媒體的用戶數量達1.76億。傳播科技帶動了整個媒體環境改變,以往不滿電視、電台、報紙雜誌等大眾媒體(mass media)的內容,可直接向廣管局或該傳媒機構投訴。「但現在模式轉變,我們是self media,不知道向誰投訴,當每個人也是media的時候,要對自己發布的內容負責任。」朱順慈說。

自2004年Web 2.0面世後,漸漸有blogger出現,2005年YouTube誕生,2006年有facebook、Twitter,2009年新浪微博等等,這些媒體讓每個人輕易發布內容,表達想法。「有科技專家表示互聯網如果是一座『建築』,建材不再由個別媒體提供,而是由用戶的參與而來,一座建築的好懷,受參與者的影響。」

為何要談MIL?

每天醒來,facebook、Instagram、各新聞網站,資訊排山倒海而來,資訊不乏,缺乏的是注意力,很多人看3分鐘的片或文章已沒耐性,成就了「標題黨」出現,訓練了無數人一目十行的能力。吸收資訊,有時像到街市買餸,店舖眾多,食材林林總總,沒可能逐間逐項食材細看,只會選擇愛吃和吸引的,但未必是最好,MIL讓人懂得辨別。媒介素養猶如一項環保運動,但針對的是心靈的環保。「當一個人自小接收環保資訊,明白地球資源有限,廢物要分類等等,自然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培育媒介素養亦一樣,應從小開始。」

判辨資料來源 思考新聞本質

自2012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辦「火星媒體夏令營」,讓學生從遊戲和有趣處境中,反思媒介的影響和限制。現在,火星媒體成為社會企業,進一步向大眾推廣MIL,格言是:「在地經歷,離地思考」(think out of the earth),鼓勵人暫時離開地球,以火星人身分回看自己的世界。火星媒體舉辦基本搜尋器功、新聞大裁決等課程,教人辨別資料來源、思考新聞本質和價值等,做個醒目閱讀人,亦替企業或團體度身訂做MIL課程。

人人都是媒體 如何不受騙?

去年立春,許多人收到一張立春花圖片,花兒樣子奇特,「這花36年才開一次,今晨開在喜瑪拉雅山旁。」此花有兩個版本,一朵是大紅花瓣中有白色小花,如風車一樣,正面朝向人;另一朵像葵扇般。很多人轉發圖片,希望為看見立春花圖的人帶來好運,轉發的人可能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被騙了,因為它們並非36年才開一次的。有些信息,轉發也無傷大雅,一笑置之;有些假新聞、假消息、斷章取義的資訊,隨便轉發,留下狂妄說話,可能會危害別人,或讓自己陷入尷尬局面。

現在人人也是媒體,但並非人人也是專業記者,在資訊供過於求的年代,如果沒有探究事實和資料核實的心態,特別容易受騙,「資訊多不一定令人增加知識,意見與行為反而可能更加諸個人喜好,純粹覺得正便share,即使明知那是假消息。」朱順慈說。近年出現的post-truth(後真相)一詞,意思是理性判斷非建基於客觀事實或真相,而是由主觀感受主宰。

認真查證 做個「無癮精」

MIL當中,朱順慈認為awareness很重要,因為我們生活在其中,就像水裏的魚,而魚不知道生活在水中。「我們時刻要『離地思考』,反思媒體給我們什麼資訊?我們如何參與,令環境變好或變壞?有時只需停一停,諗一諗,為何自己經常看電話?cap這圖?share這片段?要click入這個網站?懂得反問自己,已經是一個awareness。」

查證消息來源網站

朋友發給朱順慈的圖片或新聞,她會認真查證,然後告知朋友真相,令對方甚為無癮,她形容自己為「無癮精」。日子有功,她得出一些求證心得,例如查證消息來源的網站,網站是由誰製作?有沒有簡介?是否可信?若消息聲稱來自某大學的研究,她會到該大學網站查閱原始報告,確保在臉書分享的內容,沒有誤導人。對媒體的偏好和立場也要有基本認知,例如外國有些八卦網站,刊登外星人誘拐良家婦女的「新聞」,便要質疑當中的可信性。不過,資訊好與壞,有時不能純粹以事實與謊言來分別,「例如100毛,大家也知道它的內容是戲謔,是一種有趣的表達方式,它的『謊言』有一種作用」。

有人造假,有人求證,是一場有趣的拉鋸戰,沒有一個社會是完美、沒有謠言,朱順慈認為,「一個好的環境是保持『對話』,當假消息出現時,人們認為『𠵱家係咁㗎喇』沒有行動,還是有人會做張長輩圖出來反諷,或主動求證圖片真偽?健康的社會,是保持對話和討論,並非純粹的謾罵、指摘,或情緒宣泄」。

火星媒體:www.marsmediaacademy.com

FB:Mars Media Academy火星媒體(內有火星內容農場,培養你的媒介與資訊素養)

反向圖片搜索 判辨真偽

美國電腦科學家Hany Farid,擅長檢測造假的圖片和影片,他最近接受《自然》雜誌訪問時透露,如何知道圖片造假?最簡單的方法是「反向圖片搜索」,把圖片放到Google Image search或TinEye搜索,便得知圖片還在哪些地方出現過。此外,留意圖中的圖案、特徵、顏色和結構,有否被破壞,從而辨別圖片真偽。曾有一段「金鷹捉小孩」(Golden Eagle Snatches Kid)片段引人關注,猛禽金鷹在天空翱翔之際,突然高速向下俯衝,抓起坐在草地上的小孩,意圖帶走, Farid發現陰影的不協調之處,很快證實金鷹和小孩都是電腦製作效果。

文//李佩雯

圖//網上圖片、短片截圖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