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街馬創辦人 梁百行享受長跑人生

文章日期:2018年01月17日

【明報專訊】「現在做運動要很刻意,以前落街就可以跑。」梁百行說。自從17歲那年在家樓下第一次街跑,他一雙腳就未曾停過,到上年挑戰國際大型賽事歐洲三國跑山賽Ultra-Trail du Mont-Blanc(UTMB),46歲的他跑了接近三十年。

跑步本是平常事。

訪問當天穿了運動服的梁百行Andes,小步跑向我們相約好的會面地點,「不好意思遲了點。」他說他是從港鐵站一路跑過來。這個和暖的冬日,我們坐在海濱花園草地談跑步。

在香港跑步,幸運的話,不遠處就有運動場,若不然,就要到健身室……是空間不足,還是我們已失去探索空間的意識?「原來香港人都不認識自己地方。」Andes說。他不是故作清高,是跑步開了他的眼界。做了40多年香港人,因為跑步才知道姻緣石在哪,「很多地方聽就聽得多,卻沒親身去過。」

Andes在秀茂坪公屋長大,會考那年壓力大,想做一些不花錢又可隨時做的事減壓,於是腳踏白飯魚在家樓下跑步,一圈剛好二十分鐘。「現在說宅男,那年代的我更宅。」他說那些年公屋少年去得最遠的地方是隔籬邨籃球場,是跑步讓他走得更遠。漸漸地屋企樓下那一圈已不能滿足Andes,他說:「某天突然覺得好有力氣,於是又跑多一圈。」自那次開始,他發現跑步能透過練習來提升,於是愈跑愈遠,由香港公屋跑到南極。

毅然離職 南極作起點

40歲那年,他辭去已從事了11年的工作,開展長達一年的馬拉松gap year(空檔年)。毅然離職,不是有什麼事情發生,而是因為什麼也沒有發生,令他開始思索人生下半場是否就要這樣過。離職前他是某上市集團的高級管理層,他說得灑脫:「你會看到做到盡不也就是行政總監,權力大些,收入高些,做的工作其實都是大同小異。」但他坦言這個決定令他陷入迷惘期,他只知想變,但不知往哪走。原來渾噩不止是年輕人專利。問他有否失意,他打趣道:「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有了點閱歷,不會sad的。」當時他想起年輕時曾夢想環遊世界,「我問自己,若只能選一個地方最想會去哪裏,腦海即時閃出南極,又發現原來當地有舉辦馬拉松賽事,於是萌生邊比賽邊旅行的想法。」最後他以南極作起點,一個月參加一項賽事,一年剛好跑畢七大洲共12個馬拉松。

過去四十年,Andes都以興趣主導每一個選擇,這原則沒讓他的人生多出錯。年輕時他對廣告有興趣,故投身廣告界;對酒好奇,於是在某啤酒品牌工作至管理層位置,興趣保溫了他對工作的熱誠。事隔一年後回港,他想:「何不做一些自己感興趣,又對社會有益的事?」於是他與友人決定成立社企「全城街馬」,推廣跑步。訪問期間他時有強調自己只是跑步愛好者,雖然對專業跑步知識半桶水,但他認為既然一切都是由零開始即是「Nothing to lose!」, 一試無妨。

在城市繞路跑 認識社區

帶年輕人街跑,是全城街馬一項主要活動 。街跑豐富了Andes對社區的認識,他也想這一代看到更闊的城市光景。他認為跑步不應是競賽,可以停,可以繞路跑。在城市繞路,既為跑,也為認識社區。香港人上班下班,每天走既定路線,用膳的餐廳也就來去那數間。我們對身處的社區看似熟悉,卻又很陌生。 跑步讓我們「走」以往不會走的路,看到不一樣的城市風景,例如,街跑讓Andes看到所謂「悲情城市」的另一面。媒體把天水圍說得很悲情,然後很多人便跟着說它「慘」,他覺得偏見多於事實, 「為何不看闊一點?天水圍鄰近許多好地方,近南生圍、米埔,又可以跑去大棠看紅葉,到流浮山看日落,是個好地方啊!」在印象等於事實的年代,他選擇「貼地」認識社區。

Andes說跑步不是競賽,因為他覺得享受過程大於一切,例如欣賞沿途風光,即使受傷,累到雙腳抽筋也是過程一部分,「當自己成功跑完個大斜路,記得要停下來陶醉一下,這一刻是重要的。很多人完成比賽後會說終於捱過了,我心想,既然是捱,為何要做?」

他以前曾當過銷售部門管理層,許多人以為壓力很大,但他深信做好過程,自然有好結果,「我不是不重視結果,只是不為結果做事。」他試過跑步不戴手表看時間,結果卻出奇地好。他對人生也是如此看:「生和死都只是那一刻,中間那過程才是佔最大的部分。」跑過高山低谷,總有叉錯腳的時候,挫折於他並不是什麼可怕怪物,「人生是可以『甩』 的,我確實頗享受人生跌到低谷的時間,我覺得人是需要少許(挫折)。」面對不如意,有些人會理性排斥負面情緒,但他選擇接受:「怨天怨地,怎樣也好,不開心就是不開心。沒有感性的話,就不像一個人。」在剛完成的UTMB賽事中,他正正經歷了如此的高低起伏。

要快點還是慢點?

UTMB的參賽門檻十分高,對每名參加者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機會。賽事開初Andes本比分站時間領先兩小時,可是中途左腳突然拉傷,「受了傷,很失落。那一秒覺得真的可以選,可以選擇不開心,亦可以當作沒事發生。」他那刻決定先讓自己「頹」半小時,那半小時他只在慢走,不想任何解決方法。然而頹廢也需有盡頭,三十分鐘後他問自己:「在成功完成賽事與失敗的交界中,我還能做什麼?」結果他選擇慢跑防止傷勢惡化,幸好最後能順利完成賽事。事後回想,他發現每當在賽事中受傷,整個過程都是有趣的,「不是次次也會有同樣經歷。要快點還是慢點?要考慮各種可能性,我覺得這樣一個思考過程很有趣,我會視之為長跑的一部分。」

旅行常有 經歷可遇不可求

Andes說過會特意繞路跑步,對人生,他覺得不妨「 sidetrack(繞路)一下」。縱然說得浪漫動聽,他年輕時亦曾和機會失諸交臂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一個時間點,他會想回到哪一刻?

大學畢業那年,他透過某國際交流組織獲得到外國實習的機會。「我特意選中東,大部分人都選歐洲、美洲,我心想那些地方自己都可以去到啦!」結果他被安排到以色列當三個月的實習生。實習期過後他如許多大學生一樣四周遊歷,當去到西奈半島的Dahab,他巧遇當地一個酒吧老闆。Andes說當時想在半島購買進口啤酒,需要出示外國護照。「老闆想為酒吧進口外國啤酒,於是叫我跟他上車去買酒。」他笑說當時與對方「三唔識七」,但不知為何沒有戒心,沒想過這隨時可以是一宗詐騙案。「我問老闆為何不找其他人,他直說只得我才那麼傻肯相信他。」其後老闆邀請他留下工作,「他對我說『Andes,不如你留在這工作吧?現在是旺季,數個月也好』,我當時真的很想留下來,可是我的香港人思維立即回來,即時對他說『好嘥時間』。心想我已經比同輩遲了半年找工作,還要遲多半年?那不就比其他人遲許多?」

現時將步向50歲的他回看那錯過了的半年,他咬牙切齒,「那半年時間相對整個人生簡直微不足道,單是其中一份工作都不止『呆』了半年吧!」可惜當時年輕的他把時間看得太大,他為過去惋惜︰「旅行常有,但經歷可遇不可求。」

或許,長跑真如人生,繞不同的路,就有不同的風景。

■Profile

梁百行

社會企業「全城街馬」(RunOurCity)創辦人之一及行政總裁,致力向青少年推廣街跑。熱愛跑步、旅行、品酒,曾任上市企業集團營業總經理。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市場學系,並獲阿德萊德大學頒授工商管理碩士及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曾用一年時間跑遍七大洲共12個馬拉松,並把經歷寫成《12馬.跑遊7大洲》。今年中將推出新書,記錄人生中令他重大蛻變的12個跑步賽事。

文﹕歐慧兒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淑安

美術/明報美術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Peop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