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導賞﹕看《戰雲密報》前,你要知道關於傳媒老闆的4件事

文章日期:2018年02月04日

【明報專訊】史提芬史匹堡用九個月時間拍竣《戰雲密報》(The Post),急着將美國新聞自由傳奇一頁「五角大樓文件案」搬上銀幕,導演明言是呼應現今社會氣候而拍。戲中最搶眼的,不是只得一把陰沉聲音出場的總統尼克遜,亦非無畏無懼的《華盛頓郵報》總編輯Ben Bradlee,而是由梅麗史翠普飾演、充滿掙扎的《華郵》發行人Katharine Graham。

一批批美國子弟兵被送上曠日持久的越戰戰場,《紐約時報》取得國防部列為「最高機密」的越戰研究報告,在一九七一年刊登頭條,踢爆歷屆政府向人民撒謊,操縱越南政局,隱瞞戰情。尼克遜政府向法庭申請禁制令,阻止《紐時》披露文件,《華郵》隨即接棒揭密。其時Katharine Graham正為報紙搞上市,遇着總編在另邊廂捅蜂窩,令她夾在股東與編輯室之間,要決定是否賭上家族事業與繫獄之險,捍衛新聞自由。

美國最有權力的女性之一

今天華郵已不屬Graham家族所有,這份百年老報過去由四代人執掌,二○一三年畫上句號,以2.5億美元賣給亞馬遜老闆貝索斯。華郵一八七七年創刊,一九三三年被Katharine Graham父親Eugene Meyer買下,後來由女婿Philip Graham接手,六十年代更收購《新聞周刊》(Newsweek)壯大事業版圖。但Philip的自殺打破了妻子Katharine相夫教子的生活,讓她躍身成為華郵話事人,十六年後由兒子繼承家業,並在孫女手上結束華郵八十年的家族管治。

戲中Katharine的派對飯敘與報館鏡頭幾乎一樣多,這邊忙應酬權貴,那邊揭政府機密,傳媒集團與政商圈子關係千絲萬縷。她對女兒埋怨總統的邀約總是難拒絕,又與主持越戰研究的前任國防部長Robert McNamara交情匪淺,在紐時爆料之前已能從這名好友口中收到風聲。傳媒老闆與政要明地或暗地都交流緊密,Katharine曾被稱為美國最有權力的女性之一,不過梅姨亦演活了一旦出事撕破臉,更是難做。

周旋政要權貴間

在泄密者手中取得機密文件的華郵編輯Ben Bagdikian,後來成為研究傳媒行業的學者,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提到Bagdikian研究的媒體壟斷(Media Monopoly)現象,「從八十年代的五十間大機構壟斷,到二○○○年只有六間,包括迪士尼。」迪士尼業務不止世界各地的樂園,同時擁有電影公司、出版業務,「美國傳統三大電視網絡之一的ABC也屬迪士尼所有」。至於Graham家族將華郵脫手後,目前涉足教育生意,亦擁有七間電視台、雜誌Foreign Policy及電子雜誌Slate。

李立峯解釋,當媒體成長為大集團,「開始可以對政府政策產生影響,尤其在美國,可以直接對政黨作捐獻,捐獻是商界影響政界其中一個重要渠道。美國的大媒體機構或其他大機構的政治捐獻特點是兩大黨都捐,可能對一個黨會捐多些,但極少只捐一邊」。反過來,媒體的關係網不僅包括老闆,還有戲中憂心忡忡的董事會成員,加上他們相熟的政治經濟精英。股東為生意,記者為新聞,電影就出現各方在半夜開機印刷前仍爭辯得面紅耳熱的一幕。

然而Katharine Graham任內經歷「五角大樓文件案」後,華郵沒被政府封殺嚇驚,還愈戰愈勇,揭發「水門案」將尼克遜拉下台。率先披露五角大樓文件,並與政府對簿公堂的紐約時報,時任發行人是Arthur Ochs Sulzberger,今年元旦剛換上其孫兒A.G. Sulzberger接掌紐時,亦是悠久的家族事業。李立峯認為,「傳統由家族擁有一份報紙,與純粹由大商家、大財團擁有一個媒體,始終有少少不同,但不同有幾大則因人而異。比較香港,較類近是文人辦報的傳統,那個人不一定是liberal,金庸相對保守,林行止在政治問題上較liberal但經濟問題上很右派。但由個人或家族擁有的媒體,會就自己的理念經營一份報紙。」身為共和黨員的Eugene Meyer,購入華郵後為報館定下七大原則,上列一條「報章向讀者與公眾負責,非為擁有者私利」,而首要任務就是「揭露真相(tell the truth)」。

媒體與政府的遊戲規則

戲中總統從未現真身,但句句都是狠話,恨不得將爆料者與傳媒置諸死地,難免令人聯想現任總統特朗普與傳媒的關係。紐時與華郵曾獲特朗普「頒發」假新聞獎,CNN更與他勢成水火,去年底CNN拒赴白宮聖誕派對,特朗普即在Twitter揚言杯葛。兩個時代比較,今天美國政府跟傳媒關係有否變得更差?李立峯說兩者之間並非論關係好壞,亦非視乎雙方是否「朋友」,「日本和南韓主流媒體與政府關係不錯,但這正是問題所在。其實更重要是媒體與政府之間,有沒有一套大家都信守的遊戲規則」。在五角大樓文件案,政府認為保密至上,媒體堅持新聞自由,「由制度解決問題,擺上法院,由法院判斷」。

勇氣不是憑空而生

李立峯認為美國、香港,甚至其他社會,媒體難免陷入政商關係網,但有程度之分﹕「大家可能會說Graham好勇,總編好勇,但當時因為美國保障言論自由,有司法獨立,最高法院才會作出幾次捍衛言論自由的判決,製造了神話。」不過遊戲規則未必是法律制度,「有時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規矩,相信對方會照做,不會亂來」。特朗普上任不久後曾禁CNN、Politico、BBC及網媒BuzzFeed等記者出席新聞發布會,當時紐時總編回應﹕「我們採訪白宮各個部門那麼久,從未發生過這種事。」

「消息人士」不再可信?

電影中律師生怕報紙為揭秘惹禍上身,追問消息來源是誰,編輯斬釘截鐵答﹕「我們不會透露誰是線人。」而在香港,從「消息人士」的報道就看出媒體與政府之間的遊戲規則有了變化,李立峯說﹕「過往傳媒、政府都知消息人士這個遊戲點玩,例如有個中層官員出來開個吹風會,對記者說可以引述,需註明是消息人士。過往玩法有規範,消息沒那麼亂,不同傳媒可能引述自同一個消息人士,內容比較一致,到最後中的機會可能好高。但過去幾年香港傳媒引述的消息各自很不同,可以完全相反,可能有人唔中,亦可能最後全部人都唔中。」既是身分保密,無法肯定放風目的為何,「但會令人懷疑有人以輿論影響政治操作的事在發生」。

還會有神話嗎?

影評人Mark Kermode在《衛報》撰文The Post review – all the news they don't want you to print,說此時上映這個故事,比任何時候更切身,不忘揶揄特朗普把一些媒體稱為「美國人民之敵」。傳媒鍥而不捨挖掘真相,扳倒滿口謊言的政權,觀眾叫好,但今天這種力量能否重現?華郵從特朗普就任開始作fact check,在他當總統一周年之際,公布「總統說出錯誤或誤導的話,已經超過二千次了。」但李立峯說無阻特朗普支持者依舊追捧他的Twitter,「八十年代只要ABC、CBS、NBC的電視新聞都這樣報,基本上八九成美國人都在看一樣的新聞」,大眾可從社交媒體各種渠道看新聞,不必依賴大報,「在今時今日媒體fragmentation(碎片化)的環境中,媒體態度比較分化,它們的觀眾態度也分化,要整個社會一致擁護或批判一件事,比以前難很多」。

文//曾曉玲

圖//洲立影片發行(香港)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