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節目出了什麼問題?

文章日期:2018年02月23日

【明報專訊】女歌手(及小市民)與醫學界對於疫苗的討論持續發酵,甚至已經蓋過人們對流感本身的關注。與其加入口水戰,不如介紹一個播得及時的英國醫學節目,也藉此看看本地的醫療節目出了什麼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第二台(BBC Two)的Trust Me, I'm a Doctor,自2013年起播映,至今已播至第7季,無綫電視明珠台過去也以《醫生話你知》為名播出。節目由醫療記者、畢業自倫敦大學學院(UCL)醫學院的Michael Mosley,以及幾名來自各專科的醫生主持,每次都會請醫生和研究人員講解不同的健康議題,也會利用真人實驗,印證醫學理論或坊間偏方的真偽。

筆者觀看了上星期剛播出的最新一集,醫生主持以簡單比喻,解釋為何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病毒像個小小禮物盒,會在體內複製,如果注射了針對病毒的疫苗,身體的抗疫機制就可以將病毒殺死。不過,一旦病毒變異,就像禮物盒上的絲帶花變了顏色,身體就不能辨認和抵禦這變種入侵者,所以每年接種適當的疫苗才能幫助抗病。此外,節目亦介紹醫學界研發普及全能疫苗(universal vaccine)的最新進展,並解釋其原理。

這節目好看之處,在於醫生主持以最貼地的方法,深入淺出解釋醫學ABC,甚至是重新包裝「阿媽係女人」的醫療概念:吃什麼、如何運動、應否打疫苗等,都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問題。只要從這些大處着手,潛移默化令觀眾提高對健康資訊的關注,他們自然就會進深了解其他醫療知識。再者,節目適當地混入「真人騷」形式,由觀眾參與歷時多個星期的醫學實驗(例如減肥偏方),加強節目的娛樂性,令觀眾更容易吸收。

港人健康素養區內最低

反之,香港的電視台,多年來製作不少醫療節目,例如港台的《醫生與你》、有線的《至Fit男女》、Now TV的《杏林在線》、無綫的《最強生命線》等,但大都是以個別病症作為切入點,由中醫西醫講解治療方法,再採訪一兩個病人個案,最後請觀眾致電向主持人和嘉賓醫生請教就完事。這星期講關節痛,下星期講鼻敏感,年復一年,由頭至腳都介紹完,但看完節目後,觀眾對自身健康的認知又提升幾多?如果我或身邊親友幸運地沒有患上節目探討的病症,節目對我的影響是零,我也就沒有耐性追看。或許觀眾會對這些節目建議的湯水食療感興趣,但為什麼那些食物能幫助抗病?節目沒有講,我們木宰羊(意指不知道)。

去年港人的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或譯健康識能)是區內最低,甚至低於星馬泰和菲律賓等國,今次關於疫苗的爭論,正正揭露香港人健康素養的不足:當專家嘗試以大量醫學數據和研究結果,說服市民疫苗有效時,卻忽視普羅大眾對醫學語言認識的不足,並以自己方法演繹數據以支持自己論點的習慣(例如為何疫苗有效率由66%大跌至10%),最後「口同鼻拗」,誰也不能說服誰。

健康素養的培養,除了靠政府和醫護界的倡導,傳媒亦扮演重要角色。想藉着醫療節目教育市民,又能吸引觀眾收看,除了參考Trust Me着眼於最普及的健康議題,加入適量娛樂元素,由醫生或有醫療知識的專業人士去主持節目,效果亦會有明顯分別——記得無綫多年前令莫樹錦醫生一炮而紅的《最緊要健康》嗎?「Trust me, I'm a doctor」有點「我係權威你要聽」的意味,但無可否認,由一個「入屋」的醫生向觀眾講解,比起10個板着臉的醫療官僚,以不明所以的數據說服市民有效得多。

文:梁慧思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