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的手 畫出彩虹

文章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明報專訊】這雙手會採礦,也會畫畫。香港戲劇協會將上演劇目《礦井下的彩虹》,翻譯及改編英國著名編劇Lee Hall作品,參考上世紀三十年代英國北部城鎮一班工人的真人真事。早前獲得觀看預演的機會,看看礦工們如何誤打誤撞上藝術課,執起畫筆來。

劇本分量十足,Lee Hall為星級劇作、電影編劇,代表作可數《舞動人生》(二○○○年)。他曾於訪問中指,有次在書店中見到書脊寫着Pitmen(礦工),好奇何以放於藝術類別,閱後即想化為劇場,作品最終獲《倫敦標準晚報》戲劇獎最佳劇本。今次港版由資深劇人余振球執導,胡海輝翻譯。

故事講述英國經歷一戰及工業現代化,許多男童約十二歲就要落礦工作,沒機會接受教育。工人教育協會遂提供不同進修班予他們報讀,北部城鎮阿星頓一班工人本來想報經濟但無位,因而轉報藝術評析堂。劇目內容亦觸及二戰、社會改革及思潮等真實元素。居於紐卡素、中產階級的教師搭火車前來授課,並準備名畫燈光片予工人「欣賞」,可是一味理論化,工人感太深,怨聲不絕。靈機一動,大家發現只講不行,藝術要動手做。

亂畫一通?自成一派

「畫畫是有點意思。」第一課,他們想知某某畫作有什麼意思。畫了之後,大家漸漸「上癮」,亦會互相評論及交流。他們畫不少礦井下工作情况及日常生活。其中一個牙科技工(馮祿德飾)曾參與一戰戰事,閱讀不少社會主義文章,因此常常說畫畫要帶政治意味,批判資本主意奴役工人。另一位參與者作品乃「布靈頓鬥牛㹴」,礦工Jimmy(嚴鉅乾飾)把狗仔畫得特大,技巧簡單。同學不斷問他為何用綠色,為何把人比例畫到很細,嘲諷他亂畫一通。可是劇中慢慢去掉此等詢問,反而是「大家感覺到什麼」、「感受如何」。他們慢慢明白,藝術是一個找尋自己的過程。意思對創作者、閱讀者來說亦可大不同。慢慢,他們被稱為「阿星頓畫派」。

人人都可以做藝術家

人人都可以做藝術家——的確是很振奮的句子。當中一位甚具天分的礦工Oliver(陳健豪飾),獲得賞識,有機會當藝術家,以畫畫為生,不用再當礦工。有一幕他與老師對話,攤開骯髒雙手,指他們的手不同,反映階級、生活牽制了他追求藝術之路。劇本優美在於殘酷,呈現現實中各種考量,即是付出代價。例如Oliver認為當時要當藝術家,即要躋身「藝術圈」,創作品被珍藏家、市場影響。他亦要離開工人朋友,生活圈子及模式有大變化。可是,最後他如何抉擇,至於能否真正當起藝術家,留待大家發現。或者,不是人人想做藝術家,但每人都有接觸藝術,及以藝術表達自己的機會。劇中礦工畫畫後,教師有次帶他們看展覽,目睹梵高真迹,五人發現有人如此表達日常生活(如房間、花)大為感動,心中產生巨變,鼓勵他們畫下去。那一幕處理手法不說教,非常有力,演員情感澎湃。即使你的手因工作骯髒,因天分笨拙,因從小美術課低分而生出「藝術唔關我事,我唔識」等概念,仍然可以執起畫筆,不如由畫下特大愛犬開始,從頭再來。

《礦井下的彩虹》

日期:3月9至11日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票價:$140至$260

查詢:www.hongkongdrama.com

文:劉彤茵

圖:香港戲劇協會

編輯/陳淑安

美術/Annie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