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粥捏泥鳥 共創魚塘藝術

文章日期:2018年03月09日

【明報專訊】「藝術祭」最近成為熱門詞,政府計劃在西貢鹽田梓效法日本瀨戶內舉辦藝術祭,將藝術與文化、環境保育結合。其實政府的念頭不新鮮,近年在香港也有不少這樣的嘗試,今年1月在新界大生圍便舉辦了「魚塘源野藝術節」,相關文獻展即將在市區開幕,到底一眾藝術家在當地做了什麼?如何做?城市人如果錯過了1月節目,可趁此機會一窺究竟。

鳥與人「爭食」衝突

「光說鳥、魚與人的關係,已不簡單。」藝術家勞麗麗亦耕田,對待雀鳥有種矛盾心情,為收成,討厭牠們吃種子與農作物,但也是因為種田,才開始認識鳥的種類。她為大生圍拍了《焉知》這個十多分鐘的故事,如教育電視一般的說教口吻,質疑着一廂情願的論述:「觀鳥會為了保育,會說漁民可以合作保護雀鳥,說鳥多數只會吃沒有經濟價值的魚苗,但村民會指出鸕鶿攻擊力強,可吃到上斤重的魚,影響他們生計。」藝術節由香港觀鳥會與藝術到家合辦,勞麗麗照樣將鳥與人「搵食」的衝突放進片中,因為這是她親身駐村所看到的。

「村民大部分上了年紀,得閒就四處閒晃,由一間屋走到另一間,串串門子,問老人家,他們會答,係呀,無嘢做咪周圍行下囉。」史嘉茵把她所看到、感受尤深的放進創作中,寫了一首名為《一步》的歌,觀眾可在文獻展聽到。什麼才是藝術?在大生圍,可能是一碗魚湯。史嘉茵從村民身上習得廚藝,為了讓來訪藝術節的人嘗到當地的魚的味道,便打算煮魚湯來招呼,不過村民對她說,「啲人山長水遠來到,梗係食粥開心啲啦」,於是變成魚粥。

「藝術到家」藝術總監張嘉莉策劃與統籌藝術節,她坦言「藝術家要有心理準備,不是想做什麼便立刻做到,要看人與客觀條件,要將就,而今次參加的藝術家都了解有不同限制,明白不是藝術就大晒」。如何做作品,視乎藝術家在村裏尋找到什麼,「張志平用棄置木頭,做一個噴水裝置,是小男孩解手的剪影,展示人類在環境裏一個小動作也有可能影響到生態,不過漁民會用它來洗生果,倒十分實用。黎慧儀用塘裏的泥土,與參觀者製作鳥的泥塑,藝術節期間在路邊展示,結束後有些會拋回魚塘中,像生態循環,有些保存下來展出」。

在地藝術由下而上

「在地藝術節重要的是由下而上,看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這個環境需要什麼,或村民想接觸到什麼,亦令人可以認識這個地方,而不是純粹認識一件藝術品。」史嘉茵說參觀者來吃魚粥,會問煮法、問在街市怎分辨出本地魚,也會告訴她哪裏買的大頭菜好吃,在最基本的飲食上深刻交流。「藝術家要慢慢與村民建立關係,然後才想,我可以做到什麼?我做的表達到什麼?做作品不能太有前設,要與環境、人溝通,事情漸漸才會開花。」

而勞麗麗就坦言,「以前接觸過國際藝術祭,有好與不好的經驗,我之前對藝術祭有保留,不想太過為搞而搞,但現在我會想是事在人為」。從去年8、9月開始入村,12月時幾乎隔日就去,在村中住過2、3天,「魚塘藝術祭準備時間亦沒有很長,但我們盡量不令它變成一種騎劫」,「有朋友來看,也會覺得打擾了這條村的寧靜環境,他們也許不了解這個藝術節的運作,但我們也不能一句斷言是別人不理解」,她認為,「若仍相信人文價值」,相信溝通可在村內發生,「藝術節只是一個media(媒介)」。這次文獻展亦是個機會,讓這些討論從大生圍一場藝術節延展開去。

■「魚塘源野藝術節2018」文獻展

日期:3月21日至4月1日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點: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平台

詳情:www.sustainablefest.org/aboutfishpond

文:玲子

圖:藝術到家提供

編輯:陳淑安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