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便飯﹕童年味道 包租婆的番茄薯仔粒粒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01日

【明報專訊】與家人住樓上樓下,最近有幫忙家事的人煮飯,但我總不太願意下樓吃,不是味道不好,而是搭配的問題,餸菜大多偏乾,以家人語,就是很「削」。

這讓我想到下飯菜的問題,平素做飯,以三菜一湯為例,除了指定一碟是蔬菜,我對其中一碟的考量必然是要帶汁的,好下飯,不然要乾啃米飯了。

相信每家每戶都有獨特的下飯菜清單,如粟米肉粒、薯仔燜雞翼、麻婆豆腐等……若說下飯菜的定義,該是一捧出便注定要讓人添飯的菜式,才配得上這稱譽。

這次介紹的番茄燴薯仔粒,可算是我家下飯菜清單的長期NO.1。

一道料理 連繫兩家人

番茄薯仔粒粒甚至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它其貌不揚,名不經傳,因為它實屬私密菜式,是我自小吃到大的,不過不是我爸媽所創,而是傳承自鄰居胡婆婆。胡婆婆是家父以前的包租婆,從前的人會分租房間出去,爸爸剛來香港時,便住在胡婆婆家,從此建立了兩家人數十年的牽繫,所以這道菜包含了濃濃的人情味和回憶。爸爸成家後早就不再住在胡婆婆處,不過我兒時有段時間,因家裏裝修,整家人居然又擠到那板間房住了一陣子。童年還好,對於爬七層樓梯沒有怨言,也很喜歡這種親密的鄰里關係。胡婆婆一家人口也不少,與他的兒女同吃同玩,是很開心的記憶。

這道家常菜便是自那時起印在我腦海裏,由胡婆婆烹調,每次上桌都令人不停添飯。就算後來我們搬走,住到隔兩條街的單位,也時時吃到。胡婆婆知道我們愛吃,每次做,都會留一大碗給我們,更親自捧來,攜來的大碗仍然微溫。於是,長大後我也特別喜歡做給別人吃,尤其家裏有小孩的朋友,這道菜健康又美味,無人不歡!

薯仔重身皮薄為佳

下飯菜的特色,汁要多,以淘飯,若是「粒粒」狀更好,所以把主角薯仔切成細丁是第一步。薯仔切約5毫米左右,煮至軟硬適中,不能燜得軟爛,不然整鍋就要糊掉。由於薯仔是主角,挑選時宜揀重身水分多的,皮要薄,不要帶芽,才算新鮮。薯仔切成丁後泡在水中,除了防止它變色,也可減輕澱粉質的吸收。番茄亦需切丁,可買較生、爽身一點、帶濃濃茄味的,於茄皮那方下刀切得更順手。之後再專心把洋葱、蒜頭切成丁,看着準備好的食材,未吃已感到非常治癒。

將食材炒香後,加點水燜下去,但別加太多,番茄煮爛後會出水,薯仔吸收了甜甜的鮮茄汁,加上醃過的絞肉和洋葱香,就算材料簡單,也美味無窮。調味的重點是除了新鮮番茄的香甜,也需借助一些茄汁提味和增色。最後,別讓自己後悔,不妨比平常多煮一些飯。

究竟有沒有其他人會弄這道菜呢?我時時臆想,我願意當它是胡婆婆獨創的。每次煮,我都會想起她與家人對我們家的恩情。這種情意彷彿只能在舊時的人身上找到,像這道菜式,不誇張、平淡實在,細水長流,溫暖人間。

■材料

番茄……4至6個(視乎大小)

薯仔……2 顆

豬絞肉……一碗

洋葱……大半個

蒜……2至3顆

■豬肉醃料

豉油……1.5湯匙

粟粉……2茶匙

糖……1茶匙

油……少許

■調味

茄汁……2湯匙

豉油……1湯匙

鹽……一撮

1. 薯仔去皮切丁,泡水備用

2. 番茄、洋葱、蒜頭切丁

3. 豬絞肉以醃料醃15分鐘備用

4. 燒熱平底鍋,爆炒洋葱至軟身,下豬絞肉同炒

5. 薯仔丁瀝乾水分,下鍋同炒5分鐘上色定型

6. 把食材轉至深鍋,下蒜蓉和番茄粒,加一杯水,大火煮開後調至中至細火燜煮

7. 間中翻炒,約燜15分鐘至薯仔熟透,注意水分,保持浸沒2/3食材的量,如不夠可添水

8. 最後以茄汁、鹽、豉油調味即成

文、圖//饒雙宜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