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角度﹕金門與老鼠尾﹕冷戰前線的公共衛生故事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01日

【明報專訊】除了當地鋒利耐用的菜刀,金門這個鄰近大陸、卻由台灣控制的小島看來沒有特別之處。回顧歷史,這個面積與大嶼山差不多的島嶼,跟香港一樣捲入全球冷戰的漩渦,因緣際會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小漁村變成冷戰前線下的軍事要塞,並且國家權力迅速滲透到個人衛生。

二戰後,國共隨即再次為了爭奪全國河山而開戰。也許是國府金融政策混亂,又或者國軍內部人鬼難分。無論如何,戰况日益不利國軍。傅作義打開了北平城門、共軍成功強渡長江、四野解放海南島,全國河山一片紅。國軍節節敗退,只能將殘兵敗將、外匯黃金、故宮文物退到台灣,以圖後計。但是,這不代表金門必然變成冷戰期間的前線。同屬外島的舟山群島的命運卻大大不同。即使當時舟山島上的國軍數量佔優,但由於共軍逐漸掌握了制空權,國府只能放棄這個控制長江出口的大島,將超過十萬軍民撤退到台灣。

金門這個小島為何變成為冷戰前線?島民如何在軍事獨裁的時代自處?老鼠尾怎樣成為島上熱賣的商品?兩本近年出版的學術著作或者可以解答上述的問題。

從世界到東亞的冷戰

要理解金門的戰後發展,我們必須考慮整個東亞戰後的歷史脈絡。當雲南盧漢起義投共,國府失去中國大陸上最後的反共據點,蔣介石只能敗走台灣。當時國府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經歷二二八事件,台灣本省人對國府這個新政權極度不滿,要求聯合國託管、自決獨立的呼聲不絕。更致命的是主要盟友美國已公開表明不再提供軍事援助給國府,更私下期望與中共合作以應付蘇聯的威脅。由於殘存的國軍戰力嚴重不足,金門以及整個台灣被共軍解放看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冷戰急速升溫,卻救了國府一命,讓潰不成軍的國軍在台灣重生。1950年初,中蘇正式簽訂同盟條約,美國重新思考外交政策,意識到台灣在全球圍堵共產主義的地緣價值。同年夏天,朝鮮半島的戰爭更改變了一切。有趣的是戰事爆發前,國府曾經考慮派特務到板門店引發武裝衝突,從而引爆世界大戰以求自保。

無論如何,當北韓軍隊攻入漢城,美國不得不改變軍事、外交政策。基於台灣列島在全球反共的戰略重要性,杜魯門政府決定派出第七艦隊名義上讓台海中立化,實際上協防台灣,以防共軍登陸。其後,中共決定抗美援朝。即使面對英法的壓力,美國擱置討論台灣地位和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等議題。隨着戰事持續,美式軍事裝備、顧問團源源不絕抵達台灣,並推動指揮系統、軍事預算等制度改革。這些改變讓國府轉危為機。

為了爭取更多美援,蔣介石曾經考慮從金門等外島撤軍、強化本島防禦,以便派遣三萬三千名國軍到朝鮮半島參戰。但是,美國軍事顧問柯克認為這向共產黨示弱,更對整個自由世界帶來消極的心理影響。假如沒有他的強烈反對,金門的命運也許有極大的分別。

最後的根據地

韓戰末期,交戰雙方開始談判停戰。這讓國府擔心台灣的戰略重要性大減、失去軍事援助。因此,它重提「反攻大陸」。有別早前的態度,它願意派兵反攻海南島,呼應奠邊府戰役後、全面介入中南半島的美軍。1954年秋,中共炮擊金門等外島,意外地讓台北、華府走得更近。起初,國務院反對與國府的軍事同盟,因為這可能刺激亞非不結盟國家倒向北京,而且美軍協防守金門、馬祖等外島成本高昂。雙方不停討價還價。最終十二月初,台北與華府正式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儘管條約輕輕略過外島防守責任,經歷十年風雨飄搖的國府正式得到軍事、法理的保障。在簽約當日,蔣介石在日記寫着:「此乃十年蒙恥忍辱,五年苦撐奮鬥之結果,從此我台灣反攻基地始得確定……」一個月後,共軍對位於浙江外海的大陳島發動陸空協同作戰。為了避免美軍與共軍正面衝突,影響美國國會表決協防台灣的決議案,國軍被迫放棄那塊總統故鄉的領土。自從,協防條約和國會決議案讓中華民國成功紮根在台灣,台、澎、金、馬成為國府最後根據地。

軍事化之路

正式納入美國的保護網,國府逐漸站穩陣腳,金門這個外島卻一步一步走向軍事化之路。早在國共內戰後期,不少國軍先後抵達這個位於大陸東南沿岸的小島。到了1949年秋天,共軍解放廈門,企圖一股作氣強渡金門,卻在後世稱為古寧頭戰役失利。第一次金門炮戰在1954年爆發,金門、馬祖等外島已經有三萬國軍。其後數年間,國府將接受美式訓練的陸軍精銳運到外島駐守。1956年底,金門駐軍已接近十萬人,比島民還要多一倍,三分之一國軍重要武器裝備同樣投放在島上。根據華府的研判,國府希望金門軍事化能將美國拖入台海的軍事衝突。用今日的說法,金門這個共軍炮火能直接炮轟的軍事要塞,像金融海嘯的銀行大得不能倒(Too big to fail)。即使協防條約沒有清楚寫明防守外島,美軍因應整個冷戰格局,不得不協防金門,以免整個台灣、更甚東亞倒向共產主義陣營。第二次金門炮戰在1958年爆發。艾森豪威爾政府隨即加強軍援台灣,派遣第七艦隊護航國軍的補給船隊,並緊急運送能發射核彈的八吋榴彈炮到金門。最後,共軍只能停止大規模炮戰,開始「單打雙停」,繼續名義上的戰鬥。

軍事優先的日常生活

由於全島軍事化,所有金門的村民生活有着翻天覆地的改變。由軍方指揮的戰地政務委員會取代縣政府管治村民、處理民政事務。整個小島一切以軍事優先,政府方方面面滲透私人生活,改變了整個社會。受過基本教育、懂得國語的年輕人取代老人成為村長,村內日常事務則由退役軍人擔任的副村長去處理。為了反滲透,戶口登記、五戶聯保等措施用來監察每家每戶。同時,村民被編入民防總隊,每年接受軍事、政治教育,並支援軍隊任務,例如開挖防空洞、修橋補路、搬運軍需與傷兵。以上種種違反村民的意願,打擾他們務農工作和日常生活,但是拒絕的代價可是被指為共匪,可能被即時處決。

用糖果交換彈殼 大量產菜刀

日子總要過,島民只能用自己的方法生活下去。兩場炮戰讓小島滿地彈殼。鐵匠用糖果、雞蛋交換從小孩、主婦收集回來的彈殼,然後大量生產菜刀,賣給成千上萬輪流到小島服兵役的士兵。

全民捕鼠大行動

全島軍事化更讓老鼠忽然奇貨可居。一袋袋麵粉隨着大量軍人湧入小島,加上島上日以繼夜修築壕溝、防空洞。這提供老鼠食物、空間去大量繁殖。同時,據說南方的士兵吃不慣麵包麵條,因而捕捉當地的蛇來加餸。老鼠失去了天敵,大大加快牠們的繁殖。大量老鼠,加上不停流動的人口造成鼠疫爆發。除了隔離病患、接種疫苗,金門開始了一場全民捕鼠大行動。家家戶戶要殺老鼠來跑數,以遞交的老鼠尾作實。例如1954年的第二季,當局收到超過二萬四千條尾巴。

從民國期間的新生活運動到新中國的打麻雀運動,國家以集體利益之名,介入個人生活的政治運動,在中國近代歷史並非新鮮事。而當時國共對峙,普通人自然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國家動員去捕捉老鼠。島民未必知道什麼是公民抗命,他們卻懂得如何用自己的方法應對國家的政策,例如島民將一條尾巴剪開當作幾隻老鼠,又或者用葦草胡混過關。

國軍高價收購島民捉的老鼠

同一時間,士兵的捕鼠目標更高。如果他們沒有達成國家的任務,更會失去放假回去台灣本島的機會。這創造了一個老鼠市場:軍事改革後,薪高糧準的國軍願意用高價收購島民手上的老鼠。例如在七十年代一條老鼠尾等同一包香煙。據說伙頭兵外出買餸,他們要求小販送老鼠,否則去其他的攤檔購買軍糧。

縫隙中的等待

活在軍事獨裁的時代,普通人沒有蔣介石那種英雄氣魄,以反共救國之名,大義凜然以人命作籌碼。時間也許是島民的最大武器。身處世界的夾縫,只能在縫隙中用自己的方式繼續活下去,等待時局的變化。隨着冷戰走向終結以及台灣的民主化,金門在八十年代後期慢慢開始去軍事化。大部分國軍逐步撒回台灣本島,島上的軍事管制慢慢放鬆,例如不再以泄漏軍情為理由,禁止島民從金門打電話跟台灣親友聯絡。直到台灣解嚴,加上其後的小三通,金門不再是冷戰時期的軍事要塞,變成了大陸旅客的其中一個目的地。經歷半世紀的波折,冷戰前線最終變回普通的小島,島民的生活回復平淡。

文//鄧啟怡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