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宜居無底線 幸福劏房戶只求獨立廚廁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01日

【明報專訊】阿芳是個幸福的劏房戶,如果你見過更差。

「乜咁平?」是她的住處得到最恭維的讚美︰「個個都好羨慕我。」葵涌區,唐二樓,一人套房有80呎,敢情已經比今天公屋一人最低居住面積的75呎要高;不過實際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積有140呎,至於殖民地年代已開始奉行的「鄔勵德原則」中,提倡公屋須有獨立廚房和廁所,來到阿芳的單位,也變種成為獨立「相連」廚廁。

今期本來想要探討的,是站在人道立場上那度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底線,未來還有多少繼續逾越的空間?

劏房筍盤:廚廁相連黑房

「香港地是這樣的了,想平,廚廁很難不相連,劏房全都是這樣。」尤其當看過「有線新聞」報道更駭人聽聞的牀廁相連單位,這樣的格局,已算是劏房中的筍盤;熟知區內情况的「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發言人吳堃廉說,同區相似的單位,起碼五六千,而這裏不過月租二千八。

無窗太焗 落簾不閂門

「我們的業主真是個很好的人。」阿芳懇切的性格都寫在臉上,細氣柔聲,對於業主、她的好姐妹鄉里以特惠租金租給她的住處,她安分知足,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可能是八十呎的空間沒有一扇窗口︰「我一個人也沒有什麼所謂,道門也不閂的,入面裝兩條簾,睡覺也不閂,(否則)好焗。」

有窗無窗的日子也是這樣過,搬入這間房前,阿芳住在同一個單位的平台的僭建屋,僭建屋同樣一劏五,她住過其中兩間房,一間有窗,一間沒有,靠抽氣扇帶進新鮮空氣,抽氣扇壞了,她便打開門,如此這般住了年幾,也是同一句︰「一個人住,沒什麼所謂。」麻煩的是下雨天︰「漏水,一落雨啊,牀都濕了,一拆張牀,爛晒,我都爛了兩張牀咯,哈哈。」有時候老鼠會在假天花上走來走去,吱吱作響,不過後來大廈要維修,拆僭建物,她搬到室內這間房來,乾淨企理,也就不怕老鼠。

煮飯一房油煙? 只煠不炒

實在沒有什麼好挑剔的,三千有找,獨立水電表,整個區只此一家,除了廚廁相連可能有多少衛生上的問題,譬如,煮飯中途人有三急如何是好?「我會煮好飯才去洗手間。」只有當鄉下的弟弟有時來寄住,大家生活習慣不同,才難免時有尷尬;看到廚廁與睡房之間有門,何不食肉糜的問題衝口而出︰「閂了門炒菜便不用怕油煙?」阿芳呆了半晌,有點莫名其妙︰「不會炒的,而且用電磁爐,炒不炒也沒有大分別,求其淥菜淥麵就算。」差點忘了,劏房戶有劏房戶的煮食法則。

總體而言,阿芳對於自己的住處沒有覺得有什麼好抱怨︰「所以你們叫我去遊行,我也不會去。」說着訕訕地笑,她說怕被別人影到,給業主看見,會怪她不會知足,雖然她不是沒有想過可以再住好一點︰「有得揀當然想住大少少,而家開張食飯枱也開不到,開到又閂不到門,又沒地方坐,但自己的經濟能力這樣,沒辦法。」她是食肆雜工,月入一萬元,扣除寄給鄉下患病母親的,她實在不願意多花租金之上,左思右想,三千六是她的極限,比現在每月多付八百元,可以為換來多一個窗?廚廁分開嗎?她問。

居住標準 低處未算低

從阿芳的住處離開,幾乎要被說服︰「間房其實也算不錯。」當劏房被普遍社會接受,視為無可避免的存在時,只要有更差的出現,本來不算太好也會變成沒有很差——這是現代社會在逆來順受中,不斷自我降低標準的進行式。

要在倒退的洪流中守住文明底線,唯有共同重建一套標準共識。「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去年的一項調查,先由前線社工根據接觸不適切居所居民的經驗,總結出22項住屋標準,再透過約100名不同地區的街坊經小組討論及投票,選出的「十大住屋標準」(表一)。

定一標準 留一尊嚴底線

吳堃廉說,訂立標準是為了希望政府將來制訂與房屋相關政策能有所依歸︰「劏房的狀况已維持了相當一段時間,我們也相信在未來十年也會繼續存在,既然如此,就要想相應的方法,不只針對劏房,而是整體也要符合住屋權的要求。」國際間有關「居住權」的討論,早在一九九九年由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通過「適切居住權」(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奠定了七大指標,包括「居住權保障」、「基本服務與設施」、「可負擔性」、「居所適切性」、「住屋機會」、「地點」和「文化共融」等(表二)。

同年,香港立法會也曾討論過《私人住宅的居住標準》研究報告,報告內容仔細闡述了「建築物條例」和「消防條例」對住宅的要求,但有關面積一點,卻以「在香港,私人住宅的居住空間及居住密度並沒有任何標準」作結。直至二○一三年,時任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在立法會提出制訂「制訂住屋開支比例目標及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的不具約束力動議並獲得通過,時任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重申,私人單位面積,取決於市場的供求情况︰「不少人指出,因為樓價貴、租金高,所以愈住愈細。最終來說,只有在房屋供應充足,合乎市民負擔能力,人均面積才可逐步改善。」

放棄追上公屋 寧要獨立廚廁

但5年過去,人均居住面積並沒有因為供應增加而有所改善,吳堃廉說,今天的劏房居民,早已拋棄對居住面積的期望︰「雖然『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75呎(公屋標準)』最後也有列入十大指標之中,但假如要揀選一些『必要符合』的標準的話,他們不會揀這個,因為知道不切實際。」以3人家庭為例,人均75呎即等於225呎的單位,一般基層家庭根本無法負擔租金︰「如果要他們揀,他們寧願放棄,揀要獨立廚房同獨立廁所。」

重演七十二家房客 基層妥協?

吳堃廉接觸過的居民,普遍認為相比起面積,獨立廚廁才是對住屋的最基本要求,像阿芳,她寧可住處不見日光,也不願意與別人共用廁所;早前社聯獲政府支持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明愛基層組織發展計劃組的調查便發現,七成深水埗劏房戶表示,因擔憂共用廁所和生活習慣不同,所以不會參加。但隨着劏房變成共居,牀位進化成太空艙,基層租戶在「面積vs. 設施」上已經作出的妥協,將再一次面臨衝擊。

低端人口 住高端太空艙

阿芳月入一萬,不希望花多過三千六在租金之上,毫不過分,本來租金佔收入三成便是國際標準,不過這裏是香港;所以根據她現時月租二千八,在市區能夠負擔的,便只能夠是與人共居的牀位,或者進化版的「太空艙」。

陳先生代理的深水埗太空艙位,概念是來自日本的,硬件則來自「廣州米艙太空艙科技有限公司」,登上官網一看,認得款式是編號M863的「簡潔款橫式單人艙旗艦版」,用配備的智能鎖匙卡在門外的裝置上一「嘟」,橫趟艙門應聲而開,裏面是長202、cm寬92cm、高115cm的睡眠空間。

艙內有照明系統,充電糟,牆上還掛有一個小型滅火筒,如果能夠克服艙門關上一刻後的幽閉感,大概可以入眠安睡,艙身還配備「可調進出換風空調循環系統」,其實就是抽風機,將唐樓單位內的冷氣抽入排出,保持空氣流通。

「太空」艙 無儲物空間

將太空艙整疊堆在唐樓單位之內是一道奇怪風景,不過真正的違和感是來自每個艙外面掛着待乾的內衣褲,令人聯想起昔日籠屋的景况;因為艙內基本上沒有空間放置私人物品,因此每艙戶會獲安排一個牀頭櫃和一 個小型儲物櫃,共用空間是艙與艙之間的走廊,以及廁所和淋浴間,沒有太空設備,回歸傳統唐樓格局。

以上艙位,包水包電包Wi-Fi,月租也不過二千八,與阿芳的預算脗合,單以艙位內的光鮮整潔程度,其實不差,不過又不符合她要有獨立廚廁的要求,是她的要求太高?還是社會的標準已經不同了?「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訂立指標呢?有時不止我們,連街坊也覺得很難去判斷到一個單位到底算不算抵租。」吳堃廉說。

剛過去的扶貧高峰會上,特首林鄭月娥說要為居住環境惡劣的兒童發聲,問題是,今天香港的住屋標準模糊不清,何為環境惡劣?何為適切居所?

表一﹕

民間十大住屋標準

1. 每年加租幅度少於通脹

2. 以政府水平收取水及電費 (不濫收)

3. 有簽署租約

4. 業主願意提供合理的維修服務

5. 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 75 呎 (公屋標準)

6. 有獨立廚房

7. 有獨立廁所

8. 有窗,室內通風良好

9. 天花及牆壁無剝落、漏水、滲水

10. 有冷氣

表二﹕

聯合國七大指標

1.居住權保障

穩定的居所,受法例保障,免受逼遷、爆竊等威脅

2. 基本服務與設施

安全水電供應、基本衛生設施

3. 可負擔性

不會因為租金影響日常生活

4. 居所適切性

免受天氣、傳染病、自然災害威脅

5. 住屋機會

保障社會邊緣社群有合適居所

6. 地點

附近有就業機會、基本社會設施

7. 文化共融

不會因為任何形式的歧視被剝奪住屋權利

【住屋篇】

文‧圖//梁仲禮

編輯//林信君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