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青山龍窰 孕育港式石灣陶藝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15日

【明報專訊】屯門青山龍窰除可見證香港工業及城市發展,也是香港唯一完整結構的龍窰,遺蹟展現自然與人文生態景觀,它還傳承具香港特色的佛山石灣陶藝,以及香港首個粵港陶藝界的創意交流園地。

傳承佛山石灣陶藝

香港的陶瓷工業與1950至1980年代其他產業發展模式相似,主要以勞動密集型、降低生產成本及產品多樣化的方式回應市場需要。南來陶師以生產傳統陶瓷為謀生工具,通常會改變在原居地的社會生存策略,透過簡化傳統陶瓷工藝生產流程、專業分工及行會規範,以嶄新的本地化方式求存,為節省成本及提高成品率。屯門青山龍窰的結構及其產品種類正反映這種具香港特色的佛山石灣陶藝特點。

石灣陶師主理

屯門青山龍窰的主理人梁森,原為佛山石灣陶師。佛山石灣是著名廣東手工業藝術中心,石灣陶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我們曾到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及館內的南風古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考察並與博物館館長交流,蒐集資料,對比屯門青山龍窰的結構及產品特點,我們有以下發現:

南風古灶

建於明正德年間(1505-1521年),新中國成立後窰體曾兩次修改,窰頂長約34.4米,投柴孔頭尾排為3孔,其他全為5個投柴孔(又稱為火眼),設計精細,每孔均裝有火眼圈及蓋有兩條平衡凹坑的火眼蓋。窰頂被泥沙漿覆蓋,以保護窰背及保溫,上建有9級窰棚。煙囪設於窰尾左方,接連窰室、煙道及煙井。

窰頭設計

南風古灶為「雙白鴿籠」設計,火門(投放木柴的入口)及通風口均在前面,窰頭設有操作間預備點火及存放木柴。

青山龍窰

現存屯門青山龍窰為1980年代保留的結構,曾在1950至60年代修改。投柴孔全排為5個投柴孔,每孔以圓形泥餅作火眼蓋,沒有火眼圈。窰背土磚露面,凹凸錯落,仍保留窰棚部分木架。煙囪設於窰尾左方,連貫窰室及煙道。

窰頭設計

改建後屯門青山龍窰兩個通風口在前,火門在窰頭兩側,以增加抽力及減省木柴消耗量。兩窰窰溫均可達1300℃。

脫離束縛 石灣陶藝在港集大成

自明代嘉靖(1521-1567年)始,佛山石灣陶業按產品及工種分類及地域界限組成不同行會,以保障專利,行會之間不准互相模仿,在廿四行中,各行師傅均生產不同陶瓷產品,以規範化模式經營。當石灣陶瓷技藝來港,就不再受行會規範。現存青山龍窰所生產的石灣產品,可概括為「一窰集十行之大成」,當中包括:花盆行之象墩、瓦脊和水管;黑釉行之五加皮酒樽;白釉行之綠釉鬥蟀盆; 大盆行之氣死蟻;大冚行之瓦樽;邊缽行之砂煲;紅釉行之燭臺;生金行之金塔;尾燈行之香爐及橫耳行之粥煲等。

出品行銷海外

據梁森在1983年的訪問資料顯示,陶瓷廠曾製作的陶瓷種類凡一百種之多。較具香港特色的石灣日用陶有香港上環永利威公司生產的五加皮酒樽,在本地經銷及海外華商訂製遠銷海外;粉嶺和合石石廠訂製的金塔(存放先人骨殖的陶罐)、本地酒家生產的綠釉醬油盆(原在石灣作鬥蟀盆用);還有早期本地醫院供病人使用的陶尿壺及藍釉花草紋陶牆飾等,這些都可在屯門青山龍窰找到相關遺物及模具標本。

青山龍窰負責人梁森先生曾表示,覺得政府能保留這個活古蹟,給生長在現代的人認識中國古代器皿的製作方法,令人欽佩。梁森為家中從事陶瓷業工作的第三代,他的祖父梁貴及父親梁禧皆是石灣陶人,到第四代梁氏一家五兄弟姐妹從小在青山龍窰旁生活,兄弟們自小幫父親梁森燒窰和運輸陶製品到港九新界地區。四子梁栢泉負責主理香港陶瓷藝術室,教授陶藝,與香港陶藝界有深厚的人脈關係。

首個粵港陶藝創意交流地

屯門青山龍窰並不只生產具香港特色的石灣日用陶,它還是一個融合粵港陶藝界的創意交流園地。

陶藝大師駐居創作

陳松江(1936-),香港首位以屯門青山龍窰為家的駐場藝術家,擅長結合現代陶瓷技法與傳統中國陶藝創作,他曾於1972至1977年間,駐居青山龍窰孵化作品,香港不少著名藝術家曾受業於陳松江先生。在《1988陳松江陶作集》提到,「我從藝術的領域做陶瓷,把陶瓷變成我的藝術。我的陶藝啟蒙老師是何秉聰老師;最使我不能忘懷的是工合陶窰的梁森先生,在窰旁居住的劉傳師傅、霍六師傅、黎潮半閑士師傅。附近的陶瓷廠等,都給我實際的體驗」。青山龍窰仍保留部分陳松江先生的陶藝作品及銷售給全港中小學進行美術教育及創作的搪瓷爐組件。

陳松江所提及的何秉聰老師(1918-1999)是香港著名石灣陶藝研究者、陶藝家及導師,有「南海陶人」之稱,1949至1954年曾在屯門青山陶星瓷廠及青山陶業有限公司擔任陶瓷技師及助手。何先生的兒子何大鈞(1944-)也是香港著名的陶藝家及導師,至今仍不遺餘力推動中國陶瓷藝術教育工作。何秉聰的學生陶藝家盧世強在1970至80年代曾跟隨導師到青山龍窰燒制石灣陶塑作品,其中一件以石灣陶人最喜歡選用的三國演義塑材——騎馬關公,充分展示出青山龍窰不單能燒制日用陶,還能燒制精美的石榴紅及月白釉石灣藝術陶塑作品。

見證石灣陶師扎根香港

根據香港石灣陶瓷歷史研究者施麗姬博士統計,在1940至50年代,到港定居的石灣陶瓷藝人約有17位,除了劉傳、霍六及黎潮皆為石灣陶塑著名藝人外,還有劉垣、青山龍窰的梁森及溫頌齡等陶師(見《國際石灣陶藝會2009年刊》資料)。不少石灣藝人在屯門青山一帶自設工廠或作坊製作石灣陶塑或日用陶,青山龍窰漸漸成為粵港陶藝人燒制陶塑作品,駐居生活、彼此互通消息及創作交流的園地。青山龍窰不單只有獨特的歷史建築結構,它還見證廣東石灣陶瓷藝術到港落地生根的發展歷程。石灣陶塑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2006年)及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手工技藝內。

願景 善用地利 連結本地、國際藝術發展

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屯門及元朗作為未來香港的新文化經濟中心,除了房屋發展,文化藝術及與社區共融的硬件及軟件皆相形見絀。據筆者考察,現有藝術表演及示範的文化及展覽場地,只有屯門及元朗大會堂,文創及本地社區藝術有關的私營及非牟利機構有屯門清山塾及天水圍天拉吧故事館(該址為香港基督教女青年天水圍綜合社會服務處),區內嚴重缺乏與社區連結的文創藝術交流園地、展覽及博物館設施。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橋之隔的深圳蛇口及南山區的文創藝術發展令人矚目。世界級藝術、設計及表演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在2017年年底,於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設計互聯(Design Society)開設分海外展館。另外,雅昌(深圳)藝術中心暨故宮學院(深圳)及於今年一月底開幕的南山博物館,將連結成國際、區域及深圳本地綜合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平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委員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巴黎會議(2011)「文化遺產:作為發展的推動者」中,強調「發展」並不只簡單地看經濟增長,而是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視野,推動社會連結及文化交流。文化遺產是當中重要的推動者。實踐方法有三個層面:1. 扶持本地市場新興的文化產品及服務 2. 保育及維護本地傳統知識並在一定的環境管理下作社區實踐 3. 鼓勵社群能力發展,特別是關於創意、革新及創業精神的文化互動。

大灣區陶瓷藏品首屈一指

China除解作中國,另一意思為陶瓷(china),中國陶瓷歷史源遠流長,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化載體,對世界陶瓷工藝技術及文化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最多中國陶瓷的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世界陶瓷、英國陶瓷工業製品及中國外銷瓷收藏在國際上享譽盛名。在粵港澳大灣區,除了佛山市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石灣美陶廠及文化創意產業園,廣州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及廣東省博物館,各市級及私營博物館如東莞市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以至香港藝術館及澳門藝術博物館的中國陶瓷,特別是石灣陶瓷收藏,皆區內首屈一指。

港珠澳大橋連接屯門段內的範圍,香港唯一完整的中國傳統龍窰文化遺產,地處青山公路旁,交通便捷,與屯門社區及香港陶瓷藝術社群緊密扣連。若能好好使用青山龍窰、石灣陶瓷收藏及陶塑生產技藝推動社會連結,結合國際、區域及香港本地的文化交流和創意文化產業,定可把握香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契機。

【龍窰在大灣區篇‧下】

文//黃慧怡(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圖//黃慧怡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