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氣候冷暖變遷 關歷史事?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22日

【明報專訊】古代的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遠不及現在,但人們也得面對一些氣候變化,如天氣變溫暖、寒冷、乾燥或濕潤等,歷史上的氣候變化,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人類健康,甚至朝代興衰。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裴卿,自2008年開始研究歷史氣候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近年探討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

氣候變化問題迫在眉睫,歷史,對我們有何啟示?

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計劃

2015年,全球接近二百個國家簽訂《巴黎協定》,目標是控制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革命前升溫少於2℃,並致力爭取限制升幅在1.5℃,但按現時趨勢,情况並不樂觀。

歷史告訴我們,氣候變化影響涉及多方面。

九十年代設立的「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計劃」,目標之一是透過研究過去人類、氣候及生態系統的相互作用機制與過程,促進當代對氣候變化影響,以及人類社會適應的認識。這是當今不少科學家及學者研究的課題,裴卿也是參與者之一。

該計劃起源於八十年代,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分別發起了全球環境變化的四大研究計劃,包括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1980年)、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1987年)、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1996年)及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SITAS,1991年)。「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計劃」是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的核心研究項目之一。

寒冷令糧食銳減 戰亂瘟疫隨來

許多學者發現,人類歷史上,很多地區和國家的文明消失和社會動亂,都和一些氣候變化有關,如東亞和中國社會動盪、瑪雅文明的消失,中東敘利亞阿卡迪亞王國的消亡。「不過,這只是對應幾個歷史例子或考古發現研究得出的結論。」裴卿强調,個別歷史例子有一定的借鑑作用,但不能就此判斷說氣候變化是主因,否則會落入環境決定論的陷阱之中,應從一個宏觀和長期的尺度來研究氣候變化和歷史。

2011年,裴卿與學者收集歐洲前工業化時期的氣候、農業生產、經濟、社會、人文生態及人口等大量歷史數據,以各種統計分析方法,證明氣候變化與人類災難的因果關聯,例如在前工業化社會,寒冷氣候造成糧食供應銳減,當糧食短缺持續一段時間,內亂、戰爭、瘟疫等等人類災難便接踵而至。

中國以農立國,天氣決定收成,收成好壞影響國祚長短,「歷史上的戰爭高峰、朝代滅亡,大多出現在氣候變冷或乾旱的時候。當出現寒冷和乾旱,農作物失收,饑荒引起動亂,繼而影響朝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裴卿說。

疾病﹕萬曆大旱 老鼠跳蝨引發瘟疫

近年,裴卿亦探討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的關係,他整理過去六百年的中國歷史文獻,透過時間序列分析、泊松分析等方法,揭示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及社會發展的關係,藉此「以史為鑑,認識未來。」

從過去六百年的史料中,他首次證明了歷史上一個氣候變化對公共衛生的傳導模式,「氣候變化導致社會經濟波動甚至衰退,當經濟福利水平下降,社會普遍營養水平、生活質素也會因而下降,繼而導致社會整體抵抗力下降,加速傳染病的傳播。而人口密度,會決定疾病傳播機率和速度」。

裴卿以漢末和明末為例,「兩朝末年處於氣候寒冷期,這時候社會也衰敗,在這種背景下,各種疾病產生,諸如傷寒、鼠疫」。

歷史上關於極端氣候或天氣的影響造成災害的紀錄很多,在各個時期的歷史中也有記載,如東漢末年氣候寒冷,人們普遍患上傷寒,醫術高明的張仲景家族多人死去,他在傷痛之中,將多年行醫診症的心得及醫學理論,整理成《傷寒雜病論》,當中有醫理、診斷方法、藥方等,資料詳盡,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是中醫經典著作之一。

明朝末年又是旱災頻發的年代,萬曆期間曾有過三次大旱且均引發瘟疫,老鼠到處尋找食物,身上的跳蝨將病毒傳染給人,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席捲華北地區。《崇禎實錄》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十萬明軍大疫過後人數銳減、軍心渙散,難以抵擋李自成的精銳之師。

食物﹕凍爛耳朵 研發祛寒嬌耳湯

食物也是中國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種方法,以藥膳來治病養生,裴卿提到,「東漢末年氣候寒冷,窮苦百姓忍饑受寒,很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於是研製了『祛寒嬌耳湯』,將羊肉和祛寒藥材煮熟後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煮熟後連湯分給病人吃,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吃了一段時間,爛耳朵也好起來了。」據說當年張仲景施藥到大年三十晚,年初一人們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食物,並稱之為「餃耳」,相傳這是餃子的原型。

涼茶也是因應氣候而出現,「南方潮濕多雨,令人容易生病,所以民間流行用草藥來煲水飲。涼茶有清熱祛濕、保健功效,對南方人很有幫助,所以涼茶主要於中國南方流傳」。2006年,中國國務院將涼茶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生物滅絕﹕蚊的分佈改變 傳播瘧疾

現代醫學昌明,昔日流行傳染病如天花、肺癆等已有藥物根治,裴卿認為歷史還是有借鑑的意義,「關於傳染病爆發,氣候變化是其中一個潛在因素,直接原因還是在於社會經濟福利水平,如果福利水平能維持,人們吃得飽、穿得暖,政府提供確保生活質素、生存及發展機會等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疾病爆發」。

即使生活於發達國家或地方,也與我們相關,「因為氣候變化會影響生物生產率、農業生產,繼而影響糧食提供」。

據聯合國資料指出,氣候變化對未來的影響,除了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20%至30%的物種可能滅絕,還有是健康風險增大。因為氣候變化將逐漸改變按蚊(Anopheles)的區域分佈,按蚊會傳播瘧疾給人類,因而又稱為瘧蚊。

裴卿認為,研究氣候變化和人類社會經濟,有助理清人和地關係。儘管現代社會的情形與歷史情况不同,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增強,但氣候變化,不論是大範圍的升溫、降溫、乾旱或洪澇,仍可能對社會有潛在威脅,「在研究中發現,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有時可以持續多年,即使後來氣候變好,但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仍需多年來稀釋和消化。了解歷史過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

文//李佩雯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