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種菇代替塑膠磚頭 變形菇菌可起樓?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29日

【明報專訊】菇菌可以救地球,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項目經理何穎芝(Beatrice)如此深信。

因此去年她和一班同事,開始了一個名為「Mushroom Social Project」的計劃,希望透過展覽和教育,讓公眾看見「菇」的價值﹕「別看它平日好似陰陰沉沉,其實一路默默耕耘為地球做了很多事情,我會形容菇菌是一個終極循環者(utlimate recycler),幫助世界分解垃圾,再循環回到生態系統之中。」

「所以我們就像菇的代言人一樣,為它發聲。」最近,團隊得到中文大學持續知識轉移項目基金的支持,成立了社會企業「Mushroom-X」,「X」是「The Next Generation」的意思,指向未來,像團體最近一項研究,去年得到了美國臨時專利,隨時能夠利用菇菌改寫我們對未來社會的想像。

菇頭可食用 根部「菌絲」更有用

負責科研部分的常金輝博士說,菇菌類在過去一直被人類社會低估,甚至一直被歸類為「植物的一種」﹕「但其實在進化鏈中,是先有植物,再有菌物和動物,所以真菌界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界別,和植物界及動物界分庭抗禮;諾貝爾獎得獎者中,有不少也是研究真菌的,因為它的機制是和人類接近。」

Mushroom-X的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針對解決當前的糧食問題,即是我們平日熟識的「菇頂」食用部分;第二部分比較少人知曉,原來菇菌的根部,又名「菌絲體」(Mycelium),可以用來製作不同的應用物料,甚至乎代替塑膠和磚頭!

常博士解釋,原理等同我們平日種植菇菌一樣,在容器中加入「農業廢棄物」(agricultural waste),加入已經培植好的「菌絲體」,「菌絲體」便會分解並吸收廢棄物中的營養,一路生長,最後填滿整個容器,成為「菇菌物料」(mushroom material)。

按容器形狀生長防撞隔熱可做建材

只要利用不同形狀的容器,「菌絲體」可以長成不同形狀的物料,而不同養分及菇菌品種的配搭,也會得出不同質感和硬度︰「它的應用範圍很廣範,最簡單是可以取代發泡膠。」物料有吸收壓力、防撞等特性,具相當的保護作用,用來包裝雞蛋等食材也可以。

「菇菌物料」另外一個驚喜的地方,就是它屬於「不助燃」物料﹕「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功能,便是可以用來做隔熱層,比如在倫敦或上海,以往用塑膠來做大廈的隔熱層,結果發生火災時,由一樓起火一下子便燒到十幾樓,但用這個就不會有同一問題。」

現時美國有兩間公司正在生產這一種物料,常博士展示其中一間公司的宣傳片,片中技術人員將一杯雪糕放在用菇菌做成的厚板之上,再在下面點起大火﹕「這樣燒過後,雪糕仍然凍,所以隔熱很好,另外它的強度比水泥還高,在容易爆發地震的地方,用它來做建材是很安全的。」

抑制生長 免磚頭生菇

有一些美國公司,已經開始試用新物料取代傳統磚頭,不過在普及之前,有一個難題一直未能解決,就是這些物料,會長出菇頂﹕「這是它們的天性,當覺得附近的溫度和濕度適合時,就會自動出菇。」用來砌成建築物的磚頭突然間長出一粒菇,可以想像,整個建築物結構必然會受到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時美國方面在「菌絲體」長成成品的模樣後,放進大型焗爐之中,利用高溫將菇菌殺死。

「但這樣方法有壞處,第一就是相當耗費能源,其次是有空間限制,只能製作可以放得進爐的大小的產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ushroom-X的團體研發出了一個方法,能夠抑制物料出菇的同時,保持物料本身處於一個「活」的狀態。

活菌絲可自我修復

Beatrice說,該發明剛得到美國臨時專利,在正式專利申請完成前,未能公開細節,但肯定是這個方法比起美國用高溫殺死菌絲來得優勝﹕「因為焗爐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所以整個種植的過程也要在工場中進行,待菌絲變成成品後,用高溫焗死它才出貨;但假如我們可以控制它的生長,便可以在工場中落完種後,在運輸的過程中讓菌絲慢慢生,縮減了整個生產時間。」

更重要是,由於菌絲是存於「活」的狀態,當出現破裂損壞時,會自動自我修復。

發展種子庫 拓菇菌功能

Mushroom-X 的「X」,另外還有一重含意,就是像數學方程式中的「X」,可以代入不同的處境去解決現時人類所面對的問題,這個概念,來自項目的核心主腦人物,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教授、食品研究中心主任關海山教授。

關教授師承「國際藥用菌之父」張樹庭,由1973年起已經着手做菇菌的研究,他認為要確保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應該由追溯源頭開始﹕「中國關於菇的研究不是太多,側重在生產方面,比如冬菇,出口是世界第一的。」他一直追溯冬菇的源頭,希望知道現時種植場中的品種來源,和野生種的關係﹕「比如它們的種源分佈,結果發現,原來種來種去都是兩三種,和日本有些相似,相反野生種不是太容易找到,也未清楚它們的來源是哪裏。」

保障食安研精準農業

Beatrice補充,了解品種的起源,對於食物安全相當重要,因為一旦出現糧食危機,也可以依賴自己的種源生產糧食。因此Mushroom-X其中一個目標,是發展成一家種子公司﹕「因為我們會更加了解它們的基因特性,能夠從營養角度去揀選一些現時市面常見之外的一些品種,當做好基因庫和育種庫後,便可以和本地農夫合作。」出售種子之餘還附送技術﹕「比如教他們在種植時,只需要用一個特定波段的燈光就可以,節省能源,發展精準農業。」

本地化培植減碳環保

她說今天在香港真正做接種種菇的農場少之又少,有些在超市買到的菇類,標榜本地生產,但實質是在內地接種後才運到香港培植﹕「假如連這一部分也能夠本地化,便可以減少運送時的碳排放,特別是還可以用到本地的咖啡渣和豆渣種植。」

關教授說,他們也不一定只局限於一個實驗室,將來假如資源許可,還可以與本地農場以不同的形式合作,甚至自己落地參與耕作。

【菇菌篇】

文//梁仲禮

圖//梁仲禮、受訪者提供

編輯//林信君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