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8億買什麼? 杜象.倉俁史朗.梅艷芳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11日

【明報專訊】買東西最好當然華美又實用,藝術這把尺,則從來都是主觀,通常因人而異,更多時出現言人人殊。西九文化區本周向立法會呈交最新接駁天橋的替代方案,預算建造成本二億八千萬、外觀尋常,卻比去年發放「藝術氣息」的花哨設計便宜僅三成,於是又引起熱論。在這之前,記者訪問了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他可謂M+的「藝術之眼」,主要職責是替M+購入藏品,今次是他上任後首次接受本地傳媒專訪,大談「入貨」之道,他是如何決定香港人的美術館,應該收藏什麼,看什麼?

藝術有價,怎樣才算花得其所?

有西九,有壽司。被喻為西九龍中心集體回憶的明將壽司已經結業,但永存於西九文化中心M+博物館名下,有一件叫《清友壽司吧》的藏品。二○一四年有傳媒指M+以超過一千五百萬,購入殿堂級設計師倉俁史朗作品,將本來位於東京的壽司店,連帶室內裝潢、家具陳設,整間拆除並重置於M+,引起爭議。M+指根據館方指引,不會公開單一購藏品的價錢,而世界各地大部分博物館亦有類似做法。M+前行政總監李立偉(Lars Nittve)離任前接受本報專訪,強調倉俁史朗是日本重要設計師,且中年猝逝,有必要保留其作品。M+不時向外更新藏品名單,鄭道鍊近日接受專訪,一再提到M+是以香港出發的博物館,同時放眼亞洲至國際。

101件杜象作品 搶盡風頭

M+藏品可分為M+'s、Sigg希克藏品以及檔案藏品,鄭道鍊提醒留意M+與M+'s因而有所不同。新公布藏品中,法裔當代藝術先驅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搶盡風頭,共收藏了一百零一件他的作品,包括仍能轉動的「機械碟」。鄭道鍊解釋:「M+作為當代藝術品的收藏之地,不得不想到概念藝術之父Duchamp,館內還有其他受其路徑影響而衍生的作品。當中我們向收藏家購藏『行李箱』作品,一打開見到約六十件小物件,幾乎全是Duchamp手製重做自己舊作的迷你版,如噴泉(尿兜)、錐體等,該是上世紀三十至六十年代做,很珍貴。」

至於香港方面,今批有陳幼堅設計的梅艷芳《飛躍舞台》唱片封套(一九八四年),另有黃楚喬回應九七回歸的攝影作品。早有批評指策展團隊偏重以國際市場口味出發,本身為美籍韓裔的鄭道鍊二○○九年起於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擔任繪畫雕塑部副策展人,他重申:「當代藝術市場亦受全球化影響,文化交流促使亞洲力量湧現。M+亦不能只關注華語世界,我們目標亦是建立地域(regional)地位。」

挑選藝術品那把「尺」

立法會於二○○八年批出二百多億元一筆過撥款,當中十七億予M+購置藏品,文件顯示預計截至二○一七至一八財政年度完結時,M+將合共動用了約八億購買藏品。被問到挑選藝術品有何準則,鄭道鍊指難以歸納成「評分標準」邏輯,亦否認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投票制:「不是每一細件都傾,那不可能,因為有時是系列,團隊會建議想要什麼類型、什麼人的作品、價錢,一定經過反覆討論,多數都達成共識,始終我及總監負責最終許可。只可以說,已經考慮過一重又一重,我很少say no。沒有right answer,但我認為,有right art work和right price。」今次列表中另可見國際舞台大熱的墨西哥藝術家Gabriel Orozco作品,和中國當代藝術家關鍵人物黃永砯。

二○一二至一六年臨時購藏委員會可以審批每件價值低於五百萬的藏品,超過金額才須先向博物館委員會及管理局董事局提出建議,當時引起憂慮權力過大。現時購藏委員會更不會公開價額規定數目,官方網頁只列明「向M+董事局提出其審批範圍內的購藏建議;超出此審批範圍的購藏則須向西九董事局作出建議」。

現時為止,他指M+'s與Sigg希克共有四千七百多件藏品,兩者加起來約百分之十六出自香港藝術家。

劉香成六四照片進駐M+'s

翻閱官網公布的一千多件M+'s收藏中,暫見不少攝影作品拍下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毛澤東時期及後來的大陸光影,比例比老香港照片佔多,包括侯波、蔣少武、李振盛等作品。當中傳奇攝影師劉香成,一口氣被收藏超過九十張China After Mao系列照片作品,包括捐贈的一九八九年民運《情侶躲藏在立交橋下》、《送受傷的學生去醫院》,後者圖為兩名衫染血的年輕人躺在單車拖板上。由於M+表示版權問題仍未完全清理,今次稿子未能登出。鄭道鍊解釋:「現在仍未公布全部作品,大陸照片亦不好找,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保留它們。而劉香成特別在於他在香港出生,去美國並曾任美聯社攝記,抱此身分經歷大陸重要歷史年份。」

回看名單中本地作品可數何藩、朱興華、管偉邦、蛙王、曾灶財、又一山人,以及較為年輕的石家豪等,更有「鷄記蔴雀耍樂」霓虹招牌等城市回憶及「裝置藝術」,惟數量上仍有待改善。鄭道鍊透露將會公布更多九十年代開始活躍藝壇之藝術家作品。而且提及檔案藏品約一萬項物件,有三成為香港建築及設計,包括照片、設計繪圖、原型照片等資料。大家或都期待下年開館打頭陣的展覽節目,會否兌現以港為本之說法。

對照西九天橋 屋邨巨橋高難度更便宜

西九現時仍是沙塵滾滾,工程浪接浪,現時如要由九龍站步行至西九,便要橫過雅翔道,經收費廣場上方天橋前往,每當西九有大型活動及音樂節,等候過馬路都十分擁擠。「天價天橋」惹爭議源於去年四月西九管理局向立法會呈交文件,提出興建行人天橋接駁港鐵九龍站及西九文化區藝術廣場,跨越柯士甸道西。文件顯示天橋採用「半開放式和富藝術氣息設計,為西九增添富趣味性的視覺元素」,有如提供一條迎賓通道。構想圖顯示橋身如扭紋外形,橋頂呈不規則狀。惟天橋主段長約六十九米,淨闊七米,每米造價高達四百二十萬,連同其他部分總造價達三點五億,引來議員及輿論狠批。當時官員曾回應指天橋跨越行車天橋,離地面約十五米,造價合理。

簡約版仍耗2.8億

周初管理局再次呈交文件,簡約版天橋仍耗二點八億元,新設計採用拱形結構,比原先總長度短十八米。設計改作「簡約為主,採用簡單建築結構外形和開放式橋身」。原本工程上擬分兩期,現建議一次過進行,令天橋支柱數目由三組減至兩組等以降低成本。前後方案對比,彷彿「愛平唔愛靚」,但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又不見得便宜很多。

去年底發展局申請於觀塘協和街近物華街建天橋,每米造價亦達二百六十五萬。據國際建築資產設計及諮詢公司去年發表的報告,香港的建築成本全球第二,僅次紐約。可是也不盡然,香港工程師學會結構分部前主席劉志健以房署沙田水泉澳邨去年建成的巨大天橋為例,橋的建築跨度七十米,連接水泉坳街,橫跨斜坡和溪澗令難度明顯大增,可是兩組行人天橋和升降機塔樓總造價都是一億八千萬,仍然比西九現有方案便宜。他認為,除去「藝術氣息」,天橋成本預算仍過大:「西九兩個方案,行內人會覺得價錢高,你看首個方案有上蓋包裹,估計是一些鋼鐵物料,半開放但可能有冷氣,把此等都拿掉,現有附空腹桁架的拱形設計,亦不是什麼很挑戰難度的東西,竟卻只節省了三成。」

新加坡Helix Bridge 集休閒藝術一身

新設計省錢不夠多,「藝術氣息」又變成無,是不是雙輸?放眼世界,新加坡Helix Bridge連接濱海灣兩岸Gardens By The Bay、摩天輪等,營造混休閒旅遊及藝術的空間。規模小一點有連接倫敦皇家歌劇院、皇家芭蕾舞學院的天橋名為Bridge of Aspiration,以二十三個鋁框架構扭轉排列而定,非常優雅。兩院為當地富歷史氣息建築,中間由具現代感的短橋接通,即使只供學生及員工使用,仍吸引不少公眾在街上打卡拍照留念。

回說西九的初心,成為時代地標是其一。二○○三年透過公開比賽選出天篷設計興建文化區,當時有指大膽創新,亦有批評過分耗資,計劃其後亦「夭折」。預計明年落成的M+博物館,側面的倒T字有如三號強風信號標誌的設計。天橋接駁西九文化區玄關,透過建築營造觀感,帶公眾步步進入另一空間,本來有塑造空間記憶和經驗的作用,這樣考慮的話,怎麼才划算?

文:劉彤茵

圖:劉彤茵、受訪者提供、政府新聞處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