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峰達人Yoki & Lena 兩年征服50峰 發現更美香港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27日

【明報專訊】上月展開「土地大辯論」土地供應公眾諮詢,提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作為公營房屋及公共設施用途。小冊子一邊說郊野公園是香港的珍貴資源,具社會及生態價值,另一邊洋洋灑灑提出發展郊野公園的效益 ——釋出0.1% 的郊野公圍邊陲地帶,便增加四十多公頃可發展土地,估計提供約七千五百個單位云云。

什麼是0.1%?什麼是四十多公頃?對數字難有具體概念的話,可想像一公頃跟一個標準足球場相若,而香港的郊野公園總面積大概有四萬四千三百個足球場般大。

幾萬公頃的青山綠水,其實有多大?我們一雙腿,可走過多少草地、爬多少個山峰?兩位廿來歲的女孩Yoki和Lena,就用兩年時間,爬上大部分位於郊野公園廾的五十座山峰,由最高的九百五十七米大帽山,至四百九十三米的獅子頭山。是什麼吸引她們每個周末從城市坐一兩小時地鐵巴士,到郊外踏青?

一切都因她們遇見郊野中的香港而起,「那是山下的人所無法想像的香港」。

一切源於鳳凰山日出

遇上Yoki和Lena,是在Instagram的「Dear Moonhiker」帳戶,兩少艾到香港各大山峰三角測量站及山峰拍照;照片都是味精相,藍天綠草,二人手牽手肩並肩,驟眼還以為是近年流行的「山系少女KOL」,穿運動bra top與拖鞋到山上打卡的人。

但細心看,二人不單穿上有袖吸汗速乾運動上衣,腳踏運動褲與登山鞋,也手拿行山杖以至大小裝備,似模似樣;圖片都註明山峰名稱及高度,以及登山體驗,少有矯揉造作的文字。二人說矢志要登上香港五十座山峰,這裏就是她們的紀錄。

如此青春熱血,為了什麼?早幾天,我們在三十七度的高溫,一起登上元荃古道的下花山與石龍拱找尋答案。

Yoki和Lena是大學同學,畢業四年,一個做project management,一個做merchandising,「我們都是普通的OL而已,哈哈!」二人共通點是行山毫不喘氣,還有力氣邊說話邊大笑;我又要重複,很青春熱血。「其實我們以前從不做運動,周末只會逛街食飯。」

追溯二○一四畢業那年,當同學都到歐洲或日本畢業旅行,她們竟去鳳凰山看日出。「因擔心工作後沒機會去,想趁年輕去一趟啊。」她們當時想像,行山是艱辛到退休才可做的事。

從沒認真遠足,二人形容首次登山錯漏百出——盛夏誇張地帶定冷帽以防着涼,又隆重其事早一晚住進昂坪的營舍。凌晨三時多出發攻頂,狀態差,又不夠力氣。

攀上陡峭的高山時,痛苦得要哭,悔不當初。

但當到達九百三十四米高的鳳凰山,二人「咁大個女」第一次看日出,一切痛苦都抵消:「原來太陽升上一刻,是照片和短片也表達不到那種美!」

山野的偉大和壯觀,的確值得渺小的人類付出。像我們這天拾級而上,滿身大汗(我還有點熱昏了),終到達元荃古道第一座山峰、三百一十五米高的下花山——不用一小時,竟能由鬧市走到山上巨石,鳥瞰整個荃灣、青馬大橋和馬灣的山海一色,很震撼。

人生目標不止買樓

Yoki和Lena登山後閉上眼感受涼風輕拂,並享受在自然景觀中談天說地,「這裏就是上班的地方;那邊是妙高台,再遠點就是大帽山……好美呢!」二人熟稔地數算香港山峰,把手機丟到一旁。

Lena在刺眼的陽光下戴上墨鏡,「自從那次登過鳳凰山,我們像戴了一副新的眼鏡,看到香港郊野的美麗,自此就決定要多登山」。二人開始看書上網發掘遠足路線,做個偶爾遠足的OL。

但真正改變二人的人生,卻是二○一六年某天Yoki翻閱本地旅遊雜誌,看到「香港山峰五十座排行榜」,「咦!原來我們都爬過好幾座」。二人想:「或者我們可一起走完這五十座山峰?」

香港擁有逾三百座山峰,而這排行榜中的五十座,以山勢巍峨與地貌獨特見稱;但其實擊中她倆內心的,是投身社會後的鬱悶,「工作兩年,人生可再有什麼目標?人人都說要掙錢買樓,或裸辭去外國工作假期」。Yoki不甘心,「人生目標一定要花很多錢嗎?登山卻不能用錢衡量,只能以毅力完成」。

山藝課程所學 應對險境

可是,山,並不能以隨意玩樂的態度處之;單是二○一七年,山嶺意外就達三百四十宗,有一百七十五人受傷,十五人身亡。Yoki收起笑容:「這人生目標比一切都要認真對待,因出錯代價就是沒命回家。」

安全,成為二人最大考量。「我們研究過五十座山峰中,有些要用手攀爬、極為陡峭;有些則岔路緊接,路徑模糊。」像難度極高的大嶼山狗牙嶺「一線生機」,地勢高低起伏,山峰尖窄,斜度近八十度;Yoki自知技術未到家,「倒不如我們先去上課,有充足準備才去爬難度高的山峰」。

花大半年完成一級與二級山藝訓練課程,她們覺得畢生受用,「最重要是學習急救知識,整全地了解行山概念,例如行山前的體能狀態、事前規劃路線、天氣預測、裝備使用等」。像她們拿着行山杖,落斜時懂得調校長度,「都是上課時學的。」Lena說。

她們買裝備會先考慮功能,其次才是款式,但始終是年輕女孩,偶爾也會買些可愛手帕和襪子,逗自己開心。

行山漸漸成為二人生活的重心。每踏入星期三、四,便開始商討路線,準備周末遠足。「可能高手們揹個袋就出發,但當我們花幾天預備,更像一種儀式,讓我們在沉悶的工作中,仍有事情值得期待。」終於登山那天來到,「六、七時多起牀,要是天朗氣清,就開心得難以形容,連忙梳洗出發!」

要是下雨呢?「大雨當然取消,但如預計不下雨,陰天也照樣出發。」有次去大帽山,中途下起濕冷大雨,因有防水防跣的鞋子和裝備就沒問題。

下雨之外,遇過的險境還包括摸黑穿山。「有次我們行大欖涌水塘,有千島湖之稱,我們興奮於明媚風光,沒留意天色漸漸入黑。」Yoki說,「原來千萬不能太遲出門口,也要帶電筒,且不能獨自行山。」還有大大小小的意外,遇過礦場爆炸、山泥傾瀉等,因學過處理技巧,有驚無險。

練跑增強心肺功能

為了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平日還相約練跑,「其實只是想上山時更輕鬆呢」。在年初的渣打香港馬拉松,Yoki用兩小時完成半馬,Lena則以一小時五分鐘跑完十公里;有跑步習慣的讀者應該猜想到,她們有相當實力,的確不是玩玩吓。

愛山上社區淳樸互動

天道酬勤,二人每次攻頂後都順利回家,也沒試過登山後累到生病。她們謙稱實在多得山友照應。

「山下的世界,不一定世途險惡,但山上的社區,卻是單純。最明顯是在城市會跟路人打招呼嗎?但在山上,打招呼是最自然的事。」

二人跟山友在山徑相遇,必會說聲「早晨」,在涼亭休息也彼此分享食物。「即使是微小事情如有可愛小鳥飛過,我們和山友都會很高興;在山上大家的心靈都變得簡樸。」

山友比願意交換資訊,總會教你走哪條路最快,而二人使用的手機程式「Maps.me」,更是由山友介紹,「這地圖連小路都有顯示,又可下載,方便去一些網絡信號較弱的地方」。

下個目標 征服三尖四大徑

經過兩年多,五十座山峰,最近業已走完。她們開始改攻外國山峰,七月就要到日本富士山;「但我們最期待的,是計劃走遍香港四大徑,包括麥理浩徑、衛奕信徑、 鳳凰徑與港島徑。」同時也再走香港三尖,包括蚺蛇尖、釣魚翁及青山。年底的毅行者,更鐵定要參加了。

如此熱血,友儕有被影響嗎?二人腼腆起來,「算是有啦,叫我們帶團囉!其實不一定要專家或教練,事前預備好就可安全地帶朋友行山」。

老套地,可以送一句話,給不願行山的朋友?

「要是感受過陽光的溫暖,也腳踏過自然郊野土地的觸感,再嘗過為登峰而付出汗水的滋味;累積這些經歷,才能為自己和城市創造故事,有力量應付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難。」不如就把這句話,送給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成員;邀請他們走一回山,將有所頓悟。

文//林蕙芝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