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吾土】標尖角‧親親六角柱岩

文章日期:2018年05月30日

糧船灣

本欄上一篇介紹UNESCO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Hong Kong Global GeoPark,簡寫HKGP) 不大受人注目的「赤門南」景區 ,這次介紹是8個景區 (東平洲、印洲塘、赤洲/黃竹角嘴、赤門南、糧船灣、橋嘴、甕缸群島、果洲群島) 中交通最方便也是遊人最多的糧船灣景區。

HKGP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約15%,比目前住宅用地總和大一倍。東平洲、橋嘴、甕缸及果洲群島,這些島嶼面積小,可以想像其餘4個景區的規模。剛剛說過糧船灣是最多人遊覽的景區,但所有導賞團及大多數遊人都只是觀賞西貢萬宜路東端,即萬宜水庫東壩附近的一小角。而糧船灣景區可供觀賞的石景實際包括東壩南面的檢豬灣到東面的罾棚角 (C) 與飯甑洲 (D),以及兩者之間的地方。(圖01)

東壩兩側

糧船灣景區最著名的景點是破邊洲 (A),端的是鬼斧神工,蔚為奇觀。破邊洲位在接連東壩南端的小岬角的岸邊。而標尖角則是東壩北端的半圓形海角。(圖02)

東壩位處麥理浩徑1段,廣為港人熟知,固然可從北潭涌麥徑起點步行9公里到達,亦可打的。東壩望西北見到西壩 (元五墳),在天朗氣清時能看到其後的馬鞍山。(圖03)

麥徑在東壩北端離開馬路向西北走上優質山徑,而馬路 (西貢萬宜路) 則向東南落防波堤。(圖04)

沿馬路落約百來米,左 (北) 邊路旁由有雜草植被變為因開鑿馬路而露出來的石壁,石壁邊沿有不算隱蔽的小徑,沿此小徑走往石壁頂部。小徑繼續向東南走落海邊。(圖05)

前行不久,到防波堤旁邊。早前看某報章炒作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防波堤結構的鬧劇,學識了一個名詞「扭工字塊」,谷歌地圖則稱之為「錨形石」。(圖06-08)

萬宜路與防波堤接壤點有石級上來筆者所處山坡。不過石級底設有防君子的鐵絲網及門,要翻爬好幾塊「扭工字塊」才可踏上石級。這路線其實比上面路線更省功夫與時間,做君子是要付出代價的。(圖09)

標尖角綑邊開始

防波堤北端的東邊是標尖角的南端。海邊已有一片六角柱岩的頂部。(圖10-11)

在糧船灣景區,包括一般導賞團觀賞六角柱岩的角度是elevation (立面圖),而甚少地方可從section (切面) 看。標尖角是可以同時從section及elevation兩個角度觀賞六角柱岩的最佳和最方便的地點。(圖12-14)

圖15是另一次行程在花山 (B) 山腰拍標尖角的相片,紅色線代表本篇行程。前幾張相片是圖15 ①的位置。這位置是最早見到六角柱岩的頂部,所以本行程有部分行友立刻下去拍照,亦是不想走更遠者方便拍照的地方。但只是觀賞六角柱岩切面的前菜。

精華路段

圖15 ②位置是連綿石壁中一個溝壑位,窄而深。從這溝壑開始到標尖角最東端是精華路段。(圖16-25)

之前落①位置的行友,到溝壑位也要爬上壑頂。(圖26-28)

過了溝壑,先向南平緩落海邊 (圖29左圖,其右上方對岸是破邊洲東端),然後在海邊向東走 (圖29右圖)。圖30回望壑頂。

這裏水質優良,長了很多鬼爪螺及藤壺。(圖31)

右邊是海,左邊是20來米高的石坡,當水平線左邊見到一個小島,就是飯甑洲 (D),再走前其西邊的罾棚角 (C)亦映入眼簾,代表已到了標尖角的東端。這也是露出一大片六角柱岩頂的勝地。(圖32-34)

向西北攀上柱岩壁

不想闖密林的行友可到此原路返回,距離不夠1.5公里。

從崖底仰望、攀爬過程、或到石壁頂回頭俯瞰,圖35-37三幅拍得像似艱難險要。再看看下面兩幀,筆者的高手行友們單手持傘,輕鬆瀟灑,毫不費勁就爬上約50米高的六角柱岩頂。(圖38-40)

離開六角柱岩群之前,看一下為何它們可列入世界地質公園。4、5個人可同時站在一柱頂上。(圖41)

石壁頂地上有石屎柱組成的十字架,兩邊均約4米長。在東壩南端欣賞破邊洲的岬角頂也有同樣石屎十字,相信是測量用途,但不知與興建大壩是否有關。(圖42)

到石壁頂後是較石壁平緩的草坡。在草坡望西北,前方是僅高約160米的小山,小徑看來甚少人行,時現時隱,初段草不高。大致沿山脊線 (spur) 向山峰行。(圖43-44)

大壩約海拔70多米,柱岩壁頂比大壩低,不消10分鐘走到海拔約100米,看到萬宜水庫水面。(圖45-46)

160米無名小山

至此坡度更為平緩登上約120米的小丘,右 (北) 邊見到整個罾棚角半島。可惜鏡頭角度不夠寬,右 (東) 邊差一點才拍到整個飯甑洲,左邊是筆者最喜歡的海灘——浪茄仔,其東北方是與蚺蛇尖及釣魚翁並稱西貢3尖的睇魚岩頂 (E)。(圖47)

圖48曾於本欄蚺蛇尖篇刊登,並不是這行程所拍。

圖49左邊是本行程的最高點,其右是麥理浩徑1段的最高點西灣山 (F)。向左 (西南) 望,破邊洲後面是甕缸群島。(圖50-51)

小山丘後要下行十來米,繼續向山頂進發。

圖52裏行友跟筆者距離僅數十米,但小丘至再登山這一小段路全是灌木密林,穿越數十米要好幾分鐘。圖53見到地上是有荒廢小徑痕迹,但約胸口高的灌木冠很多橫生枝幹,用身體推不開。一是把腰彎得很低脫下背囊,二是軍訓式的蹲着來行。相當辛苦。

山雖矮,景觀卻出奇地好。西南方看到甕缸群島、釣魚翁、廟仔墩及香港島的柏架山 (U)。(圖54)

西南偏西遠處是香港島太平山 (R) 以西的山嶺線,以及IFC2 (Q),其前是衛奕信徑3段經過的照鏡環山 (X) 及五桂山 (W),再前是坑口及寶琳的石屎森林。西邊是九龍現今公屋供應源安達臣道背靠的大上托、壁屋監獄對面的鷓鴣山、及飛鵝山。(圖55-56)

回頭東南望艱苦爬上來的灌木坡,左邊是飯甑洲 (D),右邊是破邊洲 (A)。在山頂鏡頭恰好夠拍下從浪茄仔至飯甑洲整個罾棚角半島。(圖57-58)

用長鏡拉近罾棚角南岸兩個海蝕洞,前面的船成了好的對比。背景是東北大鵬灣上的山脈。山頂正北方是浪茄灣,背後是本欄2017年9月及10月介紹的大枕蓋 (K) 和牌額山 (J) 。(圖59-60)

圖62是肉眼西望,從北到南包括馬鞍、大霧、水牛、飛鵝 (β)、國金2期、太平、柏架......等等。圖63-64是拆開拉近。

山頂有明顯小徑繼續東北向下山,其中落到涼亭前的一小段比較陡。(圖65)

涼亭就在麥理浩徑1段旁邊。可回東壩或順走麥徑到西灣亭。(圖66)

鳴謝:本輯圖片部分是資深行友張宏強先生所拍,僅此鳴謝。

參考資料

Hongkong Geopark:www.globalgeopark.org/aboutGGN/list/China/6616.htm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www.discoverhongkong.com/tc/see-do/great-outdoors/nature-parks/hong-kong-unesco-global-geopark.jsp

作者簡介

保安業商會前主席,退休前從事保安業逾30載,母校是聖若瑟書院。40歲後積極做運動減磅,20年裏參加過兩次50公里環島行、兩次半馬、兩次元旦冬泳、3次毅行者、5次渡海泳,當然全是陪跑 (also-ran) 性質。希望與各位分享香港境內的大自然景觀,路線選擇偏向有一點挑戰性:可能路程較長,步速要快一點;可能較少人行,要穿過樹叢;可能坡度頗陡,甚或有些攀爬。亦會介紹一些有特色景觀而不算難行的路線,為大家提供「家樂徑」以外的選擇。

圖文:張偉麟

張偉麟Blog「zhangWL的部落格」:classic-blog.udn.com/xingwanlilu/article

地理資訊地圖:www1.map.gov.hk/gih3/view/index.jsp

康文署行山樂〈遠足安全注意事項〉:www.lcsd.gov.hk/tc/healthy/hiking/safe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