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倒》回憶作燃料 重拾劉以鬯目光 凝視當下香港地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08日

【明報專訊】他是個將回憶當作燃料的人。他的生命力依靠回憶來推動。

——《對倒》劉以鬯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慶祝成立二十周年,夏季共有四項劇目整裝待發。《對倒.時光》拉開序幕,文本參考劉以鬯著作,大膽延伸至當下社會處境。兩代異鄉人,兩個港生年輕人,在政治、身分、立場之前,如何重拾劉以鬯目光,凝視香港複雜狀態?

金舖、思豪酒店、過海隧道,重讀劉以鬯「地圖」,故事描述城市繁榮角落,人心孤離失落,仍如今時今日一幀風景。一九七二年,劉以鬯開始在報章連載《對倒》,其後將上十萬字故事縮成短篇。

前進進藝術總監兼本劇導演陳炳釗,與黃呈欣聯合編劇《對倒.時光》。陳炳釗指原意想以香港經典文學作品為藍本,曾想用劉以鬯另一名著《酒徒》,之後黃呈欣建議《打錯了》,慢慢發展至《對倒》為主。二人再參考獲益出版社的《對倒》(二○○○年)收錄董啟章分析與創作文章《對倒《對倒》》,講述互不相識的一男一女閱讀此書,心中各有見解。

劇目包含原作「舊香港」背景,生於上海及來港多年的中年男人淳于白(宋本浩飾),孤獨荒涼;本土少女亞杏(黃呈欣飾)時時發明星夢,憧憬未來,反映七八十年代片段。而「近未來」時空有兩個新人物角色,港青攝影師黃思進(梁天尺飾)與大陸女生藍丹丹(黎玉清飾)走進茶餐廳,互相偷看。前進進今年三月「讀劇展」率先讀演,宋本浩飾演淳于白話帶鄉音,入木三分。

我們這一代如何看?

陳炳釗解釋:「許多人認為劉以鬯是第一代用非常冷靜眼光審視香港社會狀態的作家。他描述的時空很近,至今影響明顯。惟我發現自己放不下以現代人角度,回看劉的素材及處理歷史。起碼會問,我們這一代如何看?演員一代如何看?」

身兼演員的黃呈欣指:「我感到現時的女生不少應該都跟亞杏有相同憧憬,或追求生活模式。另邊廂比起七十年代,年輕人或更關注香港社會需要什麼。其實都在對照一些變與不變的價值。」

文本貼地描述空間與人的關係,講述港青黃思進從小居於旺角,不時迷路,長大後搬離老家棲身工廈,其後搬至新界村屋,被發展商收購再搬至南丫島,輾轉落腳深圳。空間過客,正正乃我城寫照,不禁令人聯想近日有關大灣區荒謬言論。團隊更想到加入一個個香港街景的微縮模型,化作佈景效果。黃呈欣續指:「香港真的變得很快,早早已寫了一句對白說『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開始陸續有人擺檔』。還未演出,已經出現『封街』爭議。」她轉個臉面向導演:「你有沒有想改line(對白)?」陳炳釗笑笑說:「不了,改完一陣又變。」

我們如此打量別人

四個角色設定,緊緊牽動身分議題。當中一段講述黃思進與藍丹丹在茶餐廳打量對方,輕鬆卻一針見血。黃思進見女方帶着行李箱,在喧鬧中看書,心想必是大陸人及裝模作樣的「文青」,心中納悶;藍丹丹見男方桌上擱着模型,暗評他是「宅男」。或者,我們曾經都如此打量別人,文本說得如此赤裸。

人愈來愈多,地方愈來愈擠,不知不覺堆砌着標籤,影響個人行為及判斷。對於這個狀態,觀察細膩的黃呈欣分享小經歷:「早前我搬屋,常常要拿着行李箱來排戲。途中我突然好驚別人會否以為我是大陸人,內裏裝着奶粉。因此不停說廣東話,『唔該唔該』似的,我回想會覺得自己這樣好白癡。但誠實地說,原來真有panic(恐慌)。那認真要想自己為何如此?」

二人指此劇非要探討政治因由,他們訪問了幾個來自大陸的朋友,參考後把藍丹丹一角寫成對香港懷抱感情。陳炳釗坦言處理時格外小心:「《對倒》的文本本來已好豐富,如果把新角寫成好多負面批評,根本不夠位好好闡述,只怕好易stereotype一些觀點。」

立場以外,他更望引發自處及相處之思考:「劉以鬯作品點出外來者是香港永恆元素。在原作沒有真的討論什麼是香港人身分,他用了一個對倒關係來呈現城市狀態。現在好像每一件事都要定下給什麼人看,為什麼人發聲。」

「我更在意如何抓緊當下狀態。大家看了,再討論吧。」他續指。劇目欲保持開放想像,或只是在把玩一大堆標籤,挑戰觀眾對城市的印象及記憶。最後一提,二人在創作的新角色名字——黃思進、藍丹丹,便令你敏感症發作嗎?

■《對倒.時光》

日期:6月14至17日;7月26至29日

地點: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7號單位

門票:$240至$260

查詢:www.20andon.com/tetebeche

文:劉彤茵

編輯:陳淑安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