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達人葉子林 港農講農:現在農地好危險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10日

【明報專訊】初夏五月,天文台發出超過十天的酷熱天氣警告,超越一九六三年五月大旱的舊紀錄,本地農業首當其衝。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永續農業主任葉子林直言,今年旱情是他入行十五年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嘉道理農場亦有農作物失收,由於災害未完,現難言損失。「觀察了幾年,我覺得本地農業最能反映暖化趨勢的,是夏天葉菜的收成期愈來愈長,換言之冬天菜周期短了。本地農夫一般都是冬天菜較能掙錢,一進一退下,整體來說應是弊多於利。」

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亦指出,今年旱情嚴重,或重現一九六三年大旱災,當年香港制水,每四天供水一次。「熱不是災害,而是無水。如果香港不是有東江水,現在已經是大新聞,今年旱情肯定是大新聞。」葉子林說。今年春夏天一直沒下大雨,大部分水塘的水和溪水都乾涸了,香港農場缺水缺得好緊要,已經無水淋菜,「種花生、番薯會好點,種葉菜會死晒」。猶幸現在嘉道理農場作物較多元化,利用種植策略平衡災害風險,受到單一災害的影響會小一些。「十五年前,我剛到嘉道理時種的東西比較單一,只有水果和菜,現在多樣化了,損失會balance到。以前的話,打場颱風,之後一兩星期,全農場都沒東西可賣。現在的話,每年會種一些綠茶,風乾了的洛神花、杭菊,種水果時品種亦會多一點」。

收成期愈來愈長

不過,他說不會將今年無雨水和全球暖化混為一談,「六十年代都出現過攝氏36、37度和大旱,你不會說是因為全球暖化,只能夠說今年水資源分佈不同了,嚴峻的春旱和夏旱有可能是巧合,真正反映氣候變化和農業關係是要視乎長遠和重複發生的事件」。他舉例說,許多農夫都發現,近年通菜、潺菜、秋葵等夏天菜的收成期愈來愈長,過了秋分,即九月下旬仍能持續出產。「番薯葉就更離譜,十數年前,大概十一月便停止抽梢,沒嫩葉長出;但到近幾年,到了十二月仍可收採。我有點擔心,再過多十年,番薯葉會成為『年中無休』的農作物」。

做農夫比以前辛苦

「做農夫最辛苦就是在夏天工作,現在做農夫比起幾十年前更辛苦,我阿爸阿媽年代,夏天時,兩三點睡午覺,因為以前是耕住合一呀」。葉子林是農二代,任老師的父母於文革時從福建古田逃離到香港,成為新界菜農。「耕住合一的好處是,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阿爸凌晨起身割菜,賣菜回來八九點食早餐。天氣熱時,在田邊寮屋唞暑。但現在耕住合一實行不到,新一代農夫變了上office工,兩三點時要硬着頭皮落田,所以體力勞動在夏天是辛苦的,入行條件較以往苛刻」。

務農世家 揸筆變揸耙

葉子林最近出版的新書《港農.講農》講述香港農業狀况,除闡述本地稻米與新界菜種植的輝煌歲月,亦寫環境、品種、技術篇供入行者參考,書本封面印有他在打鼓嶺瓦窰下老家與千呎農田的畫作。攝氏36度的周三午後,黝黑高瘦的葉子林帶我們到訪他的老家,鐵皮寮屋依舊,屋外農田卻因蓮塘口岸工程而遭夷平,沙塵飄揚只剩下疏落的兩幅小田。田中種有荔枝樹、扁豆、苦瓜、冬瓜、葫蘆瓜和薑,受乾旱影響沙粒變得鬆散。「我阿爸不在了,我阿媽現在差不多八十歲,退了休,年紀都大了,以前種好多菜的,現在都是種果樹,種菜只剩少少,主要給孫兒吃和有點細藝,千禧年後好少拿菜去賣」。

受哥哥影響 入行耕種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乃新界菜興盛的黃金三十年,他憶述:「七十年代,豆苗十幾元一斤,一個快餐差不多十元。」老家的農田曾種滿一大片豆苗,「細個印象最深是摘豆苗,阿爸阿媽會給我們錢,摘完後斷斤計,一斤兩蚊,給我們零用錢。我那時不足十歲,摘一斤豆苗要半小時,我阿媽摘豆苗好快,十分鐘摘一斤,摩打手。豆苗售價雖貴,但其實不難種和無蟲害,但摘豆苗勞工成本貴,人都癲。」

他笑言小時候很愛吃媽媽煮的清炒豆苗,最討厭椰菜花,而媽媽夏天的醃青瓜亦叫人難忘。

「阿爸阿媽不想我們五兄弟做這一行,所以從來無教過我們耕田。」不過,作為孻仔的他,受到四哥葉子盛影響下,踏入農業圈子。葉子盛在二十年前成立「老農田有機農場」,為城市農夫提供租地耕種,亦會教授有機耕作技術。「雖然自細在村長大,對農業有基礎認識。但從中大社會學畢業後沒想過做這行,更在《明報》做了三年半記者,及後受到四哥影響好大,因為他入行早我兩年,令我接觸到新一代有機耕種或新一代農業做法,由舊傳統農夫出身,到看見新農業發展,發現好有趣。」他又笑言自己英文和普通話口語不濟,因此想「在未暴露弱點前離開記者行業」。

人無我有 種特別食材

四十三歲的他,在十五年前加入嘉道理農場,致力開發香港無人種的食材。「香港絕大多數人種菜或種香草,少人做其他,因為要很花時間。大把人種菜,不用我講。我傾向做一些少人做,但有價值的東西」。好像近年他在農場種咖啡,雖然嘉道理早就種有咖啡樹,但無人懂得處理成熟後的咖啡豆,葉子林偶然下,認識一個咖啡發燒友,他花了七至八年時間,學習繁殖、生長、修剪、烘焙、風乾和管理,「從前無人做過,現在綠田園和荔枝窩都搞緊」。他又在農場種植茶葉,「香港有做小量茶的生產可能只得嘉道理,茶樹都是一早就有,但人們不懂炒茶,我找來一個後生時管理茶園的七十歲惠東客家人黃師傅,開始在嘉道理出產綠茶」。

種食材,首要是食得飽

他自問不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一直沒有為嘉道理帶來新東西,但就擅長將舊有的植物投入生產和推廣出去。當然亦有失敗的時候,「試過種可可,可可真的不行,可能天氣真的不夠熱,全面失敗是可可,死晒」。

「我是好不香港人的,我的同事經常鬧我,說我經常種些『下欄野』,我是好固執,種食材首要不是要好食,首要是食得飽。這個想法好不香港人的。我是比較多興趣研究主糧和雜糧。因為嘉道理農場水資源少,所以種不到米,但是我死死下都夾硬要鋪帆布整水池都要種少少米。又試過種小麥、粉葛、木薯,同事鬧鬼我話『葉生,種咁多木薯,打仗咩香港』」。他自稱對農作物味道沒太大考究,有時吃太精巧的食物時,甚至會有罪惡感。他直言自己耕種時比較粗枝大葉,重視產量多於味道。「我強項是宏觀視野、不同地形適合種什麼呀,地形規劃之類,而不是特定種什麼最叻。」

農地荒廢 不是無人耕

上月展開的土地大辯論,地產商施永青提出要在農地上建房屋。葉子林對此反應極大:「他的理據是農地荒廢了,浪費土地資源,應該拿來建樓,但他沒有說出事實的全部,農地荒廢不是無人耕,而是發展商囤地和不願意放出來。就是你發展商搞出嚟的荒地,是倒果為因。」他近三四年才開始多寫農業政策,因為看不過眼,農夫找不到地耕田已經好多年了。「香港農地表面上有4000公頃,但實質受保障的農地數量是零,能讓農民持續、安穩耕種的農地是零。香港無好有力的土地政策保護農地,大辯論也好,傾農地也好,要有一個解決方法,保證有一個合理的農地空間,給予農業發展,解決囤地問題。現在農地租金貴到是生產成本的全部,點解有如此荒謬的事發生?就是因為所有人預期農地遲早用作起樓,將起樓收入計入去,炒到農地租很貴。」

倡農業優先 幾多農地才夠?

他認為真正處理到現在農業問題的是落實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農業優先區」,在全香港劃定一些農地位置優先發展農業的,潛台詞代表這些農地不會被改變用途,「但是政府放軟手腳,現在仍然請顧問報告,『揼波鐘』。現在農地好危險,囤地、填泥、非法改變土地用途,每日都發生緊,政府還要傾三五七年,政策出來十年八年,人都癲,被人破壞農地後,無法回頭」。多少農地才算足夠?「我不敢說實數,但合理推算方法,是用現有700、800公頃活躍農田做基礎,並預留土地予農業發展,再計算合理的,不是開天殺價。不止面積,更要計算農地質素,必須是優質農地。」他又直指有組織提出「三角短傳」方案是「無腦」,「他們提出拿農田起樓,攞郊野公園耕田。但你不是隨便有塊地就可以耕田」。

推廣農業 培訓新人入行

「我阿媽經常叫我不要鬧太多政府。」葉媽坐在一旁拿着兒子的新書露出欣慰的笑容,葉子林說:「我現在的定位是農業推廣,做得最多的除了寫作之外,亦做老師,培訓入行者。」不知不覺間,他的生命軌迹與父母重疊,化身一個滿腹經綸的田野農夫。

文//彭麗芳

圖//劉焌陶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