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大膽補位 藥材熬新藝力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22日

【明報專訊】中藥都可以變藝術品?狂也。前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掀起城中熱話,內裏當代美術館開幕雙展覽「拆棚」和「六種練習:蘇詠寶個展」亦正式開幕。前者由本地獨立藝術組織Spring工作室策劃,後者則邀請從未有任何個展的年輕藝術家初試啼聲,做法大膽。藝術主管Tobias Berger解釋,大館方針與西九M+或商業畫廊各異,坦言:M+不可為之,我們來做。

新秀「練習」 挑戰大型作品

懸浮是一種令人焦慮的狀態。四周是空間,但並沒有自由,被那無形的什麼束縛着。

但是,星星不也是懸浮在太空中嗎?沒有上面和下面,沒有左面和右面,沒有上升和下降,沒有懸掛,也沒有掉落。事實上,星星是在高速的旋轉和運行,互相牽引。

——〈六種練習〉董啟章

驚喜,大館「藝方」當代美術館兩個開幕展覽先後登場,其中「六種練習」乃本地年輕藝術家蘇詠寶,獲予可觀空間製作六件大型裝置。更甚,團隊邀請作家董啟章創作文字部分,跨界交流,為觀眾開拓多一重想像,並收錄於展覽手冊,大家到場記得拿一本!

「這件作品用了二十斤蘇木藥材。」藝術家蘇詠寶指着作品《第一部:連結》說。家於中環經營藥材店,從小已幫忙分類、切割、曬乾等工作,濃烈草本氣味伴她長大。對於區內大館「威水史」,她笑言反倒沒印象。蘇詠寶一家於二○一二年因噪音問題,決定搬往西營盤,藥材店亦關門大吉:「那時父母把所有東西搬至三百呎家中,包括百子櫃都『塞』進來,就像跟藥材店一起住。當時,我才決定以中藥創作碩士課程畢業作。數月後家裏仍想投身中藥世界,決定重開店子。 」

之前,蘇詠寶從未辦過個展。藝術主管Tobias Berger指於該畢業聯展看到其作,大為欣賞,遂邀請她為開幕創作一批全新作品,伯樂相馬,亦非常大膽。來自德國並在港從事藝術超過十年的Tobias Berger說:「最重要是,我們應該做商業畫廊做不到的東西。蘇詠寶用中藥作雕塑,幾年後可能變形,畫廊基本上不會合作。」蘇詠寶坦言香港年輕藝術家不易同時獲「製作費」及「藝術家費」,另更獲足夠空間的展廳,才可首次挑戰大型作品,跳出安全領域。

於資本當道的藝術世界,有錢都未必如此花。大館,即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乃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成立的非牟利公司,主打古蹟及藝術。Tobias Berger解釋大館正正填補商業畫廊及政府於明年開幕的西九M+博物館以外位置:「收藏是M+工作之一。觸及收藏,便要回看藝術家前作,評估其價值,然而大館卻無永久收藏,只辦展。加上老實說M+不能為一個從未有個展的年輕人辦首展,城內的年輕藝術家都會問why not me,哈哈。我們便少點負擔,更為前瞻!」

「拆棚」二創《攞你命3000》

首展亦看到大館當代美術館另一方向——支持本地獨立策展人。一同舉行的「拆棚」由Spring工作室策展,藝術品主要由其挑選。Spring本來是一個五年的非牟利藝術文化空間,主辦駐留計劃、展覽,現暫「關門及告一段落」。值得一提,策展人李綺敏更剛剛宣布將為明年威尼斯視藝雙年展香港館項目藝術家及策展人之一。

「大館前身的確有監獄,那不是一些很愜意(pleasant)的地方,藝術品亦回應了此等歷史,引起更多思考。」李綺敏解釋。

西瓜刀、單車鏈、火藥,加上「達聞西」凌厲眼神,你記得嗎?「拆棚」內竟播放港產片《國產凌凌漆》!李綺敏為大館挑選逾四十件作品,包括特別為展覽創作的委約作品。當中本地藝術家白雙全等人「二次創作」《攞你命3000》(二○一八年),找尋三百件一九九七年前有關物品,以流行文化窺看社會。

國際方面,作品有行為藝術之母Marina Abramović 與舊拍檔情人Ulay《訴說相似之處》錄影(一九七六年),後者用線縫起嘴巴。Ulay另一作品《藝術有一種犯罪感(柏林行動系列)》從美術館盜取畫作,佈置在一個土耳其移民家庭的客廳,引起遷徙人士處境的關注。作品顯然滲透罪與罰,難怪李綺敏在場刊中引用著名哲學家Michel Foucault,拉闊場地的權力意義。首展內容豐富,需心力及腳力欣賞,留意大館最新入場安排,平日(周一至五)若場內訪客少於三千五百人,便開放即場入內參觀(如同walk-in);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訪客仍必須憑入場證進場。

■「拆棚」及「六種練習:蘇詠寶個展」

日期:即日至8月15日(上午11:00至晚上7:00)

地點:中環荷李活道10號 賽馬會藝方 大館當代美術館

門票:免費

查詢:www.taikwun.hk

文:劉彤茵

編輯:陳淑安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