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小鎮突厥斯坦 世遺陵墓 朝拜東方麥加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23日

【明報專訊】中亞地區都充滿神秘色彩,自古以來,不同民族分佈在這片遼闊之土地上,在古絲綢之路所經之處,留下精彩之歷史痕迹。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南部,有個名為「突厥斯坦」(Turkistan)之小地方,可追溯至公元10至18世紀期間,突厥人散佈聚居的大片中亞地區。如今,定義為突厥斯坦的範圍雖然大大縮小,只屬於哈薩克斯坦南部城市奇姆肯特(Shymkent)附近、人口僅有10餘萬的小鎮,惟裏面一座至今仍未完成的陵墓,卻成為伊斯蘭教徒和土耳其人朝聖的神秘土地。

關於突厥斯坦,概念上確有點複雜。字面上,Turkistan之「Turki」指突厥,「stan」則是國土,合起來就有「突厥之地」之意。突厥在古時曾為一強悍而龐大的中亞遊牧族群,於約公元6世紀活躍於阿爾泰山一帶,其後分裂成東、西突厥,涉及範圍廣大。唐代李淵稱帝前,多朝皇帝亦曾忌諱東突厥,並以各種政策與之維持良好關係,以免國土受侵擾。唐高祖稱帝後,決心消滅這西北後患,終在約公元7世紀先後滅了東、西突厥。自此,突厥人漸漸游移到中亞各地,經年累月融入各地,包括現今之中亞五國及土耳其等地,當地一些人自稱流有突厥血統。由於涉及範圍大加上年月變遷,突厥族群衍生出各種差異,今長居在突厥斯坦的哈薩克人便主要為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後代。

穆斯林聖地 土耳其人視作故鄉

「Turkistan」之名,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土耳其。不少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均認為突厥斯坦和土耳其之間確有點淵源,但關係並不是如字面上那麼乾脆與密切,兩者不能完全混為一談。惟這次我在突厥斯坦之行,便有來自伊斯坦布爾的土耳其人同行。他告訴我小時候曾有讀過關於突厥的歷史;而在部分擁有突厥血統的土耳其人眼中,亦會把突厥斯坦視為「遙遠之鄉」。「對於突厥斯坦,在我來說有點熟悉卻又陌生,但能千里迢迢到突厥斯坦,倒有點奇幻的感覺!而在我們穆斯林眼中,這裏也是一個聖地。」信奉穆斯林的土耳其朋友說。

今之突厥斯坦,是位於南哈薩克斯坦州奇姆肯特西北約165公里,坐車約需2.5至3小時。約公元4世紀時,《漢書》記載這裏為康居國之夏都,中世紀時則成為哈薩克汗國之主要城市,當時稱作Yasi,至16、17世紀才改名為突厥斯坦。如今這個小地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當地一座亞薩維陵墓(Mausoleum of Khoja Ahmed Yasawi),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陵墓主人艾哈邁德‧亞薩維(Khoja Ahmed Yasawi)是公元11世紀末至12世紀中當地一位重要宗教聖人,是伊斯蘭教突厥蘇菲派(Sufism)的重要人物,曾居於Yasi。亞薩維在世時,透過詩歌及突厥白話向當地百姓傳播教義,將蘇菲派發揚光大,故備受傳誦,成為信徒眼中重要賢者。亞薩維去世約200多年後,當時的汗國君主帖木兒(Timur)決定為他修建大型陵墓,以取代舊有的小陵園。建築由1389年開始,因工程浩大,至1405年帖木兒逝世時仍未完成,陵墓工程停止,當時面貌亦保留至今。

我們的車子駛進突厥斯坦後,馬路上便看見橫跨在路上的牌匾。只有十數萬人口的小市鎮簡樸無華。雖然市內之古陵墓貴為世界文化遺產,到訪這裏的外國遊客依然極少,保留了小鎮的寧靜。鎮內沒太多可觀之處,我們到埗便直驅到亞薩維陵墓去。陵墓本身建在一座古老的城廓內,古代塔樓清晰能辨,考古學家相信護城城廓亦屬於古Yasi城鎮遺蹟。

閃亮拱頂 綠松石、彩釉磁磚鋪貼

未進城,大家的視線已被陵墓拱頂搶眼的閃亮藍色所吸引。帖木兒時期之建築外觀向來華麗不凡,這座艾哈邁德‧亞薩維墓更是開創帖木兒建築之始祖,及後在烏茲別克的撒爾馬罕等地發揚光大。其樣式始於波斯,當時帖木兒在建陵墓時,就是遠道由波斯的設拉子(Shiraz)聘來了馬賽克工匠、在伊斯法罕(Isfahan)招來了石匠和雕刻工匠建造。拱頂上和外牆用了綠松石和上了顏色玻璃釉磁磚,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但拱頂下就只有未鋪上馬賽克的土磚建築。圍繞建築走一圈,發現側面和後門的外牆其實已有鋪好了亮麗磁磚,形成前後強烈對比。這座半完成的建築,反而帶來了極大的意義,能讓後世一窺帖木兒時期典型建築的構建方式,留下精彩的考古線索。

巨型青銅器皿 墓室聖物

建築內共有35個室,包括主墓室及房間。站在大堂主墓室抬頭一看,直徑約18米的蜂窩式圓形拱頂(Muqarnas)為帖木兒建築的典型;大堂中央放了一個重2000公斤、用來放聖水的青銅製大型器皿,有說是由帖木兒所放,為墓中重要聖物。亞薩維的墓室則需往裏面走,安放在一扇漂亮通花木刻雕花窗後的墓室,屬教徒聖地,一般遊客不能內進,也不能對內拍照,只能透過木窗花一看。墓室旁設有清真寺,供信眾做禮拜。亞薩維墓在伊斯蘭教徒眼中地位崇高,更有東方麥加之稱譽,當地人指若到這裏朝拜三次,可相當於到聖城麥加一次,吸引不少哈薩克甚至中亞地區信徒前來朝聖。陵墓內其他房間放有昔日的考古遺物作展覽。

陵墓建築周邊有多座Yasi的遺蹟,包括古代澡堂、古老修院等,而一座被當地人視為仍湧出聖水的古井,吸引當地人喝井水以求庇佑。在當地導遊帶領下,一般約個多小時便可走畢整個世遺景點。回到景點以外的突厥斯坦,則有新建的遊客中心及人文博物館可參觀。

博物館旁有小型市集,因為哈薩克夏天炎熱冬天寒冷,攤檔都設在室內,售賣各種具民族特色的手信和具宗教特色的信物,還有土耳其相當流行的藍色「辟邪眼」飾品,以及哈薩克地道的毛絨帽子、圍巾等。攤子雖然都有講價空間,但即使未還價價錢已比哈薩克其他城市要平,但當中亦不乏淘寶貨,買時要靠眼光。

■旅遊錦囊

簽證:特區護照及BNO入境哈薩克斯坦均可免簽證停留14天,惟若逗留超過5天,需要到當地警局辦理入境登記,一般大型的旅館會協助住客辦理

航班:哈薩克航空Air Astana直飛哈薩克城市阿拉木圖(Almaty),機程約6小時多;若要到奇姆肯特(Shymkent)則可再轉乘內陸機前往,機程約1小時20分鐘。查詢:www.airastana.com

前往突厥斯坦:可於奇姆肯特乘巴士前往,車程約2.5至3小時。亞薩維墓則距巴士站約2至3公里,因當地只會說哈薩克語或俄語,乘坐公共交通溝通較難。不妨於奇姆肯特包車或找旅遊代辦安排,有隨行導遊講解及翻譯會方便得多

貨幣:法定貨幣為哈薩克堅戈(KZT),其他貨幣不通用,可帶備美元在機場兌換,1美元約兌340KZT

文:Joanne Cheuk(www.joannecheuk.com

編輯:王翠麗

電郵:travel@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