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污糟水果排行榜 可信?

文章日期:2018年07月01日

【明報專訊】麥博士認為憂慮農藥傷身也要講求科學理據,符合標準水平的微量農藥,食用時毋須過分擔心。美國組織EWG(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每年更新「最污糟生果」排行榜,今年登首位的是士多啤梨,理由是在其中一個樣本上檢驗出「令人震驚的22種殺蟲劑殘餘物;1/3以傳統方式種植的士多啤梨樣本上檢出的殺蟲劑達10種或以上」,類似排行榜一出,坊間隨之出現「被點名的生果有很多農藥,少吃為妙」的講法。麥博士提醒,除了知悉水果上有多少種農藥、水果樣本驗出農藥的比率有多高,亦應留意每種農藥留在水果的分量是否足以危害健康,才算較全面的評估。

怕攝入過多農藥吃不夠蔬果

其實這類排行榜在科學界一直引起爭議之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食品安全風險通報手冊」內就批評EWG是「利用恐懼而非事實」來製作排行榜。分子生物學學者Julianna LeMieux批評,EWG塑造有機食品不含農藥的錯誤觀念,並提出有研究比較農藥的每日最高攝取量,發現遠高於排行榜所列食品上的農藥分量,同時指出每種農藥對人類健康影響都不相同。營養學家Samantha Cassetty則提出另一種值得關注的角度,「真正的風險不在於攝入多少農藥,而是蔬果吃得不夠多」,並舉2016年一個美國研究為例,發現低收入者會因得知蔬果殘餘農藥的信息而減少購買傳統或有機蔬果的意欲,而EWG亦曾稱「注意膳食包含豐富蔬果,比吸收農藥的風險更重要。進食傳統蔬果遠比拒絕進食為佳。」

比起農藥如何威脅消費者的健康,麥博士說她更關心農藥在產地造成的生態影響,「如農夫日常接觸的農藥會否影響他們的健康,以及對蜜蜂等生物會否有何害處」,這些問題也許更值得我們憂慮與深思。

以洗米水混淡鹽水浸泡

梳打水的鹼性可分解農藥,有指洗米水亦是鹼性,麥博士反問:「點會係鹼性?」隨即做個簡單實驗(見圖),並指出許多以不同物質溝水浸水果的方法,「若是濃度低,成分超過99%是水,基本上跟只用清水浸沒太大分別」。如用濃度非常高的鹽水,更與醃生果情况相似,會令水果內的水分流失。

洗米水酸鹼度測試

一種說法稱洗米水呈弱酸性,再洗多次後,水會呈弱鹼性,適合清洗物品,麥博士以pH試紙測試,將測試結果的顏色組合與試紙色卡表對比,顯示洗第一次米及第二次米,得出的試紙顏色差異不大,均介乎pH值6至7之間,即弱酸性至中性,並非如坊間所說帶鹼性可分解農藥。

放點鹽在水果表面輕搓

「這是普通的物理作用」,麥博士認為如以鹽粒刮走水果表面物質來追求「零農藥」,但農藥會滲入水果皮,還不如削皮乾脆。另有人提出放兩勺麵粉在水裏刷洗水果,靠黏性帶走表皮雜質,亦是同理,「多此一舉,浪費麵粉這些食材也不環保」。至於用海綿洗水果,更添一重憂慮:可能海綿也不乾淨,水果愈洗愈髒。

牙膏當水果清潔劑

「牙膏從來都是家居萬能的清潔起污劑,不止是刷牙,牙膏有起泡劑,也有活性介面可清除污垢。」麥博士笑言,「如果像《監獄風雲》般拿牙擦逐吋擦,會起走表面的油性物質,亦有機會能洗走多些農藥」,但如以上所言,若想清潔到此地步,不如削皮,還不用聞着牙膏味把蘋果吃下肚。

清水浸半日

問了麥博士幾個「秘技」,她多番強調用水洗浸水果已很足夠,「水本身是萬用溶劑」,把買回來的提子浸水15分鐘,肉眼也已見到浸出許多污垢,「洗菜最一流,在街市買菜時,菜會乾得縮作一團,浸在水中15分鐘至半小時,菜會脹開,再用水冲,就可撞走雜質,水果就要看哪種,蘋果、提子不會脹縮,但花時間浸也可讓表面一些物質溶在水中,再用水冲已很有用」。浸久些也有機會令更多物質從水果表面溶出,但浸久了應換水,「不然只是塘水滾塘魚」。

文//曾曉玲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