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粵語「殘」片﹗ 梁醒波重現大銀幕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24日

【明報專訊】無論是「擔番口大雪茄咋,充生晒認經理」的小人物,還是豪氣干雲的黃衫客,梁醒波(波叔)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中,把諸多角色都他演活了。從文武生到喜劇大師,跨越粵劇舞台再到電影電視,波叔的形象成為上世紀香港社會的集體回憶。今年是梁醒波誕辰110周年,UA CineHub與香港電影資料館合辦「我們的波叔」放映節目,讓觀眾在大銀幕重溫波叔的精彩演技;亦有回顧展「梁醒波.伶影之間」,展示梁醒波不同時期的演藝歷程。

粵語長片常被戲稱為「粵語殘片」。梁醒波長孫梁智宏提起爺爺說:「他做的所有努力即是讓『粵語殘片』不『殘』。」

影展選擇《嬌嬌女》作為開幕影片,別有意義,波叔女兒文蘭(原名梁葆文)正有份演出此劇。文蘭自覺不適合演藝圈,1960年代已退出,今次因父親紀念展,她少有地出現在公眾面前。說起父親的演藝生涯「不需要多講,大家聽到『梁醒波』3個字都會帶笑容」。

聽到「梁醒波」都會笑

1952年,《娛樂之音》舉辦「梨園三王」選舉,梁醒波當選「丑生王」。梁醒波早期是粵劇文武生,後因身形轉胖改當丑生後,幾乎與所有名伶都合作過,其中與任白的仙鳳鳴劇團合作多次。是次影展放映的《紫釵記》,放映禮埸刊寫波叔「先以傳統丑角演繹書生崔允明,然後以花面及小武的形象處理黃衫客」,用較新的形式重現唐滌生筆下理想的古典情趣。資深影評人蒲鋒評價梁醒波《紫釵記》的演出時說:「演唐滌生的粵劇,角色也和他慣演的丑角有點不同。《紫釵記》兩個角色,落泊儒生崔允明有他不屈的一面,黃衫客是豪氣干雲的貴胄,他都演得比較認真和莊重。」問起梁醒波從戲台走入電影銀幕、粵劇戲曲片的興起是否因為粵劇走下坡路?蒲鋒並不這樣認為,因為「粵語片自1930年代出現,粵劇一直都是粵語片的重要來源,最早期的一部粵語片《白金龍》已是如此。然後薛馬(及其他紅伶)名劇的大量改編,早在30年代已出現」。

波叔以即興演出聞名,蒲鋒說:「其實傳統戲班訓練出來的人,都慣於即興演出,因為二三十年代粵劇演出的是『提綱戲』,很多時只有個大綱,一場戲有時只會指出用什麼排場,沒有對白曲詞,要由演員自度的。」至於波叔演粵劇中的喜劇時有夾雜英文,「一般來說,難免會破壞氣氛,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蒲鋒看過波叔在電視台與李香琴合演的《審死官》,用英文便用得很有趣;「又如《鳳閣恩仇未了情》的劇情相當離奇甚至有點瘋狂,夾點英文亦並不妨礙。」

「我未出娘胎已經吃戲班飯」

波叔曾說:「我未出娘胎已經吃戲班飯。」但他不僅是粵劇老倌,也是電影中的呆佬、老闆、紳士、惡霸。在演非粵劇戲曲片的一般電影時,蒲鋒認為他「用的是一種生活化的演出,這與他舞台上的表演是不同的」。不僅是波叔,「所有粵劇伶人演電影,都知那是另一種表演方式,要用一種屬於電影的表演技巧。任劍輝在自傳提到她演電影時自覺地調節,我們看新馬仔演喜劇明顯學差利等」。《嬌嬌女》中波叔將大哥高寧的宅心仁厚,作為「老婆奴」時與大嫂之間的鬥氣鬥趣演繹得維肖維妙。

提及梁醒波另一成功的演出形象「呆佬」,蒲鋒認為是波叔為角色添上一種童稚的天真:「我們像看一個孩子面對世界,他無法應付時我們包容甚至心痛,他從簡單的事物中得到的喜悅也令我們寬懷。」

■「我們的波叔」梁醒波誕辰110周年回顧展

日期:即日至8月26日

地點:UA iSQUARE

查詢:http://www.facebook.com/uacinehub

■「梁醒波.伶影之間」展覽

日期:即日至10月31日

地點:UA iSQUARE

查詢:http://www.facebook.com/uacinehub

日期:即日至10月29日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1樓大堂

查詢:2739 2139

文:彭月

編輯:陳淑安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