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Ways of Urbanist Seeing(14)﹕霓虹漸暗 香港街頭變幻時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26日

【明報專訊】(Ways of Urbanist Seeing(14))

未必人人有能力或權力改造身處的空間,但人人都有能力改變觀看城市環境的方法。將一種視角帶到城市一隅,就可發現別樣的路線跟風景。

行.佐敦

「光代表了城市的生氣、靈魂。」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郭斯恆如是說。

他口中的「光」來自霓虹燈,「談這些招牌,一定要說從前」。

八、九十年代的紙醉金迷,現在已收進招牌散發那迷朦柔和的光裏。

我們在繁華佐敦,抬頭見餐廳招牌底「通宵營業」四個小字,亮——滅——亮——滅,不定地閃,可以說成消逝中的美,也可以當作城市夜裏始終不息的心跳。

霓虹招牌櫛次鱗比的街道,讓外國電影人為之着迷,郭斯恆在新書《霓虹黯色》中提到一九九五年動漫版《攻殼機動隊》以此營造未來城市的Cyber-punk美學。外國人眼中的異色,是香港人每日路過的尋常,「正因為我們太慣,即使失落與遺忘,也不為意」。郭斯恆說要以陌生的眼光觀察城市,「例如去開旺角,就到沙頭角走走,找找路,周圍望,個人的觸感會變得敏感,再將這份敏感帶回自己熟悉的社區,就會有新發現」。

又或者借來放大鏡般的視角,也可以有新鮮陌生感。書中詳細記錄尖沙嘴、佐敦、油麻地、旺角、太子三百四十五個招牌,分析字型、圖案、外框、位置,尋設計圖、訪老師傅,光是橫向招牌的形狀,就已歸納出二十八種:直角曲尺、扇形、旗幟形……由郭斯恆偕負責新書項目統籌的設計學生邱穎琛帶路,走在他們記下了九十六個招牌的佐敦,讓我們重新好好看這喧雜市區一眼。

一邊宣傳 一邊清拆

沿佐敦道鑽進德興街,許多招牌暗下來,「卡拉OK夜」沒了「總會」,只有一組桑拿生意的招牌保養得好,橫向伸出街一個,正門又是更大更耀眼的一個。巨型招牌現已逐漸減少,除了被白刺刺的LED燈逐漸取代,也在二○一○年屋宇署實施招牌清拆令之後清拆得快。郭斯恆認為旅遊發展局以霓虹燈宣傳香港,「卻不斷拆自己招牌」,政府應更積極保留這種街頭視覺文化,甚至可參考古蹟的評級制。走進白加士街,城市研究人黃宇軒見到「老地坊夜總會」桃紅挑白線的幾個大字,笑言記起總跟朋友約定「老地方見」。郭斯恆說霓虹招牌聯繫了區內人的歸屬感,「我們常常撞口撞面唔覺,所謂城市的歸屬感、對社區的依附,正是每日路過及所做之事」,認得一塊大招牌,便能認得一條街,關於城市的記憶由此積疊。

還是拉開一些距離來看霓虹的美。翠華餐廳堂皇的三塊招牌,建築物牆身有一個,彩色連茶啡杯圖案的那個最燦爛,轉角還掛了一個,邱穎琛介紹彩色招牌的字體用上「雙鈎加內框」設計,郭斯恆則提示我們往佐敦道看出去,「百老滙舞廳」黃字採「雙鈎加平行線」,亦即在字內加入斜線令字體更顯眼。北魏體大氣穩重,每字以紅色八角形框住,卻添一份精巧,令整體不顯老成,另兩個招牌又各有心思。

霓虹光並非油尖旺獨有。深水埗天鵝湖桑拿的天鵝、荃灣巴黎賓館的巴黎鐵塔,都見招牌師傅的手藝。還有西貢、灣仔、九龍城……書中記錄了一些,可能你家附近也有一個。郭斯恆教路如何記錄招牌,有圖案的,先近拍圖案看設計細節,再拍招牌全貌,別忘了拍招牌所在的大廈及周遭環境,就像翠華其中一個便巧妙地利用了建築並排之間突出的側牆,招牌置於牆上,不必搭支架,亦是特色。招牌亮起,拉開了城市夜生活的帷幕,不如今次反過來,體驗另一種「夜生活」:待天黑走到街頭,細賞招牌光。

文//曾曉玲

………………………………………………

視.城市氣氛與霓虹招牌

上回到尖沙嘴鐘樓外思考「高度觀光化」(hyper-touristic)的空間後,這次我們去想一個關連的問題——如果「高度觀光化」的場所和人的活動幾近讓人忘記身在何處,那在全球化的時代,有什麼元素最突顯一個城市的殊異和特質?有什麼讓人站在一所城市各個平凡角落,都「嗅」到相近的氣息,猜到那是何許城市?除了地標、交通工具(如三藩市的電車)和天際線等典型的標記,近年有都市地理學者談到抽象的概念和問題:是否真有「城市氣氛」(urban atmosphere)這回事?

霓虹招牌功能喪失

那些討論從atmosphere這個英文字原來的意思出發,人們覺得在「呼吸一個城市的空氣」,指向跟移動和光影相關的細節。這讓我想起,澳洲學者與藝術家Hugh Davies有關過去近四十年來,電子遊戲如何再現香港城市景觀的研究。將香港放在虛擬世界裏面的遊戲汗牛充棟,但打從第一款簡陋得讓人失笑的殺手遊戲,為了讓人感到「這真是香港!」,最被放大與強調的,肯定是香港大量與密集、寫滿繁體中文字的霓虹招牌;只要招牌夠多,人們多少就會覺得那是香港。不過這種「五光十色」有別於天際線上大廈的光和大型廣告板,也有別於「幻彩」和煙花,「五光十色」舊日原本指向的,是立足街道的視點才見到、為了吸引市民進入店舖消費而成的街道風光。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先讓世人將一處地方等同於霓虹之城的,是拉斯維加斯,但有別於該地將霓虹依附在整座建築物的主題樂園式「浮誇」,香港的霓虹招牌相對「踏實」和功能化,它們亦與香港的高密度樓宇共存,緊密地集合在街道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郭斯恆(Brian)新近出版的《霓虹暗色》,將其團隊的計劃定義為「街道視覺文化」的研究,就精準地突出了香港跟拉斯維加斯的不同,後者是讓人開車在大路上遙望的景觀,前者則是逛街和散步時,讓人慢慢沉浸在其中的「光景」。

見證香港起飛歷程

跟拉斯維加斯不同,香港的霓虹招牌,近年因建築物安全的考量而持續被清拆,霓虹在街道正消逝,而這也是Brian開展其研究的原因。進一步去想的話,霓虹招牌的「實質」功能也許同在消失,吸引人消費的是龐雜的資訊和廣告,大招牌的招徠作用,今天的我們只能靠代入那個年代的生活去想像。無論是南來的霓虹工匠,還是舊日建築條例剛好容許,都與香港這個城市在冷戰時代突然「起飛」的歷程配合,好像天時地利人和構成的巧合,觀看霓虹,也像察看香港曾經有的「例外」和「奇蹟」,反之,霓虹招牌的逐步消逝,也像扣連香港切實成為大都會後,終於成了just another city的軌迹。

文//黃宇軒

………………………………………………

【仲想睇多啲?】

同樣由Brian的團隊策劃,這展覽介紹在未有電腦的年代的招牌設計流程。展覽也提醒,今天以霓虹作為視角去看城市,可看到城市過去的歷程生成。

「設計奇觀——香港正稿時代」展覽

地點: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Gallery D

日期:即日至8月30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你睇到啲乜?】

一種看城市的視角,不會只適合一個地方。如果你帶着我們介紹過的視角(或你自己發掘的ways of seeing)到香港其他地方,看出一點獨特、趣味或美麗,請用手機或相機拍下來,寫一句你眼中睇到啲乜,傳到sunday@mingpao.com,今期阿明分享在沙田拍下的「車窗望」,在交通工具上看不斷轉換的景色,是我們觀看城市最熟悉的方法之一。

圖//黃宇軒、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