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從愛沙尼亞身分證 預示智能牙刷收集口腔數據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26日

【明報專訊】人口僅有130萬的小國愛沙尼亞,被譽為全球最高度數碼化的國家,前總統易維斯更驕傲揚言只有三件事不能在網上辦理:結婚、離婚和土地買賣。這要歸功國家政策「Once-Only Principle」。政策「資料不用輸入多於一次」理念,務求讓國民再也毋須經歷繁複沉悶的填表步驟,需要的只是一張智能身分證。當地身分證記錄市民的個人資料,再加登記,甚至連消費紀錄亦能包攬在內。愛沙尼亞看似走得很前,有香港物聯網業內人士卻認為未將個人數據連結起來,尚未發揮數據的價值。回看香港,物聯網發展情况似乎仍在起步階段,我們可以怎樣想像未來的景象?

一張身分證 搞掂日常大小事

「他們的身分證真的很方便!」港人Wing去年下嫁愛沙尼亞長大的Hardo,雙雙遷回愛沙尼亞之前,曾暫居澳洲。她憶述,當時Hardo獲愛沙尼亞公司聘用通知,收到電子檔合約後,將身分證插入電腦,輸入代表數碼簽署的密碼,合約便正式生效,身在境外,省去將文件來回寄送的時間與麻煩。後來正式居住愛沙尼亞的日子,身分證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亦連番帶給她驚喜。「記得上年在愛沙尼亞時,我先生收到投票選舉的信,投票當天,我問他有沒有到投票站,他跟我說大部分市民都不會去投票站投票,因他們只需要在電腦上按幾個掣,過程約一分鐘便完成,方便快捷。」

網上投票 睇醫生 消費 辦理銀行文件

愛沙尼亞二○○五年首次推出網上投票,當年僅得2%投票選民使用網上方式投票,政府帶頭作用多年來卻漸見成效,二○一四年網上投票的選民佔總數三分之一。政府一直大力推動數碼化,Wing指出,瀏覽政府網站時,只要將身分證插入電腦並輸入密碼,所有個人資料便一覽無遺,「例如父母和配偶的姓名、地址、擁有的物業、保險、藥方,以及過往曾經申請過的政府文件等等。」身分證將個人資料整全記錄,帶上身分證,讓她在看醫生、到銀行辦事時都毋須填表。除了個人資料,她驚歎消費紀錄也能一併儲存於身分證內,「當我們到不同的商舖購物時,很多時也有一些所謂的折扣卡或積分卡,但在愛沙尼亞,只要用身分證在商舖登記,所有的記錄都會在內,不用攜帶那麼多卡出門。」

物聯網收集個人數據

愛沙尼亞政府致力發展數碼化,放諸世界已相當具前瞻性,「互聯網講的是信息交流,物聯網則是將現實物件都連上網。」香港物聯網商會會長莊毅堅(Wilson)指出,互聯網始終要靠人手輸入資料,物聯網則在安裝裝置後,將現實世界的不同事物連結至網路,自動化操作,讓用家即時收集資料和分析數據。回看香港,特區政府亦銳意將香港變成智慧城市,去年底更煞有介事地公布智慧城巿藍圖,勾畫未來五年發展計劃。物聯網服務供應商Thinxtra香港總經理孫國權(Joe)說:「如何令事情變smart,其實要focus on network。網絡對於智慧城市很關鍵,因為網絡連繫所有。」

5G傳輸更快 成本較高

有關網絡發展,香港近月傳出推行5G流動服務消息,通訊事務管理局早前公布最快在今年年底至二○一九年年初分配頻譜,預計明年四月開始使用5G流動通訊網絡的其中兩個頻段。高速傳輸世代快將來臨,可會為香港帶來新局面?Joe指出,5G的頻寬比現有的4G再進一步提升,意味數據傳輸的速度加快,有利戶外錄像傳輸及廣播,比如為車聯網發展提供重要基礎,「車與車的溝通、車與運輸系統的溝通一定要用5G。當兩部車快要撞,透過5G很快溝通,大家或可及時煞車。」

二人認為物聯網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卻雙雙指出單靠5G不足以照顧所有應用。Joe解釋,5G頻寬更高,傳輸距離因而更短,需要建設更多機站以覆蓋不同範圍,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亦因為頻寬高,耗電量變相更大。「物聯網有很多應用不用高頻寬數據傳輸,而裝置長期亦只需處於閒置狀態。」他以煤氣「抄表」為例說明,指如果安裝自動讀表系統,以5G通訊網絡發送每家用戶每季度的數據,根本不可行。除因每月替每戶繳付網絡月費成本高,讀表裝置亦因不必要地持續不斷發射數據而耗電,「總不能頻頻到客人家裏替裝置電池換電。」

部分工種將被取代

Wilson和Joe均認同物聯網發展同時需要另一種技術——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率廣域網路)相輔相成、互相補助。顧名思義,LPWAN(低功率廣域網路)頻寬低,耗電量低,傳輸距離亦更遠更寬廣。Thinxtra代理的Sigfox網絡屬LPWAN,更特別針對降低耗電量方向設計。Joe繼續以上述煤氣報表例子說明,指 LPWAN因為傳輸距離遠,毋須太多機站亦足以覆蓋大範圍,成本大大減少。另外,此應用需要一個「定時定候」才回報讀數的系統,他們的裝置設計成不操作時會自動進入睡眠狀態,進一步節省電源。他指業界正研究利用光源發電,成功的話,更永久毋須換電。

靠感應器追蹤器配合

「要慢慢做,因為需要整個Ecosystem建立。」Joe指物聯網應用除靠網絡鋪展,亦需要各類感應器、追蹤器配合。「比如我們的裝置『Oyster』,是GPS追蹤器,物流公司想實時追蹤貨櫃去到哪裏,以前做不到,因為貨櫃沒有電源。『Oyster』安裝到貨櫃,用筆芯電可以維持五年,隨着貨櫃移動回報自己的位置。」他指出,在某些應用上更能節省人手,比如部分外國迪士尼公園在垃圾桶內安裝裝置,感測滿溢程度,回報系統,通知相關員工清理。另外,亦有裝置發揮預警作用,減少損失,「將可以量度濕度和酸鹼度的裝置放在泥土裏,早前澳洲的旱災,有農民因而及早察覺,提出急救方案。」另有裝置針對職業安全設計,安裝在工人頭盔內即可定時回報其體溫,亦能實時檢測他們所在的高度,預防中暑或意外後因無人發現而失救。

至於香港應用,他指現時多見於物流運輸業、建築業和物業管理範疇,「例如將感測震動的裝置安裝在門上,就能監察有沒有被打開過。有裝置也可以檢查樓宇結構有沒有出現傾斜。」就此,他預見部分工種將被淘汰,「香港人工高,物聯網的應用可以節省人力資源,而且毋須投資很多錢就可以improve operation。」

大數據讓第三方埋單

「愛沙尼亞的例子是數碼化,數碼化發展了很久,現在要談的應是『數字經濟』、大數據。」Wilson留意到,現時物聯網的應用,比如建立自GPS和遠程解鎖技術的共享單車,雖能為人帶來便利,卻只聚焦在實際解決問題。又如智能手表記錄個人身體狀况,收集的數據雖能讓人更能掌握自己身體狀况,卻尚未發揮數據更大價值。他認為應再踏前一步,將眾多的個人數據連結,得出大數據,或可歸納出某些現象的規律,「利用智能手表、空調、馬桶、雪櫃等實時採集數據後,可以將個人健康狀况更立體化。一個人的數據價值和產生的意義不大,當大家連結,才可以看到一個地域的人健康狀况有什麼差異,可能發現吃了什麼會對健康有什麼影響。」他更大膽推想大數據放諸跨行業應用,比如將數據與家庭醫生系統連結,透過預防疾病紓緩醫院壓力;當數據與保險業系統連結,亦有助根據投保者的生活習慣更公平釐定收費。

「去中心化」個人自主參與

香港重視私隱保護,Wilson讚譽香港是世界性數據中心,指物聯網的精髓卻正正是數據,嚴密的保護固然限制創新,然而他認為窒礙物聯網發展更大的桎梏,是時人被舊有經濟模式綑綁的思維。他留意到近年的商業模式漸見改變,某些零售企業已不再透過精明地降低成本和提供優質售後服務,不純粹靠實際買賣營利,「物聯網可說是靠買賣以外的第三方埋單,先燒錢,再賺錢。」他指關鍵在於有多少人參與、造成多大影響力,由此累積商業價值吸引投資者,利用不斷吸引新資本營利。「羊毛以後可能不再出自羊身上。」他預想有一天,當能夠收集個人數據的高端科技開始普及,收集口腔數據的智能牙刷、採集排泄物數據的智能馬桶等紛紛應市,產品可能不用付錢購買,而是由用戶選擇是否以共享個人數據交換。「這區塊鏈的概念,是先將個人數據收集,就像寫在帳簿,但因為有鏈鎖定,內容無法竄改。數據是鎖上的,每次需要經你同意才開鎖。」他認為如此「去中心化」的物聯網可讓每個人主導決定、主動參與,激發活力,而且有限的資源可以透過共享,更好的善用,「但關鍵是,還在等待這樣一個可以此持續營利的商業模式。」

【5G篇】

文//潘曉彤

圖//受訪者提供、KavalenkavaVolha@iStockphoto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