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之謎﹕「打不死」小強 不吃不喝撐足40天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31日

【明報專訊】香港常見的蟑螂有三種,包括美洲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身長4至5厘米,常藏匿於溫暖而潮濕的地方,如污水渠口、溝渠;德國蜚蠊(Blattella germanica),身長約1至1.6厘米,通常藏於乾爽地方,例如廚房、廚櫃;以及澳洲蜚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身長2.5至3.2厘米,愛藏於廚櫃等較乾爽的地方。

早人類3億年誕生

大家都說小強很頑強,《當蟑螂不再是敵人》(The Cockroach Papers)作者便從科學、歷史與文化角度,解讀蟑螂的生存策略。據書中所說,蟑螂比恐龍早出現1.5億年、比人類早3億年。最早的蟑螂化石,可追溯到西元前3億2500萬年的石炭紀時代。

當蟑螂被踩死或壓扁時,會噴出帶點濃稠的米白色液體,其實這是蟑螂的脂肪體。書中道,「脂肪體相當於蟑螂的儲糧,食物充足時,脂質與蛋白質會儲於脂肪體內,如果欠缺食物來源,脂質與蛋白質就用來支持肌肉活動,為身體提供養分。脂肪體如人類的肝臟,除了把食物轉換成胺基酸,還有其他代謝作用,包括分解有毒物質」。

蟑螂不挑食,膠水、糞便、頭髮、腐葉、紙張、皮革、香蕉皮、甚至其他蟑螂屍體等,都是牠們的食物。

德國蜚蠊若只喝水而不吃,可以存活45天,不吃不喝亦可活兩周以上。美洲蜚蠊只要有水就能存活90天;實驗室裏的美洲蜚蠊,就算不吃不喝也能活40多天。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生活科學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