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土壤差 亂挖坑 塌樹死因豈只短根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23日

【明報專訊】超強颱風山竹來勢洶洶,全城高度戒備,市民紛紛傾巢搜括膠紙,為玻璃窗貼上如符咒般的記號。颱風洗禮下,躲於室內祈求家室安寧的我們,可有想到街上的樹木,只能以它們的身軀頑力抵擋風雨?香港種植和維護樹木的方式多年來一直為人詬病,這次風災遺下的,除了大量有待清理的殘枝,一地塌樹枝葉、鬆動的泥土和空洞的樹穴,反映出城市植樹的什麼問題?

政府種樹目的為何?

山竹吹襲香港,災後社交平台上貼滿大樹以不同姿態折斷倒塌的照片。根據發展局上周二(九月十八日)書面回覆,暫時收到14,799宗塌樹報告,當中有十一棵屬政府古樹名木冊內的樹木。教育大學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災後趕赴多區塌樹現場視察,他無奈道:「外國很多地方,大樹倒下一定要向政府提交報告,分析導致樹木倒塌的原因。」他慨嘆每次颱風都沒有讓政府汲取教訓,未有整理分析改良植樹方式。「很多城市樹木數量比香港多數十倍,美國東岸經常颳大風,歐洲、德國、法國、英國都經常吹大風,倒樹也沒那麼多。」

樹藝師徐沛源認為,颱風致使大量樹木倒塌,關鍵是政府種樹的目標不明。「如果為了美化和綠化,其實很成功,櫻花、風鈴木、大棠的紅葉都很多人喜歡,但防禦風災,我們有沒有視之為種樹目標?」他指近年有人提出將本地品種取代台灣相思,為的是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認為這也是好事,「訂下不同目標,就會有不同的策略和行動」。「但這次風災告訴我們,只以綠化為目標是不行的,綠化的目標和要求,應付不了風災。」

大樹頭重腳輕易倒

日常貌似健康的大樹,為何面對風災卻不堪一擊?詹志勇解釋樹是累積體,尤其近年多種的榕樹,它們天性堅毅,在劣境中仍會盡量吸收養分、頑強生長,每年逐點累積,可以生長至幾十米高,「頭十年八年可能沒事,長大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倒下,你看這次倒塌的很多都是比較大棵的榕樹」。他警告不要因為榕樹壯碩而輕視,它們生長到一定程度時若頭重腳輕,重心不穩就易倒下。風災過後,滿街的樹幹連根帶泥翻起,我們方才知原來市區大量的大樹樹根在淺窄的樹穴生長,詹志勇形容為「用花盆種樹,不過將花盆放在地下」。

小樹枝椏不敵強風折斷他認為情有可原,但大樹倒下應能避免,這次塌樹數量之多亦無關樹種錯配問題,雖然大風位置不宜栽種木質脆弱的樹如大葉合歡,或因枝葉茂盛產生「風帆效應」的細葉榕,但是次颱風風力強勁,已無「食風位」之分,「這次山竹塌樹有pattern,似乎都是路邊鋪了硬地的地方,即是說泥壓實了,加上框限種樹的位置很小很窄,根就困在樹穴裏」。樹藝師徐沛源亦認同樹木種植到一定高度和闊度,需修剪或調整更換生長位置,「要保持比例,種在盆裏沒有問題,但要有目標大小,太大太高其實一直積聚危險」。他批評政府「有枯枝就修剪,打風斷掉就掃除」,任由樹木天生天養。

樹根並非愈深愈好?

樹穴淺窄固然令樹根生長環境不理想,徐沛源亦希望釐清坊間對樹根向下延伸的錯誤想像。他表示,樹穴深度並非問題癥結,因為隨着生長,樹根的重量增加,會將泥土愈壓愈實,加上泥土深層未必能供應足夠氧氣,且泥土底下的石層易積水,樹根自然為爭取更理想生存條件不往下延展,而向四方八面伸展,「多生幾隻『腳』好過一隻『腳』生到底」。他翻看外國許多樹根的示意圖,均標示根部範圍可以伸延至滴水線(即樹冠拉一條垂直線到地)以外,但深度一般不會超過一米。另外翻查專書,只聞樹木地上部分與樹根體積比例約為五比一,與坊間所傳外露高度與樹根深度無關。

詹志勇則指樹木理想的狀態,應是「樹冠有多大,樹根散到多遠」。香港路邊狹窄,現實情况看似不利,他參考外國做法,提出三個建議,為城市樹木締造較理想的生長環境:

土壤走廊(soil corridor)

城市窄長的道路旁多是馬路,為避免路面下陷,往往會將泥土壓實。當樹木根部無法向左右兩旁馬路底伸展,可提供前後延伸的空間,製造一條土壤走廊,不壓實泥土,用加入有機質的優質土壤滋養樹木,再以鋼筋石柱支撐,於路面蓋上可掀起的混凝土路板,方便定期補充堆肥。另外,亦可以堅固塑膠如堆積木般砌出一格一格的soil cell,取代鋼筋石柱,同樣於路面建設活動路板,兩者都能避免泥土被壓實,並提供足夠空間讓樹根生長。

樹根隧道(root channel)

香港地底滿佈不同管道與電線,未必處處適合建設土壤走廊,可以置入如排走雨水般的大管道,在管內放置優質土壤,吸引樹根往裏面生長,即使必須壓緊地下泥土,依然可以在管內提供較理想的生長條件。

石仔撈泥法(structural soil)

石頭可以承受重量,當地面鋪設混凝土道路,將小石混入地下泥土,樹根便可以穿過石縫,從縫隙的土壤汲取營養,同時亦有助穩固樹身。石與石之間的接觸點能承擔一定重量,空隙填置優質土壤便能讓根部健康生長。

鹼性土植樹 難提供養分

多年來從事香港城市土壤研究的詹志勇,一直狠批本地土壤質素,在過往收集的樣本中,發現除了有機質少得可憐,酸鹼度亦「鹼得離譜」,「我驗過超過一百個樣本,大部分是鹼性,部分甚至強達pH9、10」。他指正常熱帶地方的天然土壤酸鹼度應為pH 5.5至6.5,亞熱帶植物需要微酸泥土生長,鹼性土壤含有的微量元素無法分解釋放,會令植物營養不足。 

摻入建築廢料 土壤變鹼

「為何香港的泥土那麼鹼?因為城市土壤摻入大量建築廢料,建築廢料主要成分是碎混凝土和碎批盪,有大量石灰質在裏面。」他指摘政府的樹木管理水平低,往往「種完就走」,只集中於修剪,卻未有完善的土壤管理,「沒有soil management根本不會是proper的tree management。農夫都不會只顧菜棵,不顧泥土」。

根據前線經驗,徐沛源認為部分政府部門對土壤的要求已逐步提升,合約對泥土與有機質(例如堆肥)的比例亦有一定要求,而且列出的有機質亦符合樹木所需。他曾獲同行告知,房屋署的程序甚至會安排官員現場監督種植過程,「要在他面前把有機質混到泥土裏,他甚至有權抽取樣本檢驗才決定是否『收貨』」。不過,他亦認同政府的土壤管理尚有許多需改善的地方,比如沒有將定期堆肥納入既定程序,而且即使補充,一般亦只在表面加入堆肥,「幫助樹木回復健康,可以在根圈附近泥土挖窿,將堆肥泥混泥後填回去,讓樹多生根,這樣的簡易技術,可供參考」。但如果只放堆肥在泥土表面,蚯蚓等土壤裏的生物雖然可將堆肥帶到泥裏,但過程緩慢,雨水亦會輕易將泥土表面的堆肥冲走, 加上土壤中的微生物不出數月已能將堆肥分解,必須定期補充,建議用經年不會化解的生物炭改善土質。

徐沛源認為颱風過後,市民急於歸納倒樹原因,如將短根視作塌樹成因,當中理解可能過於簡化,其他過程如培苗和灌溉都影響樹根發展。他引用德國物理學家Claus Mattheck的樹木力學理論,解釋雨水產生的潤滑作用可引致倒樹,比喻如雲石地面濕滑,跌倒風險也會增加,「走路時鞋子與地面的摩擦力讓我們站穩和前進。當雨水浸在樹根與它們抓緊的泥土之間,會令兩者接觸的範圍及對抗風力的摩擦力減少,強風撞來就更易倒下」。他相信如果沒有下雨,短根樹不一定會倒塌。

粗暴挖坑 損毁樹根

短根樹令人人惶恐,徐沛源着大家仔細察看,部分所謂連根拔起的樹,拔出的短根可能只是根的一小部分,負責傳輸而非吸收水分營養的部分,末端仍藏於泥土中。詹志勇亦指出從根部的狀態可以推斷倒塌的不同成因,據他觀察,是次部分塌樹樹腳位置齊口斷掉,不見太多泥和根扯上來,可能是由於真菌感染所致。他指因為地底水、電、通訊、污水、食水、煤氣等管道需要修繕或增減,每年馬路開坑多達四萬次,過程粗暴,不會避開樹根,往往直接用挖泥車的泥斗亂挖,「挖到樹根爆晒爛晒,真菌當然乘虛而入」。樹根發霉,倒下時自然不會扯出完整樹根。

資料來源:詹志勇、Routledge Handbook of Urban Forestry、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uropean Counci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hools)

大樹倒塌有迹可循

颱風過後,市民猶有餘悸,恐防路上大樹隨時倒下。詹志勇認為大樹的倒塌有迹可循,不必杯弓蛇影,應用理性、科學的方法分辨,若出現以下情况,便須加以警惕,遠離相關樹木:

1. 斷枝未全然斷掉,有樹皮扯住,垂吊半空(圖一)

2. 樹枝斷掉,但在枝椏位置擱着,可能突然滑落

3. 主幹呈裂痕,或明顯扭曲。主幹扭曲代表木質變弱,纖維與纖維之間開始鬆脫

4. 主枝爆裂或扭曲,甚至與主幹的丫位扯開

5. 樹呈現傾斜,傾斜達十數度甚或更多(圖二)

6. 樹腳底下的泥土鬆起或出現裂縫

文 // 潘曉彤

圖 // 潘曉彤、受訪者提供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