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從外國劇借回香港感覺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28日

【明報專訊】上星期讀到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退休教授馬傑偉的評論文章,他認為近期各個本地電視台乍現生機,有望令觀眾重新愛上看電視,更可幫忙重構港人的身分認同,甚至有助紓緩社會的不滿情緒。文章在筆者的社交圈中廣傳,對於馬教授的觀點,我認為值得商榷。剛巧現時身處英國,看到以香港為背景的電視劇Strangers,就不妨以此作為拋磚引玉的起點。

堆砌Very Hong Kong符號

由itv製作的懸疑劇Strangers講述一個英國教授的妻子在香港遇意外身亡,當他來港善後時,竟發現妻子的另一面,他決意留下來尋找真相,遂捲入漩渦。雖然劇集只在英國播映,但在香港亦引起不少關注,不但因為它在香港取景,更因為黃秋生和曾江有份演出。劇集首播當天,itv更在社交網站以中文介紹,令網民覺得好感動。

八集長的電視劇已播出三集,口碑只算普通,部分評論甚至認為劇集以香港作為背景已是最大看頭。當然,以香港人的眼光來看,Strangers勾畫的不完全是香港,只是堆砌關於香港的符號:維多利亞港、刺眼的霓虹燈和街道的暗角、危險重重的重慶大廈、裝修風格仍停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警署、不諳英語又不友善的售貨員和侍應……但對於外國觀眾來說,這一切都Very Hong Kong。不過,Strangers亦有意無意加入一些令香港觀眾有共鳴的情節:官商勾結、警黑一家親,甚至提及雨傘運動,這都令香港觀眾受寵若驚。但,究竟是從何時開始,我們竟然要從外國的電視劇,才能重獲這陌生卻熟悉的「香港人」感覺?

讀大學時早已讀過馬教授對於電視和傳播學的理論,他認為電視作為最入屋的傳播媒介,能夠有效營造共存感(大家討論同一節目)、建構身分認同,以及打破社會各階層的隔閡,七十年代末《網中人》成功塑造「香港人」和新移民「阿燦」是最經典例子。但隨着香港回歸後,電視建構的身分認同,明顯地不再以「香港人」為本位。雖然從近期出爐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看來,不少本土味濃的節目都得到觀眾認同,問題是這些節目質素高但收視低,講到最多人追看,依然是《延禧攻略》,它掀起的熱潮,連口裏對內地說不的香港人都不能抵抗,令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恆常播映內地劇集,甚至其他類型普通話節目之安排變得合理。此外,大台利用旗下所有頻道硬銷高鐵、軟銷大灣區;政府也愈來愈懂利用電視節目和廣告宣傳政策。恐怕不用太久,本地電視就能完成任務,令大部分港人不再抗拒「大灣區人」這身分。

至於香港人身分認同嘛,我們最後只能向外求。Strangers雖然不太香港,但仍然比《再創世紀》等合拍劇描繪的中國香港順眼。較早前美國網媒VOX的香港紀錄片,更被不少網民認為比香港人拍得更地道更深入(這當然不是因為洋人比我們更了解香港,而是多得團隊中有個香港仔做資料蒐集)。在殖民地時代,我們利用香港這借來的空間和時間,建構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在後殖民時代,我們卻要從其他陌生的空間和時間,借回「香港人」這熟悉的身分和感覺。你說悲不悲哀?

文:梁慧思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