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知多啲:炮山≠花炮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02日

【明報專訊】以往香港不少傳統節慶中,都有搶花炮這環節。現時很多人在節慶中見到的「花炮」,其實與昔日用來搶的花炮是兩回事。

花炮其實是綁有編號的爆竹,又稱為「炮膽」。當主辦單位點燃火藥後,炮膽便會射上天空,然後由現場各花炮會人士爭奪。搶得炮膽後,勝出者就可憑編號換取一座中央放置神像、四周掛滿傳統吉祥飾物的山形竹架,又稱為「炮山」。炮山代表神靈保護及運氣,奪得炮山的花炮會,會在當晚設宴招待會員嘉賓,同時由炮山拆下各種「聖物」供各人競投,賺取營運資金。現時見到的大型紙紮工藝,其實是炮山而非花炮,不過亦有炮會為了省錢,只保留神像部分而不紮炮山。

由於搶花炮經常引發打鬥及警民衝突,加上港英政府在一九六七年暴動後禁止公眾藏有火藥及燃點爆竹,搶花炮活動逐漸式微,目前全港只有河上鄉洪聖誕、蒲台島天后誕和下灣村土地誕仍舉行搶花炮活動,其餘廟宇的節慶花炮,則改以抽籤方式分配,免傷和氣。

不過,始終是搶花炮氣氛較熱鬧及受歡迎,例如一九六二年《華僑日報》有關屯門天后誕的報道,就提及數千人在現場搶花炮,比起元朗大樹下天后誕以抽籤決定更為緊張刺激。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節慶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