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域大道》記錄5人去向 傘後苦幹 有用?無用?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05日

【明報專訊】佔領運動四周年,十一黃金周之際,紀錄片《分域大道》在港首映。英國導演杜浩綸(Matthew Torne)對香港情有獨鍾,由二○○三年起斷斷續續來港生活及拍攝,他學廣東話,曾住深水埗劏房捱杯麵。傘運完結,本土派抬頭,不到一年間之事。他卻再燃起拍攝念頭,凝視社運挫折氣氛裏幾個人物,黃之鋒、何韻詩、黃洋達、劉偉德、林淳軒。有人參選,有人打拳,似有用還無用,為傘後時代帶來什麼啟示?杜浩綸說:「你或不同意,但他們有他們一番苦幹。」

「一開始什麼靜坐,甚至施放催淚彈,我不驚訝。我驚訝香港人如何回應,回應是指對六四的聯想。」佔運爆發時,他不在場。杜浩綸剛好生日,父母特意前來英國探望,他不好意思推掉,其他紀錄片的工作亦令身心不勝負荷。他搖搖頭說:「或者我在給自己開脫,說那時狀態不好。」

八九六四留陰影

千里外觀望,他時刻追貼香港新聞,掙扎要否跳上飛機就來,惟運動等不及其決定。作為旁觀者,他感到政府擅於計略,在適當時間收斂,避免激發猛烈情緒,用時間打消耗戰。另一邊,他認為相對加泰羅尼亞、漢堡G20會議等示威,香港抗爭者有很大的恐懼,或與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有關:「我認為天安門事件令人們很怕,可以理解,示威者感到第一步是催淚彈,下一步會否是坦克車或街上血腥鎮壓呢!因此運動也沒有一直滾下去,很驚訝港人有這樣的歷史連繫。」的確,佔運期間不少九二八當日的報道曾有示威者回應類近,不少電話錄音及網上留言亦道出「開槍論」,乃關乎人命的暴力對待。

錯過即場時機,他卻念念不忘。翌年他與黃之鋒到美國出席《未夠秤》(二○一四年)放映,作品關於黃反國教抗爭。這個一直處於社運風眼的領袖令杜浩綸決心思考新作,傘後,人們走上什麼路了?

《分域大道》講述五個人物,主要圍繞二○一五至一七年時空。黃之鋒與何韻詩較屬意料中事,畢竟兩人曝光率高。反倒導演看準黃之鋒的左右手、曾並肩栽培學民思潮的林淳軒,他一度當上香港眾志常委,修讀神學,生活拮据欲找尋工作,後來參與一個促進社區凝聚的本地啤酒企劃。另一邊廂,更引人注目的是曾於外國修讀法律的「番書仔」劉偉德,為人自信直率,銳意參加西營盤大學區區議會選舉。而熱血公民前領導人黃洋達剛好被反佔人士石房有(Man)挑戰,舉行一場拳賽,使人哭笑不得。杜浩綸坦言曾接觸建制派人士:「他們完全不感興趣,可聊幾句但就是不肯拍。更重要的是,我曾拍攝兩部黃之鋒的紀錄片,他們認得我,已經預設了我的政治光譜而拒絕溝通。」

黃洋達於雨傘運動後期大力批評運動,之後繼續於網台開咪痛罵雙學及民主派。然而,本片並沒太多相關言論或解釋傘運期間的傳聞。影片聚焦「賽事」,黃洋達由嘲諷至認真對待,練習及處理耳部積血,卻真有點瘋狂之趣。杜浩綸說團隊有拍攝此等片段,但不想讓「罵」分散觀眾注意:「他不滿運動去向,對他而言,人們好像滿意在街上派對,以及退下來了。有時你就是不能pull your punches,我不是說同意他,但明白其論點,其意見跟任何人的同等珍貴(valuable)。我想說是民主社會應各有意見,而不是嘗試滅人聲,或鬥大聲。」

政治代價 年輕人「被困」

林淳軒呈現迷失一面,鏡頭拍下他日常起居飲食,反映普通年輕人狀態。沒有拳賽挑戰的戲劇式經歷,亦不像好友般飛往英國一天接受二十個訪問,他在鎂光燈邊緣。林淳軒受生活費所困,在飯堂選「單餸飯」省錢。當中涉及近年熱論的「政治代價」,他向曾打工的快餐店及其他壽司店求職,卻疑因社運身分被拒。其父在大陸,他亦糾纏應否前往投靠,因過境問題或為眾志帶來麻煩。至於移民,哪有錢?的確,社會正正瀰漫此種「被困」氛圍,尤其對經濟條件較遜的年輕人。林淳軒說感到自己「無得揀」,或沒什麼好選。

相對之下,劉偉德旋即選好目標,一支箭地飛。他於佔領時守鐵馬防線,傘後付諸行動,放棄可觀的投資工作,參選區議會。劉偉德於片中真誠地道出,延伸雨傘精神是因為執著「不想就此認輸」。個人資源較充裕,讓他可以博一博。他行動力高,因般咸道石牆樹被斬推行「領養樹木計劃」,教導居民認識區內古樹及了解樹木健康,另準備不同社區及拉票活動。團隊拍攝他一方面奔波選舉工程,媽媽一方面卧病在牀。杜浩綸說:「從他媽媽的說話可見她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她勸兒子不要『受困』於政治,但亦很支持他,說如果他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她會很驕傲。在那次探病及錄影後兩天其母病逝,令人很心碎。」

成功需苦幹,苦幹未必成功。即使片中個個偶爾雄心壯志,現實卻有一些事態發展及改變。劉偉德在區選落敗後,不時參與時政評論,幫助本土或自決派,然而去年二月正式宣布退出社運和政治圈。去年十一月香港眾志指林淳軒違反黨內財政處理程序,免去其常委職務,林淳軒同時提出退黨申請並獲得批准。黃之鋒曾因被控三項罪名入獄,之後上訴成功即時釋放。四年以來有人繼續前進,有人躊躇,有人「放棄」。

Let me tell you about hard work

杜浩綸以何韻詩宣布唱片公司不續約後,在伊館唱出美國歌手P!nk作品Dear Mr.President(二○○六年),為本片落下總結。他聳聳肩說:「因為版權問題,我們向P!nk解釋此片是有關香港民主什麼,得到的回覆仍是要給幾萬元來買。對啊,雨傘又如何。」

Let me tell you about hard work

Minimum wage with a baby on the way

Let me tell you about hard work

Rebuilding your house after the bombs took them away

Let me tell you about hard work

Building a bed out of a cardboard box

Let me tell you about hard work

Hard work, hard work, you don't know nothing about hard work

Hard work, hard work

How do you sleep at night?

How do you walk with your head held high?——Dear Mr.President

杜浩綸配歌曲穿插五人忙碌奔波的片段,開放地引觀眾思考。Hard work,他們各人之苦幹,同意與否是後話。的確香港人迷戀結果論,習慣效率至上,觀看時總會想着五人做的事「有用無用」,某些不屑,某些敬佩,加上由於政治光譜定型,塑造許多偏見。文化成長背景相異的導演,提出一抹新鮮空氣,珍重各人的傘後反應。

杜浩綸說:「黃之鋒有其選擇,黃洋達有其選擇。林淳軒不知如何選擇,亦努力在迷惑中走出來,sometimes we just confuse,人生就是如此。雨傘運動已經發生,時間不會走回頭,不可以把頭塞進沙裏當沒事吧,你的選擇呢?」苦幹是每刻每事的過程,由昨天決定幫忙執拾街上樹枝,今日關注沉降事件,至明天喝什麼啤酒,正如戲中人所指「選擇不停反抗」,你又可有苦幹一番。

(陸續公布放映資料:facebook.com/LastExittoKaiTak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