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梁心:嬰兒潮的精彩人生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遇到《明報》負責「人生下半場」專版的負責人,想我從老人科專科醫生角度和已踏入人生下半場的身分和讀者分享一下。我十分高興能夠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及共勉。

其實像我一樣已進入人生下半場的,都算得上是嬰兒潮世代。早在1970年代,嬰兒潮世代已經是一個重要社會研究課題,因為這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急速增長的人口,引發了不少世界各地的社會現象。它固然是上世紀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但亦被視為全球人口老化的根源!而在香港,情况更明顯,其他歐美國家的嬰兒潮只在大戰後持續十年,但香港的嬰兒潮時間更長,除了二戰後的人口增長之外,其後多年間的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都為香港帶來不少移民,大幅增添了人口。因此,香港的嬰兒潮可算是由1945年一直延續至1965年,有20年之久。而在這20多年出生的嬰兒,正好是現在踏入50至70歲的一群了。

這一群嬰兒潮出生的人較為幸福,因為當接受完教育投入工作時,香港的經濟正在起飛,他們便順理成章地成為香港發展的動力。多年來,他們承擔着各種崗位,亦成為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到了千禧年代,嬰兒潮的我們面對一個生命的重大關口,那便是60歲的退休年限。而香港社會亦一下子多了很多長者,難怪常聽人形容香港的人口老化如海嘯一般呢!這海嘯必定不能忽視,如不做好準備,不多作討論,我們的社會一定承受不了那些衝擊。

新一代 young old 改寫老人負面形象

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壽命將愈來愈長。人生七十古來稀不再存在,現在平均壽命已躍升至89至90歲,100歲亦是等閒可見。因此踏入50歲不單止不是暮年,反而是未來50年的開始。上一輩對年長者的概念多較為負面,年老往往都與身體虛弱、多病、生活貧困丶倚賴他人丶乏人照顧等聯繫一起。但是嬰兒潮成長下的新一代長者不甘心這樣被標籤,甚至不認為自己是年長耆英,怎樣也不是老人家,最多只認同自己是young old而已。這一代確實有改寫人口老化形象的條件,因為他們無論學歷、知識、收入、財富、健康都比上一代好,他們對於退休選擇、生活模式、興趣消閒、保健養生都有着不同看法及追求。

既然人生下半場才剛剛開始,我們一定要好好規劃。如何重新審視老化的概念,如何創造另一階段的成長過程,如何看待退休的來臨,如何選擇退休的時間及模式,如何運用閒暇,如何投資財富及建立保障,如何確立新的生活模式,如何重定社會地位,如何持續朋輩關係,如何對抗身體衰老及保持健康的身體等等都是人生50後的重要考慮。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精彩的人生下半場。希望能利用這平台和大家多作交流及分享。

文: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