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身設計護理衣服 吳秀芬助傷殘者穿出自尊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16日

【明報專訊】我們偶在街上碰上獨臂或身體缺陷人士,以橡皮筋紮着一個袖口隨風飄盪,又或剪破衣服方便穿著……洞口透着民間智慧,也透着穿衣的辛酸。13年前,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吳秀芬尋覓多時,也找不到兼顧舒適和傷殘人士自尊的服裝,慨嘆華衣美服背後,生活竟有這大塊空隙。於是念頭一轉,她進了鑽研和縫製護理衣服的大門。2007年她開創綾緻康健服裝中心,度身訂做康健衣裳,展開一個個感動而快樂的衣服故事。

走進香港理工大學位於W座平台的康健服裝中心,空間一目了然,進門是接待處,平排空間放了一張開會長枱,背後是裁牀和數部衣車,中心最大特色就是展示了一些別具功能的服飾,逐一細看,恍若進入了特務007的地底發明庫,每一件衣服也別具功能。這是敞開腋窩配上小斗篷的雨衣,方便夾着拐杖雨下行走,那是周身拉鏈的蛤蜊衣,不用舉手不用伸腳也可隨心穿著衣裳,布料和款式同樣簡潔得體,給穿著者重拾衣服的自尊自信。

吳秀芬(Frency)拿出一件又一件康健服裝,熱情洋溢地跟記者介紹功能和製衣團隊:「不好意思,有些英文term,我都不知怎譯,如果不是,我就不會把Care Apparel(護理服裝) 譯成康健服裝,事實沒想到更好的譯名了!」她和製衣團隊有講有笑地講解衣服,然而輕鬆的氣氛下,他們卻比誰都嚴謹地縫製服裝。用家有駝背、造口、尿袋和不同身體問題,稍有差池,就不能舒適地穿上。這裏有些衣服的設計,除了護理還兼備其他多種功能,所以叫它們作聰明衣也不為過。好像入門長台側的一件圍裙,採用墨綠灰布料,顏色低調和諧,問她為什麼圍裙胸前有一個能收放的長方形小布板,像極古老茶樓伙記掛在身上的點心盤,Frency一臉笑容可掬的解釋:「這是為一單臂男士而設計,他打算去茶餐廳工作,方便單手落單,後來他卻沒有在茶餐廳做,但我們這圍裙卻很多人喜愛。」

發揮小宇宙,想想誰人最喜愛這圍裙?原來就連拿拐杖的長者也喜歡,放下布板,上放八達通,單手就可「嘟」錢,再把菠蘿包放在小板上……笑容燦爛的吳秀芬,是怎樣開始變成007為人解決穿衣障礙?是否也如許多動人的故事一樣,啟發自家人?

「不是!我家沒有傷殘人士,反而有醫護人員,開始時我問他們醫院有沒有為不同身體問題者提供衣服?他們說是勉勉強強開個洞,但令病人感到儀表好肉酸。」

「大概是2005至06年間,我一直有做燒傷衣壓力衣等研究,就繼續研究Care Apparel。我是理大講師,一直教製衣工藝,覺得衣服不僅是著來靚,著來保暖,衣服也應給傷殘人士穿,還有中風的公公婆婆,他們也需要舒適自尊的衣服。」

Frency的人生沒什麼大起大落:「當時人人想入港大,我也一樣,但入不到,入了理工,念了時裝設計裏的製衣工藝,即clothing technology,阿媽就一心以為你是設計師,但其實也沒什麼大挫折,那是1970年代尾,有書讀,家人都供你讀,我也很喜歡這科。」她走在街頭,卻比別人更多發現更多感動。「你在街上看到單臂人士,另一袖口用橡皮筋紮着,你也會看到街上有傷殘人士在衣服上剪洞,算是沒辦法的辦法,發揮民間智慧!」她問,你看過風雨中,在街上坐着輪椅的長者,腳包兩個買餸膠袋,身穿垃圾袋嗎?她找遍外國服裝機構,雖然曾找到一兩家縫製「前穿衣」的公司,但來回多個電郵,發覺也不易訂購一件回香港。為什麼啊!前穿衣不是很簡單,即是像小朋友吃飯圍裙一樣,前面放兩手入衣袖,後幅綁帶或拉鏈就可以?「他們回覆只做美加(美國和加拿大)服務。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是手有事啊?我們的生活裏就是有這一大片的空白,被忽略了!」

同班同學鼎力相助 創立種子基金

然後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真是機緣巧合!當我看到社會這片空白時,我的好朋友何先生就打電話來,他是我製衣工藝同班同學,畢業後從事製衣,現在賺到錢想捐錢給母校,但他是藝術家性格,想捐得有意義。他很喜歡我的概念,捐出330萬港元作為創立綾緻的種子基金,世事就是這樣,我當然很高興。」2007年,Frency申請創建綾緻康健服裝中心,獲理大審批成功,至今已服務香港11年。「我們是以功能為主,這些年,最感動我的個案是一名伯伯,他入院做手術之前身上沒掛袋,從手術室推出來身上就多了兩個造口,一個尿袋,這個案我以前有跟傳媒講過,你不介意我再講這個案?」她真的很和藹可親。

個案又怎會嫌舊呢?伯伯從手術室出來身上就貼着三塊俗稱「豬油膏」的袋,照顧者就跟中心聯繫,說伯伯很不開心。「我看了伯伯的個案,很明白掛着三個袋多難堪,沒有安全感,擔心隨時甩,也着實看到袋中糞便顏色。」007又出動了,為伯伯設計了一款上有三個拉鏈機關的衣服,袋內有管子入口,尿袋設計在腳邊,方便活動。Frency還親身去探望伯伯,出發之前,聽院舍說伯伯不肯見人,誰料她到了院舍,伯伯已穿上這身康健服裝,出來見Frency,說着這個案,Francy臉上露出感動的神色:「雖然伯伯一直沒說話,但我坐那麼久,他就一直笑瞇瞇那麼久。」

笑瞇瞇猜是感激吧!另一些個案聽起來也很溫暖。有個案是乳癌病人切了右邊乳房,料不到右邊胸脯肌肉也消瘦了,穿衣大細邊,於是團隊為她設計了有墊子平衡左右的上衣,「我們還擔心她會否好侷,她卻很開心。有些個案是他們希望穿起衣服不會與人不同,希望被人尊重。好似有個背部有瘤的男士,要求我們為他設計一件穿起來可以改善體型的服裝」。Frency立即和正在裁牀的職員,夾手夾腳在相簿中找出這件衣服,一邊揭着,相片流過,就像訴說着我們社區裏許多需要不同衣服的人被視而不見。「或許大家不是不知道,而是有市場而不易賺錢,所以我們總要有一個先導和交流的平台。」啊,找到了,那男士40多歲,晚上去上學進修,很想外表和其他同學無異,Frency為他設計的正是一件神奇背心,背部厚薄不同,穿上去剛好托着突出的駝背,看來和平常人無異。

設計中心與外地建交流平台

這樣的一個中心,現在遠至外國近至中港台都有人找他們做康健衣服。「我們不是創意工業,我們也不是做衫中心,我們是想建立一個交流和研究平台,分享為特定病人和傷殘人士製作衣服的經驗,他們也有權利穿得舒適得體。開始之初是做展覽和研究,我對來參觀的人說,讓你抄這個衫辦,你回去找裁縫做,豈料他們都回應說,我們怎樣跟裁縫說這樣那樣做?於是我們開始了度身訂做。」

那訂做一件康健衣服是便宜還是貴?Frency依舊笑容爛漫的說:「廉貴是相對的。像做一套中風病人睡衣約150元,蛤蜊衣因為是連身一件約300元。有人買一對波鞋幾千元感到不貴,但我們遇過一名伯伯,他因為太太中風,想做睡衣給她穿,做好後,他很滿意,我問伯伯:『睡衣喎,要替換,為何只做一套,不多做一套?』你猜伯伯怎麼說,他說:『你們收一套睡衣150元,但我們平時買一套睡衣才20、30元咋!』」她反問:「有20、30元一套睡衣的嗎?」有啊,深水埗北河街不是有10元5條毛巾,10元5對襪。「這我沒留意到!」

每個人走在大街小巷,都選擇自己愛看的,其他視而不見!「我想說,你用個心去看世界,會有很多發現。」Frency說。

■給香港的話

「希望大家多關心自己身邊的事物,思考身邊的事,你會發現很多事物不如我們想像那樣。那裏會有大片空間被忽視了。」

■Profile

吳秀芬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綾緻康健服裝中心(Troels H.Povlsen Care Apparel Centre)總監,在鑽研功能性衣服時,發覺社會忽略了傷殘人士的服裝需要,2007年創立該中心,並把Care Apparel名為「康健服裝」,為老弱人士設計及製作附有功能性的衣物,為亞洲首創。1996年她以研究壓力衣獲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博士學位。

綾緻中心創辦「展才設計」,讓傷殘人士和理大學生合作設計衣服,「康麗服裝」計劃則讓中學生和大專院校合作設計康健服裝。本身為理工學院(現為理工大學)畢業生,2009年獲理大頒發「校長特設卓越表現/成就獎」,平時熱愛旅行和留意街上傷殘人士衣物。

文:朱一心

編輯:廖偉龍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物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