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填海之考慮 海砂的有限與無限

文章日期:2018年11月04日

【明報專訊】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劃之後,傳真社報道指光是購買海砂填海加運輸就要用480億至600億元,業界紛紛質疑計劃整體造價將遠超政府放風的5000億元。

究竟填海是不是一定要用海砂?

海砂從何而來?

填海一公頃要用多少海砂?

用於填海的海砂又是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昔日開山填海 西九改用海砂

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鍾國輝(Edwin)接受訪問時解釋,其實填海用的填料只需要是惰性物件,包括砂、石、泥、工業廢料、壓碎的玻璃等。「我做工程師四十一年,前二十年填海都是開山填海的,例如沙田是劈開側邊的九肚山,用泥填海,還有馬鞍山、大埔、將軍澳都是開山填海。但後來對環保的要求和覺得人不應該鬥山,所以開始在人們見不到的地方取得填料,包括從海牀掘沙。」鍾說,香港第一宗用海砂填海的土地是十多廿年前的西九,「西九填海的砂全部是香港本地的。更環保的方法是像東涌,利用壓碎的玻璃填海」。

現時在香港,海砂是主要的填海填料,因為海砂容易挖掘和從遠處運送過來,「不過用海砂填有個不好處,是做樁會較難,從工程角度來說難做些。」另外,他指出好少人填海用河砂,因為價格較高,河砂主要用作撈石屎,因為若用海砂撈石屎就會出現鹹水樓、鋼筋生鏽的情况。至於現時三跑工程所用的機砂則是利用石牀壓碎石頭所得,成本較高。

香港大把砂 但難獲挖掘許可

鍾國輝又指出,香港其實有好多海砂,「人們經常說沙洲,香港西部尤其多沙,香港政府都有fill management study,發掘香港可以成為挖砂來源的地方,告訴承建商填海不用擔心沒有砂。香港沒有政策說不准挖沙,但現時過到環保條例、拿到permit挖砂的本地填海工程寥寥可數」。因此,昔日多用由珠三角洲供應的海砂,現時亦會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入口海砂。不過,近年內地限制海砂出口,據傳真社引述土木工程拓展署資料,本港二○一五年八月至今年八月未曾進口內地海砂,「內地不是禁運海砂,而是國內對環保要求嚴格了,只要滿足到環保要求仍然可以取砂」。他直言海砂是用之不盡,「只是看價錢,全世界都在爭奪資源,這十年新加坡又填海,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地不再供砂給新加坡,都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海砂不足的問題」。

明日大嶼 每公頃海砂或用少過三跑

傳真社報道,廣西欽州打算向三跑填海工程供應海砂,記者發現海砂市價每立方米70元至110元人民幣,每噸運輸費約60元人民幣,相信三跑光是購買海砂和運輸的成本已達到165億至206億港元,較機管局於二○一六年九月批出值152.6億港元的「主要填海工程合約」,還要高出一成,超出12.5億至53.4億。

究竟填海一公頃要用多少海砂?根據政府資料,三跑填海650公頃,要用1億立方米海砂,即每一公頃填海要用約15萬立方米海砂。Edwin拆解計算海砂用量的formula是由三部分組成,包括海牀有多深、填地有多高和預算沉降的幅度。「如果海牀10米水(深),填到海面的6米高,預2米空間沉降,即合共預18米高度。一公頃等於10,000m2(平方米),將1萬平方米面積乘以18米高度,得出18萬立方米,即每填海1立方米要利用18萬填料去填,海砂是香港現時填海最主要使用的填料。」

據他所知,三跑海水深度大約8米,填海高度則達到7米,「算是好高,因為就算一二百年全球暖化,地球水位都只是升1米多一點,建到7米高是因為機場是重要的基建,跑道不可以水浸」。而三跑工程使用了DCM(Deep cement mixing,深層水泥拌合法)將淤泥凝固,令海牀淤泥不會發生沉降,因此沒有預留沉降的幅度。至於計算公式是7+8米,等於1萬平方米乘以15米高度,得出每填海1立方米要做15萬填料的結果。

雖然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撰文推算一旦人工島遇上十年一遇風浪時,可能面對11米高的大浪,不過,據Edwin估計,明日大嶼填海只需要大約離海面5至5.5米就足夠,比三跑7米高為矮,因此人工島每一公頃填海需要用到的填料或少過三跑所需。「今時今日明日大嶼連前期設計都未有,有人走出來就話會超支,是不負責任的。一個世紀工程,有好多東西要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傳真社指九千萬立方米海砂重量約為1.35億噸,即每一立方米海砂重量約1.5噸。Edwin則指「一立方米海砂重量大約1.7至1.8噸,如果1.5噸就好鬆,是非常鬆散的海砂。」意味三跑運送海砂的成本或比傳真社報道的為高。「不過其實三跑就算超標,都是承建商去孭鑊,市民不需要太擔心。」

填海快則日計 慢則十年計

究竟填海是什麼原理?「簡單講,就是將砂倒在已confined environment(受限制的環境)之中。人工島可以放石屎桶圍着填海地方,填海就用海堤圍着。固定了,海砂就不可以向四處走動。」

「填海要用幾耐時間是沒有答案,可以好快,視乎沉降幾時完成。可以用震盪法震實海砂,within days就可以。亦可以利用DCM法加固淤泥、或打一些疏水帶(Wick drain)用一兩年時間沉降,最壞是什麼都不動,自然沉降就花十年八年。填海咁大,可以分階段沉降,總之一係加固一係沉降,塊地就可以用了。」

填海前花心思減風險

挖掘海砂最為人詬病的地方是令一些海灘消失及水位下降。自二○○五年起,印尼至少二十多個島嶼被徹底挖走,這些島嶼的海砂大部分被運到新加坡填海。Edwin說:「不可以說挖海砂不會影響周圍環境,亂咁挖一定會有影響。只是我們做工程時,其實可以同時評估從外地挖砂對當地的環境影響,才決定用不用哪兒的海砂。」他又提議各工程師在填海之前,要拿出多一點心思,找各個海砂供應商詢問價錢,確保來源、價錢和運費,以減低風險,「我自己感覺這十年八年都是將運砂的責任交給承建商,不像以前工程方和承建商都一齊找尋海砂」。

到底印尼不賣砂是政治問題抑或其他?工程理論上可無限取用的海砂,在現有環評制度的監察下,對環境造成的損耗和影響如何?下周續。

【海砂篇(上)】

文//彭麗芳

圖 // 法新社、傳真社、資料圖片

編輯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