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我們既是用家 也是商品

文章日期:2018年11月24日

【明報專訊】活在數碼年代,使用互聯網已不可避免,不少服務更是免費,例如facebook、Google等。不花費金錢而享用服務,似乎是件很理想的事;但實情是我們並不單是接受服務的用家,同時亦是「商品」的一部分。facebook自「劍橋分析事件」被揭發後,用家紛紛開始關注服務供應商,到底如何處理收集得來的個人資料。愈來愈多研究和報道指出,接受服務用家本身才是「商品」。

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免費向用戶提供服務時,他們如何維持營運成本?答案是透過廣告收益。

有很多人都反映,在信息內曾經提及「旅行」、「日本」等字眼,或者曾經在網上查詢機票詳情後,facebook或Google馬上出現相關廣告,這正是我們作為「商品」的證據。用戶的個人資料、喜好、瀏覽紀錄等,對於服務供應商而言,全是可用來圖利的資料。有了用戶的喜好分析,服務供應商可以向你提供「最適合你」、「最刺激你消費」的廣告,以及「你最想看」、「你最有興趣」的內容。有了數以億計的用戶資料,更可以計算出最有效的行銷方法、找出最多人有興趣的內容。他們根據這些數據來建立分析模型和演算法,將10,000種不同的廣告精準地投放到不同的族群。

簡單來說,你並非享用免費的服務,只是用另一種貨幣支付你正在使用的服務,而這種貨幣叫做「個人資料」。

本來一買一賣你情我願,並無問題,但很多用戶並不了解將個人資料交出的影響何在,未有充分掌握資訊並加以判斷,便已經開始使用這些服務。而你的個人資料在他們手上,影響到的並不止你一人,因為供應商使用你的資料和其他人的資料,足以控制所有人在網絡上看得見的內容。

大數據配合演算法 給你洗腦

現今日常生活與互聯網脫不了關係,這種營運模式對於社會其實有很強大的影響力。有外國報道指出,facebook在美國大選中,競選組織透過監控社群平台持續督導的數據,改進和更新演算法,再與用戶資料配對,為這些用戶提供幾萬種不同的選舉廣告,達至洗腦效果,從而令選舉變成資訊戰。想像一下,在香港亦可以透過一模一樣的模式來製造民意,影響現實政治,或者社會議題的走向。

「劍橋分析事件」後,據說很多人棄用facebook,轉向其他社交平台,但始終我們無法棄用所有互聯網服務。世界各地的組織都開始紛紛要求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清楚通知用戶個人資料的用途,以及改變服務供應商的營運模式,不再售賣「用戶」,而是售賣「服務」;Amazon、Netflix均是成功轉為售賣「服務」的例子。而作為用戶,我們需要清楚自己提供的資料會用在什麼地方、其影響為何,才可以作出真正的決定。

文:鄺頌晴(香港互聯網協會會員)

相關字詞﹕互聯網 每日明報-E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