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港台的問題是轉型契機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07日

【明報專訊】上星期發表的審計報告,矛頭直指香港電台,令親者痛仇者快。審計署的報告一向大快人心,但今次對於港台的批評,卻令人反思數字是否真的能夠反映一切。

的確,審計報告暴露了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例如教育電視的存廢。在資訊爆炸、學生又太忙的時代,教育電視的存在價值已經不復當年,更何况製作費用高得令人咋舌。現時不少政府部門都外聘公司製作宣傳材料,做得有聲有色,如果港台能夠甩掉教育電視這件時代遺留下來的昂貴雞肋,將它交回教育局自行製作,實在不是壞事。

另外,港台的新媒體服務亦須檢討。明明是一個電(視)台,為何會有七個功能和內容大同小異的流動應用程式?如能將這些程式整合,不但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亦能加強用戶的忠誠度。此外,審計報告亦指出,使用社交媒體和智能電視瀏覽港台內容的用戶佔大多數,港台應該主打這些平台,將點擊率和用戶的互動率集中,而不是狂開新App去把這些關鍵表現指標分流得支離破碎。

審計報告內還有一些觀點值得深入討論,例如建議增加外判節目的時數。將節目製作外判美其名是「為獨立製作人提供開放平台,展現創作才華」,實質上是港台資源和人手緊絀下的緩衝之計。筆者曾聽過不少港台中人訴苦,外判製作的質素和交貨進度不時令他們頭痛,審計報告亦有提及這些問題。如果港台將更多製作外判,節目質素會否更參差更難控制?港台要投入更多資源跟進外判製作的過程,會否比自行製作節目更違效益?

此外,報告指港台聘用太多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和擔任特定工作的獨立承辦者或自僱人士,筆者相信這絕非港台所願。如果一個機構有需要、又有足夠的資源,怎會願意犧牲架構穩定性,而不斷聘請「炒散」的員工?港台已經多次提出,在電視頻道啟播後工作大增,但政府增撥的資源卻不符比例,在資源不敷應用的情况下,又如何增加鐵飯碗?

最重要的是,港台是個藉着教育、資訊和娛樂去提升人民素質的機構,單純以數字去衡工量值並不合適。任何人都知道電視節目收視和質素不一定成正比,雖然欣賞指數不能賣錢,但單以收視去斷定港台的成績絕不公平。港台的收視長期低迷,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出自那些有內涵但不太富娛樂性的資訊節目(這絕對需要改善),同時因為它要背負着「政府部門」的包袱,製作和播放不少宣傳政府的節目,以及無電視台願意播映的立法會會議等。港台啃下這些收視毒藥,還要被審計署質疑觀眾為何不支持收看,實在無辜。

節目賣埠幫補「家計」?

記得幾年前,筆者曾經在本欄提及港台的角色和定位需要轉變,更呼籲港台多考慮利用緊絀的資源,製作更具娛樂性的節目,甚至將它們賣埠以幫補家計,好過現在只能揸頸就命,看着金主(即政府)的眼色存活,還要預備不時被修理整治。如果利用《火速救兵》或者《文化長河》等節目賣埠,相信成績絕不比其他國家的公營廣播機構遜色(部分在港台播映的外購節目,質素甚至比不上港台自家製作),更可以為港台開源,將收入重新投放在新節目的製作,以加強財政獨立。

既然審計署認為港台作為政府部門是這麼不符合成本效益,港台會否藉此契機,重新提出擱置多年的公司化建議?這既可以幫助政府節流,又可以加強自主性,同時政府仍可以利用特定的機制去「控制」港台(令它不至成為「反政府喉舌」),可說是一家便宜兩家着。

文:梁慧思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