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食療齊入手 避寒風藏精氣 祛邪扶正 長者平安過冬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08日

【明報專訊】中醫講求「天人相應」,冬天陽衰陰盛,身體機能相對夏天變得不活躍,休息時間相應增加。對於高齡人士來說,身體機能逐漸衰退老化,適逢冬季寒冷,不慎感受風寒,表現徵狀或與壯年人有分別,若不及時察覺,容易併發嚴重疾病。

感冒未必發熱 徵狀與壯年有別

季節更替是大自然定律,到了冬天氣溫下降、雨量減少、寒風增多、晝短夜長。這些氣候變化,都會對身體的運作帶來影響。

老年人在冬天常遇到不適,包括因感受風寒而患上感冒、咳嗽及各種痛症等。由於長者體質對環境的適應力差,臟腑氣血功能皆有不足,一旦罹患疾病,其徵狀表現或與壯年人有分別。例如當老年人患上感冒,從中醫理解由於他們普遍正氣較弱,因此在感冒期間正邪交爭反應往往不激烈,患者便不容易出現發熱徵狀;但會出現較明顯的乏力、四肢痠軟,需及時察覺並妥善治理,否則容易發生變證,令病情惡化。另外,老年患者的康復時間一般都較壯年人長,治療不能一味攻伐(指藥性猛烈)或期望在短時間內消除徵狀,需要在祛邪和扶正兩方面兼顧。

不少長者本身都有長期病患,臟腑氣血失調,如果再遇上寒冷的冬天,便可誘發一些嚴重疾病。以中醫的見解,平時肺脾腎虛、痰濕蘊結的長者,到了冬天感受風冷,便容易誘發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平時陽虛內寒者,其氣血往往運行不暢,若陽虛陰寒的體質遇上寒冷氣溫,臟腑機能和氣血運行便會進一步變差,例如當寒凝血滯、瘀阻竅閉時,便可導致中風;若陽虛寒多,以至胸陽痹阻,便可誘發胸痹、真心痛。

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長者在冬季出現中風、心肌梗塞、心律不正、心力衰竭的風險顯著增加,血糖、血壓容易波動,體溫容易過低,即使是患上像傷風感冒等疾病,也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果以中醫學的角度詮釋,與天氣轉變加上長者的體質特點都有關係。

前胸 上背 膝蓋 下肢 重點避寒

長者要在冬天保養身子,預防患病,便要從避免感受病邪和增強正氣兩方面同時入手。《黃帝內經》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引致患病的因素不僅是吹風、受寒、淋雨等,還包括在現代醫學所說的細菌、病毒。天氣變化的因素會削弱長者抵禦細菌、病毒的能力,受寒後新陳代謝、氣血運行也會減慢,容易勞損,身體機能較難復元,因此長者在冬天需要注意保暖,要適量添衣,保持身體暖和,特別是前胸、上背、膝蓋及下肢等位置,避免吹風受寒。

老年人的身體多有肌力下降、平衡力欠佳,對冷熱溫度的感覺遲鈍等問題,故應避免穿得太過臃腫,慎防跌倒。

熱敷溫灸勿過長 20分鐘為宜

假如長者需要借助暖包、熱水袋、艾灸等保暖驅寒,要注意不要讓熱水袋、暖包直接接觸皮膚,熱敷或溫灸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建議以15到20分鐘為宜,以防灼傷。有鑑每年的冬春期間都是流感高峰期,為減少傳染風險,長者應避免經常在人多擠迫、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流連,如果要到醫院、安老院舍、診所等高危地方,應佩戴口罩、勤洗手,減低染病風險。

順應四時 適量鍛煉不可少

除了避免接觸致病原及各種容易染病的誘因,中醫強調要預防生病,還應該積極增強正氣,提升抵抗病邪的能力。

在冬季養生方面要順應四時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規律,保養精氣,防止虛耗太過。長者在冬季需減少大量消耗體力或精神的活動,並建議可增加一至兩小時的睡眠時間,做到早臥晚起,以順應冬天日短夜長的時令。

雖然在冬季長者應減少體力及精力消耗,動作宜緩不宜急,但適量的運動鍛煉和曬太陽還是必不可少,千萬不能因為天氣寒冷而長期瑟縮在家,或經常坐臥欠缺體育鍛煉,否則不僅會使身體加快退化,也會因氣血不通而更感寒冷。

長者可按照自己的能力,通過散步、急行、體操、曬太陽,或中醫傳統養生運動如太極、八段錦等運動強身健體,有助補益氣血和促進氣血運行。

當身體強壯、氣血充沛、臟腑功能健旺時,適應氣候變化和抵抗病邪的能力自會增加,就算不幸生病,穩健的體質基礎也能減輕徵狀、加速痊癒。

■飲食貼士

冬季食療重補腎 少食寒涼生冷

長者在冬天,應避免進食屬性寒涼生冷的食物,除凍飲、雪糕之外,像大閘蟹、柿子、香蕉、苦瓜、西洋菜等也比較寒涼,建議少食為佳。至於進食溫熱食物或進補方面,則要視乎個人的體質狀况,例如身體經常怕冷、容易乏力者,可食用牛肉、羊肉,或薑、蒜、韭菜等性質溫熱的食物暖身溫補。

但如果是經常口乾、煩躁多夢的長者,體質多屬陰虛火旺,就不宜食用辛溫燥熱的食物及中藥材,吃火鍋亦要適可而止。由於到了冬天脾胃的運化能力一般稍遜,飲食的選擇要容易消化,尤其在冬至等傳統節日要小心不要吃過量,慎防食滯或招致胃脘痛、泄瀉等脾胃病。

根據中醫的理解,冬季的食療養生策略重在補腎,主要是溫腎填精、補益氣血、固本培元。對經常出現腰膝無力、頭暈耳鳴、夜尿清長、畏寒肢冷的長者來說,可趁冬天飲用有補腎作用的湯水,當中推介淮杞核桃烏雞湯,但要留意患外感期間或體質燥熱者忌服。

食療推介:淮杞核桃烏雞湯

材料(3至4人分量):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核桃30克、杜仲15克、芡實15克、烏雞一隻

製法:烏雞洗淨出水,其餘材料浸洗乾淨,全部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兩小時,調味後即可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陳玥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