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看建築:上環低窪建築智慧 樓梯抗水?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09日

【明報專訊】從土瓜灣財記百貨樓梯舖,探討了人體工學、空間虛實和樓梯舖的空間極限,再總結土瓜灣工業住宅合一的市鎮秩序,如何孕育財記和安樂兩種類型的樓梯舖——工業型和唐樓型。

今期介紹的是一個奇特的樓梯舖,它不在九龍,而是位於上環,乃因上環環境轉變而出現有別於唐樓和工廈的樓梯舖。

少時家務農 長大出城學藝

這個樓梯舖的店主叫Uncle Wong,他成長於一九五○年代的洪水橋,家庭務農為生,少時奔跑的兩旁盡是田野小溪,如無意外,他應該是一個農二代。他九歲時入讀小學(當時不像今天六歲便入讀,亦沒有幼稚園,在那個時代讀書機會難得),讀了五年,然後去學師。為什麼沒有繼承父母務農?聽Uncle說當時香港農業雖然發達,但是隨着耕田的人愈來愈多,競爭也愈來愈大,價格則愈壓愈低,加上內地輸入的菜令他們雪上加霜,所以他不看好農業的前景,最後決定學一門手藝——水電工程。

開舖:水電‧配鎖匙‧補鞋

上世紀七十年代,Uncle Wong在旺角學水電工程,旺角當時是人多熱鬧的市區,跟他成長的洪水橋可謂兩個世界。滿師而歸的他回到洪水橋接工作做,儲下一筆錢後,和兩個拍檔於銅鑼灣開店。Uncle負責水電工程,兩個拍檔則負責配鎖匙和補鞋,在合作過程中,他學會配鎖匙和補鞋的技巧,這兩項新技能對他後來的事業有很大的幫助。聽到這裏,筆者問Uncle為何配鎖匙和補鞋兩種技能會連在一起?他回答,八十年代補鞋、鎖匙機械和相關技術同時被引入香港,配鎖匙和補鞋兩個手藝合一是受歐洲師傅工作方式影響。八十年代中期拆伙後,他和新拍檔在旺角、中環和上環開店做水電、配匙和補鞋,卻因租金飈升(房地產起飛的時代)令經營壓力太大,最後只剩下上環一店,幾番轉折來到現在急庇利街的樓梯底開舖,主要配鎖匙(包括上門開鎖、驗鎖、加鎖)和補鞋,水電就沒有再做,一來體力不足,二來做水電時間長,一做就顧不了配匙和補鞋。

上環地勢與建築 小斜坡抵擋水浸

上環是老商業區,永樂街除了是海味街,還是一條水浸街,因為永樂街和附近街道都是低窪地帶,所以這一帶的建築門前或門後都有多級樓梯來抵擋水浸,以保貨保𨋢。上環地鐵站A2出口前的小斜坡亦為防水浸而設,上環地勢造就了建築物的獨特之處,永樂街一帶曾於二○○五、二○○六和二○○八年嚴重水浸,渠務署亦將永樂街列為水浸黑點。隨着二○○九年上環雨水泵房啟用後,水浸問題隨之消失,樓梯底空間變得可用了,這是鎖匙樓梯舖誕生的誘因?容後探討。可是,這大廈的樓梯底被牆阻隔而不能外展,雖然屋內面積不比財記小,但是可發揮的空間仍有限。

預告﹕下期將會展現如何我手建我舖

文//鍾智豪

繪圖 // 鍾智豪、蔡昊恩

相片 // 鍾智豪、蔡昊恩、張蘇窚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