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生圍看雀仔危機紀錄片 「有種電影」深耕土地未來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14日

【明報專訊】鄉郊山野,田綠油油,氣溫比市區低兩度。捱着本季鮮見的寒風,農夫們在「捉蟲」,以免昆蟲吃掉蔬菜。九年前的反高鐵護菜園運動誘發「生活館」成立,幾個城市人現於元朗八鄉農地耕種,冀望提供本地有機糧食。他們發起第四屆「有種電影節」,選出六部作品於港九新界各場地放映。對於平時鍵盤不離手、兩餐快買快吃的城市人,幾部片子或能提供一些生活建議,如何與土地好好相處?

坐在農田中央,訪問生活館幾個成員,他們有些拍紀錄片,有些從事藝術創作。「半農半讀」專攻文化研究的周思中,介紹農田種着混合農作物,包括番茄、甘筍、沙律菜、椰菜、蘿蔔、黃芽白等,朝氣勃勃得來不易。生活館成立八年,最初位於石崗菜園村,不時擺菜檔賣菜及舉行體驗工作坊,外界有人批評他們自找辛酸,有人幻想該處一片烏托邦。其實本地農業至全球化問題千絲萬縷,他們因而創立電影節,以開闊討論。周思中形容自己是「喜歡讀書的農夫」,說起電影節初衷﹕「我們想種菜,想一直有得種,都要有人想吃這些菜,兩件事聯繫起來就好。不如讓一些不是日日吃有機菜的人,來看電影,例如請不同友好的農友、廚師弄點食物或演奏音樂,將大家gel(凝)在一起吧!」

耕田自己攞嚟衰?

「在香港種田,你不能把自己類比成印度自殺率極高的農民群體。我們不是很慘,算餓不死,亦很多人說我們自己攞嚟衰,有班不上。但耕田是好事,為何不看看可以如何發展呢?」周思中續道。開幕放映Look & See:A Portrait of Wendell Berry(二○一六),同日邀請《四分之三的香港》的台灣作者劉克襄分享。Wendell Berry是美國著名農業運動行動者,現已年過八十。他生於農夫世家,曾於大學任教,亦為詩人。上世紀六十年代他與妻子回到肯塔基州,買下一塊田地開始耕種。他提倡土地道德,實行平衡自然農業,例如用馬匹拖拉犁。學者背景同時驅使他持續撰寫評論文章,更被稱為「先知」。早在七十年代他已寫書講述可持續耕種的實踐,要求支援小型農場,建立社區經濟。二○○九年他提出五十年農業法案,建議政府以長時間土地策略及借貸,改善土壤侵蝕、水污染等問題。「農夫不止一個很受害的面向。」周思中說。

看清食物背後代價

「說真的,我們一直對美國農業印象都不太好,例如單一耕作、用大型機器等。其實他們有一班小農,過去三幾十年來,面臨的狀况跟第三世界農民無分別。他們看着農機、貨車價錢一直升,但賣煙草的價錢可能比三十年前更便宜。那就只好種更多更多,不斷負債還債。」周思中解釋影片反映美國一班被忽略的小農,面對農業工業化時處境艱難。其中一個肯塔基州農夫決定放棄煙草種植,嘗試「轉行」種出菜園。不過,作品非敘事式地講述Wendell Berry生平,表達手法較為詩意。Wendell Berry本人為影片旁白,導演訪問他的妻子、女兒、小農,嘗試串連其關心議題,流露個人情感。宣傳片亦引用其詩作A Timbered Choir,字裏行間控訴資本主義社會弊端,世界愈來愈冷漠,只為追求效率。周思中卻認為影片不甚悲觀,反而為他增添力量:「好似翻鬆一些泥土,找找希望在哪呢,有什麼位可『走盞』!」

Every place had been displaced, every love

unloved, every vow unsworn, every word unmeant

to make way for the passage of the crowd

——A Timbered Choir

相對之下,美國著名紀錄片Food Inc.(二○○八)則「血淋淋」得多。當食物包裝整齊地排在超市,消費者很難回溯來源,或認知當中蘊含多少不公。Food Inc.探究美國生產食物過程的不友善狀况,今年其實是作品十周年,電影節特意邀請影評人家明分享有關暗黑食物紀錄片題目。另一生活館成員勞麗麗說,內裏講述牛本應吃草,但因改為大量玉米飼養,體內埃舍利希氏大腸桿菌無法消解,一個小童吃了這些牛肉漢堡扒感染致命,令她印象深刻。她指出雖然不盡是受影片影響,但近年盡力改變飲食習慣﹕「我有自覺不去連鎖快餐店,但很難保證絕對不去連鎖店。其實我頗喜歡這戲中文譯名《美味代價》,因為我們用各種代價,去換來美味。甚至坦白說很多不是美味的,多只是糖分油分填補一些心靈弱點。即是如提倡慢食的Alice Waters說,『便宜又快捷,代價就是個人健康及環境』。」

社區場次 遍地開花

拉近距離——始終為電影節重要目標。因此電影節在港九新界不同地點放映,方便各區居民。希望親親大自然的觀眾可往上水「鄉土學社」場次,另有場次設於石硤尾、土瓜灣、灣仔等市區。今年生活館更首次在元朗南生圍「有記士多」放映The Messenger(二○一五)。此處周末會聚集不少觀鳥愛好者歇腳,士多對出則是老闆打理的魚塘,外圍樹林更見鸕鶿出沒。香港觀鳥會早年與士多合作,設立「魚塘教育園地」,擺放展板及不定期舉辦導賞活動。所以,放映The Messenger合適不過。本片追拍世界各地鳴禽數量下降原因,跟隨生態學家走在農地、雪地、城市,攝下雀鳥拍翼美麗一面,卻面對愈多愈多危機。勞麗麗說﹕「回看香港,大生圍有鸕鶿;塱原有禾花雀、鵐類、鶺鴒欣賞。有農地、魚塘才可保育野生雀鳥,然而過去這些地方都有趕雀,甚至殺雀行為,以保護魚獲或農作物、打獵、進食等。當中很複雜,可以反思人、食糧、環境關係。」

「我們希望城鄉共生,鄉郊的保留不比發展城市的價值低,希望大家還要多點時間讓鄉郊深耕細作,而不是只每一次因議題火熱或政策推行才去關心,那才可醞釀一個有同理心的群體社會。」勞麗麗說。一部電影或不能變天,卻是點點增加理解,生活館希望可以擴充有關農業的論述、組織和實踐形式。他們精選推介Gracie's Backyard(二○一七),講述有機會是地球緯度最高的永續自然法(Permaculture)農場,成功維持生計,更吸引人去實習。

對於生活館,周思中坦言:「借用友好『社運電影節』的口號——感受、思考、行動,希望有更多人跟我們了解鄉郊是什麼,討論期望鄉郊應是如何。」

■「第四屆生活館有種電影節」

日期:2018年12月22日至明年1月12日

查詢:www.facebook.com/swgffff

(每場或於不同地點放映,後設座談或導賞活動)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