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青:誰令《中國近代史》變花面貓?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21日

【明報專訊】書櫃深深處藏着一本書,總能提醒筆者一場三小時的噩夢——高考。由學者徐中約(一九二三至二○○五年)以英文撰寫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於美國面世,至今已先後修訂六次,為中國研究權威著作,亦曾乃本港預科教科書。然而,早年出版簡體中文版卻曾一度引起審查風波。本地年輕藝術家許維倫創作及出版The Rise of Modern China(2018),書內變成「花面貓」。

打開The Rise of Modern China(2018),每頁都是塗黑,只剩下年份。許維倫畢業於浸大視覺藝術院,並往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攻讀藝術及設計碩士,主要修讀Artistic Research(藝術式的研究)。他解釋,Artistic Research並非專指藝術的研究,理念比一般研究較為廣闊,藝術創作亦視為研究的其中一種方式。他留意到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的審查風波。二○○一年,書籍於本港以繁體中文發行《中國近代史》。至二○○八年,內地發行同名簡體中文版,多個章節被刪減。

簡體版被消失的200頁內容

許維倫以半月時間對比書本的英文、繁、簡體中文版,發現有二百頁內容「不翼而飛」。他抽出簡體中文版裏被刪段落,對照此等內容於英文版本的頁數,獨立製成一本新書。當中他故意塗污及覆蓋絕大部分內容,諷刺中國審查制度。一頁接一頁,有些頁數像朵朵灰雲,有些乍看像地圖,視覺上帶給觀眾趣味。他發現簡體版本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四九年成立後的內容刪減較頻密,反映權力一方的壓力:「這是一本很有影響力的歷史書籍,但是因審查可以變成如此混亂,欠缺了最重要的意義。」

他解釋,特意只刪剩唯一明顯資料——西元年份,因為作品並非想表達對單一事件的取態:「我反而希望觀者見到個年份,覺得很奇怪,當然有好些年份大家比較有感應,之後會想『到底那年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有如此審查呢?然後會去找出個答案。很簡單,你借繁體版或上網可能都找到。」許維倫續指他不會自稱新版作者,而是出版人或藝術家。不過,他計劃為作品申請國際標準書號(ISBN)。突然想到,至今三三四學制未有指定及廣泛地研讀此書,之後當學子搜尋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或會有多一個「選擇」,填補不同版本之間的空間。

mmmmor.com

文:小東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